文章来源:小木虫论坛
作者:梦想不老
编辑:颜惜
真正开始正经准备出国留学的事情是在2016年11月下旬,在我的第一篇一作论文正式接收以后。第一步是准备联系外导和学校用的文书材料,包括套磁信、个人陈述和简历,纯英文版的。准备材料的过程可以帮助你更加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出国,目标越明确,动力也就更充足了。
第一封套磁信要怎么写呢?当然先要明确给谁写啊。我的第一封套磁信是写给哈佛大学一个做生物合成的教授,因为我想着去国外学习多么辛苦啊,当然要找一个很厉害的大牛老师拜师学艺,学校再有点名气就更好了,这样的辛苦才值当嘛。经过各种查阅资料和参考所谓的套磁信模板,我终于写完了自己的第一封套磁信,并分别让我两个正在美国留学的朋友帮我进行内容和语法错误的修改。他们都是有申请经验的人,所以请她们帮忙修改真的是很大地提升了套磁信的内容质量。
最终我得到的经验是,套磁信的内容要包括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你对这个老师研究领域的简单了解,及一个简单的自我推销,字数在200-300个英文单词为佳,太长的话教授们可没时间看。
写好第一封套磁信后就意味着你有了一个自己的套磁信模板,再联系其他老师的话,只需改改老师的称呼、学校地址、老师的研究领域就好了。我第一封套磁信的结局是被拒了,拒绝理由是他已经不再招收学生了。
再说说我走过的一个误区吧,网上有观点说第一封套磁信就是一封正式的求职信,所以要写出你对这个老师研究领域的深度了解,必要的时候再发表一些自己的专业见解,这样可以提高套磁成功的几率。对此我还信了,也这么干了,结果感觉自己真是吃力不讨好啊。
深度了解意味着你要花很多时间去阅读教授们发表的论文,而且还得是精读,读完了还要组织适当的语言来表达,这样一封套磁信就得写好几天,时间成本投入太高,而且如果老师最终拒了你的套磁信,你的损失也就相对较大。
所以
对于第一封套磁信真的不需要表现出对其研究领域的深入了解,看看老师的个人网站研究领域介绍就足够了,真正的深入了解应该在老师对你有招生意向后。
你的专业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则会在个人简历、个人陈述以及论文中有更加具体全面的展现,这些在我看来是套磁成功的核心项。所以第一封套磁的目的也就是了解这个老师是否有招你为学生的意向。附件里,有我自己总结出来的套磁信模板,供大家参考!
个人陈述是一个更加全面的深入的自我介绍,在网上很难找到个人陈述的模板。因为内容都比较私人化,每个人的经历都是千差万别,我也是找朋友要的他们的资料做参考,才开始写自己的个人陈述,在此真的太感谢那些无私给予帮助的朋友了。个人陈述的字数要求在1500-2000个英文单词左右,反正联系美国的学校是一定要有个人陈述的,欧洲也许不一定要吧,内容我则介绍了自己从大学一直到研究生期间的学习经历和研究经历,选择出国留学的原因,自己的性格和语言水平。然后在英文写作过程中,谷歌翻译对我的帮助很大,写完之后能找到在国外留学的朋友帮忙改改是最好不过的了。英文简历,我也是找朋友给的模板然后按照他的模板来写,除基本信息外还包括了研究经历、教育经历、文章发表、专业技能、获奖经历和其它经历。简历的长度不要超过两页。
那么怎么联系老师和学校呢?因为我自己希望可以在博士期间学习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目标比较明确,于是就在该领域的高影响因子期刊上阅读近期与之相关的文献,遇到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就去百度通讯作者的名字,找到他的个人网站,对他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后再决定要不要联系他。
一开始我是特别想去美国的学校,所以只给美国学校的老师发邮件,当然还一边浏览各个学校的招生网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联系时间太晚的原因(美国学校的申请时间在每年的9月-12月,越好的学校申请截止时间越早,而且每个学校不同学院的申请截止时间也不同),都没收到特别理想的回复,有不回复的,有直接拒绝的,有说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招学生(这就是婉拒了),还有鼓励申请的。可是当时我的托福成绩不高,GRE也没考,基本条件达不到没法申请,所以申请2017年去美国读博的希望就渐渐破灭了。那就只能好好考托福吧,接着GRE,等来年一切准备好了再重新申请吧。然后时间就到了寒假,整个寒假我就是在备考托福。
后面不知怎么的,我又想到了通过国家公派的方式申请出国留学。这个方法比直接申请美国学校的奖学金要容易些,因为只要有托福成绩就好了,没有的话找外导开语言证明也行,而且只要拿到导师的邀请函就能申请。时间在每年的三月,所以只要我能联系到合适的导师拿到邀请函,那么在2017年出国读博还是可能的。于是我又振作起来继续联系外导,不过这次我不再只给美国的老师发邮件了,欧洲国家的老师也发。
大年初一发了一封邮件,然后很快就收到一个英国教授的友好回信,一番沟通后他给我发来十几篇他们课题组的文献,让我写一个研究计划,然后就给我邀请函,简历之类CSC要求的申请材料。
课题名称都帮我想好了,感觉老师特别有诚意,沟通很顺利,我想就他了吧。然后就花了7天左右的时间全心全意地把研究计划写好发给老师,老师在我发过去的研究计划里补充了一些内容签上名后,就把研究计划返还给我,还把邀请函和简历一起发给我了,从联系老师到拿到邀请函一共花了2个星期的时间,我想这就是顺利的进展了吧。因为还要备考托福,我也没有精力再写一份研究计划书了,所以就没再联系其他老师了。研究计划包括研究背景、内容、目的、方法、计划和意义几个部分,一共是4页,英文。
接下来就重点谈谈CSC的申请经验吧,需要的材料可见官网上的申请指南。
这里我想重点谈谈单位意见这个材料,这个材料是不能自己直接提交的,只能通过受理单位将意见提交到国家留学基金委。
基金委下面有很多个受理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以及许多985、211工程的大学等,这些单位的学生的申请材料都是通过学校再将材料上交到基金委,当你在国家留学网注册自己的账号并进行网上申请时,其中一个选项就是选择受理单位,这时你就要选择自己的学校了。CSC的网上申请在每年3月20号开始,而在此之前各个受理单位会提前收集申请人的申请资料,并根据所提交的材料对所有的申请人进行一个初步筛选,只有通过了受理单位的审核,你才能继续在网上进行申请,所以一定要关注你所在的学校什么时候开始要求你们提交申请CSC的材料,并及时提交!
关于网上申请表的填写,还是根据我的经验挑重点说吧。
在留学专业一栏里,有个选项让我困惑了好久,就问你的专业是不是属于国家重点学科、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之类的。
我一开始不知道这是要填我现在的专业,还是将来出去留学的专业,后面才确定是填现在在学专业。
然后比较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选项就是个人学术成果简介和研修计划吧,这个没有什么固定的模板,全凭个人发挥,我把自己写作模板附上仅供大家参考。国内国外导师介绍的话,根据填写要求去老师的个人网站找资料,还有外导给你的个人简历也是非常有用的参考资料。所有的内容最好都用中文填写,其中研修计划、个人学术成果简介和国内国外导师介绍均有字数限制要求,不能超过多少个字符之类。
填好申请表,点击提交后便下载申请书进行打印,连同单位意见表一同打印出来,其中单位意见表需手写填好后和签过字的申请表一起交到学校负责材料收集的部门。
同时为了保证你打印出来的申请表具有正确的格式和字体,请下载网申系统里推荐使用的PDF文件格式。
以上就是一些我个人申请出国留学经验,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这一路我也得到很多朋友的帮助和指导,正是因为有她们的鼓舞和支持,我才能走到今天离自己的留学梦很近很近。
很多时候,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支撑我咬牙坚持下去的一定有那些来自他人的善意付出和关照。我知道他们不计回报,只是本着能帮则帮的单纯想法,所以我能想到对她们最好的回报也就是继续将这份善意传递下去。
最后祝大家出国留学顺利,梦想成真!
附件材料说明(点击“阅读原文
”
即可进入帖子下载):
附件1. 套磁信模板
附件2. 个人学术成果简介
附件3. 研修计划
附件4. 小木虫上收集的关于出国留学申请及CSC申请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