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有乾景文化
文艺创作;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承办展览展示活动;工艺美术设计;电脑图文设计、制作绘画技术培训。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会议服务;企业策划;经济贸易咨询;技术推广服务;销售工艺品、文具用品、体育用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航空工业  ·  国产载人飞艇新突破! ... ·  2 天前  
航空工业  ·  奉剑海天 “新”火相传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有乾景文化

甘肃天水伏羲庙发现罕见彩绘古建《山海经》神兽图

大有乾景文化  · 公众号  ·  · 2020-02-03 12:42

正文

“《山海经》神兽用在建筑上,这是中国彩绘古建上罕见的。”甘肃省天水市博物馆工作人员闫鹏飞23日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天水伏羲庙发现的《山海经》神兽图,完整地反映了五百年前明代人对其的认知,对当今研究意义非凡。

图为《山海经》神兽图。有专家称“龙头鱼”,目前尚未定论。魏建军 摄

近期,此前“无人问津”的伏羲庙明代古建先天殿后檐下的彩绘,吸引了国内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并引起广泛讨论。有专家表示,这些彩绘是距今500年前的明代人绘制的《山海经》神兽图,但对于这些精美彩绘的动物原型尚无明确定论。

始建于明代的天水伏羲庙,是中国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但《山海经》为何要用在伏羲庙的建筑上,为什么从400多个神兽里面选择了20个神兽,目前仍需进一步研究。

《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百科全书”,具有非凡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虽然好多看似是神话,实际上它是一个民俗文化的载体。”位于天水市的伏羲学院教务部主任王来全说。

甘肃天水伏羲庙现《山海经》神兽图。魏建军 摄

在王来全看来,古代社会,上层社会文化如何传下去?就用神话的方式传递给下层社会,才得以传承。虽然不同年代对于《山海经》看法和理解不同,但总体来说是古代历史传承一个形象,是传统文化的传递。

他认为,伏羲庙出现的《山海经》神兽,古人从几百种里选了20种进行彩绘,这些神兽都是与伏羲文化有关。但此前人们都关注伏羲庙的保护、伏羲文化的传承,这些彩绘常常被忽视。此次发现对于《山海经》从古至今的认识,将更加全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