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宁波。每逢过大年,可不得来碗热气腾腾的猪油汤圆?我和朋友穿缩在宁波的大街小巷里,为的就是寻一家专门做猪油汤圆的老字号店。
进入店中,两旁的墙壁上赫然印着几个大字:宁波“非遗”美食——猪油汤圆。这一瞬,我对于这一美食的制作及历史忽然有了兴趣。
大年里,店中只有店主及另一位姐姐。店主是位慈祥和蔼的婆婆,她身着浅红色大衣,在店中为我们讲解:“宁波汤圆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这是我们老宁波人最引以为傲的事!对汤圆的爱早已刻在了每个宁波人的基因里。其实宁波汤圆最早出现于宋朝,由于它当时像是糯米团子,且在水煮时沉浮飘动,所以被当地人称为‘浮圆子'……”在她的娓娓讲述中,我这个新宁波人也总算对宁波汤圆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家做猪油汤圆都第四代了,是缘分,是责任,也是热爱!”她说到此处,眼神中闪耀出自豪的光彩,好似两团烛火在眸中荡漾着。
在店内厨房里忙碌的,正是那位姐姐。只见她白皙的双手将猪油和白砂糖进行充分混合,逐渐呈现出细沙状。过一会儿,她将拌好的馅裹进糯米粉团中,放进沸水中烧煮。姐姐注意到了我的目光,叫我进了厨房,用略带宁波腔的口音和我说着制作过程。原来包个汤圆还有这么多步骤!先要选上好的黑芝麻,进行浸泡除杂,而后进行小火翻炒,接着晒凉,最后将猪油和白砂糖搅和在一起,这也才完成了馅的制作过程,还有面皮也是讲究得很!我不禁连连感叹,不愧是“非遗”美食,这制作工序可真是考验人的活儿!
“哎呦,完了完了,你火候没控制好,水也少了些。煮汤圆时水宜略多,沸后下汤圆要保持似沸非沸的状态,现在沸水太滚了,汤圆外表粉层会脱落而影响口感的!”婆婆拿起捞勺,亲自做起了示范。她放缓了动作,边下着汤圆控制火候,边讲着技术要领。老手干练麻利,新手不住点头,这画面大概就是薪火相传的最生动注解吧。只见婆婆麻溜地将汤圆盛入碗中,舀了一勺汤,又撒些许桂花,将它端上桌,放在了我们面前。
我们咬破了汤圆的一角,猪油芝麻馅便顺着滑溜了出来,软糯香甜的口感,让我们连连称赞,感觉宁波汤圆的各种馅都不及这猪油芝麻馅的香甜。婆婆望着我们被面前汤圆征服的模样,露出了微笑。这笑似乎是对一家几代传承的自豪,似乎是对千万次尝试煮包汤圆里蕴藏的耐心和细致的感慨,也似乎是对猪圆汤圆作为宁波“非遗”代表能被许多人喜爱的满足。猪油汤圆跨越百年的归舟,总有回应它的渡口。
之后,我又在宁波博物馆里了解到,每逢春节,宁波家家户户都会吃猪油汤圆,它象征着欢乐、团圆和吉祥。它不只是美食,也是宁波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无数老宁波人的童年记忆与家的味道。用匠心制作美食,传承非遗文化,年味在猪油汤圆中兴味长。
猪油汤圆润如玉,猪油浓香情意密。
沸水轻煮似云雾,白珠翻滚舞飘逸。
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