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刻画
原创短视频节目,聚焦生活方式及艺术,致一切美好事物。
51好读  ›  专栏  ›  刻画

林奕华谈成长:男人不离开,男孩要飞走

刻画  · 公众号  · 视频  · 2017-09-29 12:37

正文

人 物

ART



很多人做了非常多的安排,可能人生要做的事情30岁以前就已经做完了,结婚、得到学位、生了小孩……30岁过后他不知道自己为谁而活,所以在人生的第二阶段他才开始不想长大,想变回一个小孩子,但是他已经变得世故了……


初时听说林奕华导演的新作《机场无真爱》是改编小飞侠的故事,顿时觉得非常妥帖: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最感兴趣、每次和大家谈的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青春和成长,而小飞侠的童话,恰恰是在说一个长不大的男孩的故事。这天生矛盾的二者碰撞到一起,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带着好奇,我重读了彼得潘的书。或许是年岁渐长的缘故,读了之后才发现,这个故事的真相竟然和自己童年的印象相去甚远,里面其实藏有那么多可以说是黑暗、痛苦和残酷的东西,而小飞侠也并不全然是快乐的,不如说,他的快乐更接近于没心没肺,什么感情都无法深入他的心里,只能像蜻蜓点水一样划过表面。没有什么人对他来说是特殊的,也没有什么事是重要的,无论有什么样的精彩经历,所有的一切他都随时会忘记,时间对他来说是停止的,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拥有旁人羡慕的一样法宝:青春永驻。 

1911年的《Peter Pan》英版小说封面及内页插图

这样的小飞侠真的是值得羡慕的吗?

 

故事结尾的时候,温迪和自己的两个弟弟终于离开永无岛回了家,和爸爸妈妈紧紧拥抱在一起。送他们回来的彼得潘在窗外张望:

 

“他的乐事数也数不清,那是别的孩子永远得不到的。但是,只有这一种快乐,他隔窗看到的那种快乐,他却被关在了外面,永远也得不到。”

 

这个长不大的男孩,得不到的东西还有另一个名字,那就是爱。

 

彼得潘之所以成为彼得潘,其实是因为他是一个“没人要”的小孩。他在外面疯玩,以为父母会永远在家里等他,没想到等他想回家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彻底被母亲遗忘:窗户装上了铁护栏,母亲怀里抱着另一个新生婴儿。他再也回不去家,也不必回家了。而所有那些在永无岛陪伴彼得潘的“lost boys”,也都有着和彼得潘类似的遭遇——按照原著的设定,他们都是因为大人疏于看护而从婴儿车里掉出来的,七天之内如果无人认领,就会被远远地送到永无岛去,从此与人间的父母之爱、家庭之乐绝缘。 

1953年迪士尼动画片《小飞侠 》(Peter Pan) 

从这个角度看,林奕华把他的新版彼得潘故事命名为《机场无真爱》,“无真爱”三个字讨论了爱是什么,的确也是击中了这个成长故事的核心。

 

“原著里面有一个永无岛,Neverland,那是给原著里不要长大的小飞侠的。我们机场里的飞机是去另外一个地方,叫薄情国,Lovelessland,是给现代小飞侠的,他不是不要长大,他是想马上长大,马上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要长大的话,其实就只是一直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当主人,可是现在这些想马上长大的,是要把全世界纳入到自己的版图里面。所以他们不满足永无岛,他们要的是一整个薄情国。”

 

永无岛里的孩子们缺爱、渴求爱又拒绝爱,薄情国里的大人们则主动抛弃了爱。彼得潘随时可以起飞,飞往永无岛,可是机场里通往薄情国的班机却在一直误点,似乎永远无法抵达。永无岛上有海盗、印第安人,有美人鱼、礁湖和肚子里闹钟滴答作响的鳄鱼,薄情国里,这班人马全部换了一个面目,他们变成了导演、明星、粉丝、经纪人,依然是互相追逐,彼此残杀,在时钟的加速驱赶下童真彻底失却了,快乐的表面剥落以后,裸露出底下的现实的狰狞。温迪一次一次与彼得潘相遇,彼得潘从来不记得她是谁,他一次一次要温迪带他走,当他的妈妈,可是温迪当了真以后,彼得潘却又生气了:我恨所有的妈妈,你只要装的“像”一个妈妈就好了,又何必真的“是”呢? 

话剧《机场无真爱》剧照

林奕华显然是对当下效率至上的价值观里,种种“速成”和“速朽”的现象心有戚戚。在享受效率带来的种种便利时,他也忍不住反思这种“现代速度”给人造成的种种影响。“我在想一个人生三部曲,就是机场、酒店、火车站。因为也跟自己的生活有关,常常会奔波在这三个地点,这三个地点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是,你都不是在那里久留的,你只是花很短暂的时间通过它去下一站,所以也可以说是一部驿站三部曲。”

 

2007年,林奕华改编《西游记》,曾经用过机场这个元素。“那个时候用,更多的是侧重所谓的‘过程’,西天取经嘛,本身是一段旅程,人生的一部分经历。”这次改编彼得潘,“机场”映射的是“飞行”,而“飞行”在林奕华看来指向的命题是“时间”,或者说“青春”和“衰老”。

“小飞侠是不会长大的,也就是说他的人生是没有进程的。”彼得潘的“飞”和虎克船长的“航海”,在林奕华看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时间观”,“飞机效率很高,可以一秒钟就从这里到那里,让时间变成真空,可是路必须要一步一步的走。”塑造出来的自然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追求和意义。

 

剧末,温迪很伤感地问彼得,她愿意为他长大,他为什么不愿意为她长大。在温迪给彼得潘讲了那么多故事以后,彼得潘开始给温迪讲故事。故事很简单,描述的就是温迪和彼得的初遇,每一次重复这个见面的过程时,彼得虽然外表没有长大,可是每次似乎态度都变得更加世俗了一点儿,玩世不恭了一点儿,就好像一颗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并没有变得越来越成熟,反而变得越来越硬了,这实在令人痛心,仿佛是目睹了一个活生生的早衰的过程。 

导演林奕华

“为什么很多人安定下来之后,反而就开始不安了,他想做为自己一些什么,不再是为别人做一些什么,但是这个时候才开始了解自己,又会有点晚了。你的心里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这个时候再去冒险从一个角度来讲是比较安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就是没有办法真正按照你自己的一种创造性的人格出发去寻找自己。所以成长其实是一个很多人都很容易错过的、非常珍贵的机会。”  

-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