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落实到债市策略可能有哪些?
归根结底,目前可能有两个思路:1)一方面是从交易思维上看:认为应该跟随货币当局意图,规避大行卖盘的品种,尤其是在目前以10Y国债为代表的成交量迅速下降的情况下,会让过去不少有效的交易方式失灵;2)另一方面从配置思维上看:体现了与权益思路的不同,由于债券的票面、静态收益是确定的,如果是持有至到期户,或者偏配置思维的户,依据“砸出来的价格是好价格”的思路,7年反而是较好的配置品种。
具体的结论上:
1)点位水平上:我们认为对于10年国债的合意点位而言,2.2%点位水平很可能是上限,那么下限可能是在2.0%;2)曲线斜率上:我们认为30年和10年国债期限利差的合意区间可能是10-20BP,考虑到目前较高的分位数水平,10年-7年的利差很可能回归正常到0左右,5年-1年可能在20-30BP。风险提示:央行超预期收紧货币政策、理财大规模回表引发市场波动、机构行为大幅趋同形成正反馈。
风险提示
:央行超预期收紧货币政策、理财大规模回表引发市场波动、机构行为大幅趋同形成正反馈。
摘自研报:《
谁在塑造更“平坦”的收益率曲线?
》(跳转小程序,阅读全文)
核心观点
:
视频大模型迎来Sora时刻,生产力工具蓄势待发。
自Sora发布以来,国内外已有十多家公司发布或更新视频生成模型。客观对比:与Sora差距缩小,抢占用户或为未来主线。主观对比:视频质量提升显著,离物理世界模拟器仍有距离。视频大模型具备商用潜力,下游应用正在储能。
算法、算力、数据三要素,视频大模型通往AGI的必经之路。
算法:视频生成模型算法主要由基于SD逐帧生成和基于时空Patches两种范式构成,是效率与效益的比拼。算力:以Sora为例,一定条件下测算,Sora训练算力需求是GPT-4的4.5倍,而推理算力需求接近GPT-4的400倍。数据:高质量数据是模型能力的保障,而用户数量或为开启模型迭代“数据飞轮”的关键。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1)视频大模型厂商:科大讯飞、商汤、云从科技、格灵深瞳、拓尔思、昆仑万维等。(2)算力:海光信息、寒武纪、景嘉微、中科曙光、浪潮信息、工业富联、神州数码拓维信息、四川长虹等。(3)接入大模型的应用标的:金山办公、万兴科技、福昕软件、虹软科技、彩讯股份、焦点科技、润达医疗、金证股份、泛微网络、金蝶国际等。
风险提示:
商业化落地不及预期;国内大模型在缺乏算力支持的情况下迭代速度放缓;国内大模型技术路线产生分歧。
摘自研报:《
视频大模型奇点时刻加速到来
》(跳转小程序,阅读全文)
✍
申能股份(600642.SH):上海电力龙头,盈利稳健分红可观
核心观点:
申能旗下综合能源企业,上海地区电力龙头。2024Q1公司延续增长态势,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达80.71和11.5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87%和57.96%。
煤价电价整体趋稳,火电盈利稳定性提升。成本端,随着煤炭供应改善,现货煤价下降明显,长协煤采购占比提高有望减少公司煤炭采购成本。在收入端,受益电力市场化改革+上海电力供应偏紧,公司上网电价有望保持高位。积极投建风光,加速新能源转型。
公司新能源装机集中分布在风光资源优势区和用电高负荷区,风光消纳率较高,盈利水平稳定,长期发展动力足。
投资建议与估值:
公司作为上海电力龙头,盈利能力稳定,股息率高,同时积极布局新能源,长期发展值得期待。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2026年的收入分别为291.8亿元、296.4亿元、301.98亿元,营收增速分别达到0.1%、1.6%、1.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25亿元、43.53亿元、45.73亿元,增速分别为16.4%、8.1%、5.1%。
风险提示:
煤炭价格波动风险;电价大幅下调风险;风电、光伏新增装机不及预期等。
摘自研报:《
申能股份(600642.SH):上海电力龙头,盈利稳健分红可观
》(跳转小程序,阅读全文)
✍
领益智造(002600.SZ):精密制造领军企业,全面受益AI终端浪潮
核心观点:
公司实力:消费电子精密功能件/结构件领军企业。消费电子:生成式AI推动终端创新,量价齐升有望充分受益。新领域:新能源行业大有可为,打开长期增长空间。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 / 2025 / 2026年收入分别为409.95亿元/500.86亿元/582.1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03亿元/30.03亿元/40.22亿元,按照8月22日收盘价7.08元计算,对应2024年/2025年/2026年PE分别为 26.07倍/16.52倍/12.34倍。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全球精密制造龙头企业,就2025年16.52倍的PE而言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摘自研报:《
领益智造(002600.SZ):精密制造领军企业,全面受益AI终端浪潮
》(跳转小程序,阅读全文)
✍
浙江医药(600216.SH):维生素业务弹性大,创新转型进入收获期
核心观点:
维生素业务即将反弹,利润释放在即。多方面因素带动维生素涨价:1)需求端:猪周期恢复+海外需求恢复,需求端向好。2)供给端:历史上看,维生素类品种涨价核心动力为供给端的收缩。随着维生素A/E的价格回升,对公司收入和利润的带动作用明显,2024H2业绩有望超预期。维生素D3价格大涨,公司有部分产能。公司拥有维生素D3产能约800吨,有望在这波涨价中受益。制剂管线丰富,奈诺沙星、万古霉素等持续放量。创新药短期受阻,开启积极转型。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收入94.8/100.9/108.5亿元,归母净利润10.52/12.01/13.47亿元。对应2024-2026年PE估值为14.4/12.6/11.2倍。考虑到公司短期维生素A/E业务涨价,奈诺沙星等新品种持续释放,中长期新药管线丰富。
风险提示:
原材料成本上涨风险,新药研发风险存在不确定性,抗生素需求可能存在波动。
摘自研报:《
浙江医药(600216.SH):维生素业务弹性大,创新转型进入收获期
》(跳转小程序,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