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先生MrFinance
金融先生是由哈佛、清华及交大校友打造旨在解决大学生金融求职问题的全球实习领先品牌。进入并建立顶级金融企业的寒暑假商科实训项目,遍布纽约、伦敦、迪拜、新加坡、香港及上海等地。教职场需要的金融,用学生喜欢的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雪球  ·  【破净概念大幅走高 ... ·  3 天前  
雪球  ·  纳指100 TTM PE ... ·  6 天前  
雪球  ·  【收评:创业板指收跌近4% ... ·  6 天前  
大道无形我有型  ·  $腾讯控股(00700)$不意外的财报,继续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先生MrFinance

那些月薪3000的清北毕业生的“选择”

金融先生MrFinance  · 公众号  · 金融  · 2017-03-11 09:34

正文



2016年3月4日,上一周《朗读者》的主题是“选择”。


在这一期里,麦家读了一封《致儿子的信》,里面有一句:“我不想你,也希望你别想家。”惹得无数人潸然泪下。



除了麦家之外,在这一期的《朗读者》中,还出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秦玥飞。


对于我来说,上一次听到他的名字,还是 GQ 的那篇引来不少争议的《GQ报道 | 耶鲁村官秦玥飞:权力的局外人》。



在这篇报道中,作者塑造了一个以托福满分、全额奖学金的身份,毕业于耶鲁大学、怀着改变中国农村的热望的“大学生村官”秦玥飞,他凭借一己之力筹钱、修水渠、修马路,然而,在庞大繁冗的农村行政体系下,这个名校毕业生仍然只能游走于权力的边缘,成为一个“局外人”。


可是,即使外界对此文争议不断,秦玥飞在过去的这半年内,也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今年2月,他被评选为“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之一。



在《朗读者》中,秦玥飞朗读的是迟子建的《泥泞》。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除了迟子建,还有不少虽然不同他一样出名,但同样毕业于名校的“大学生村官们”。



这段朗读短短3、4分钟,但整个过程很让人感动。节目中提及了这些大学生村官们的薪资,他们说,现在是1700块。


今天我把它单独拎出来,成为一个话题,但“名校毕业生”这个标签其实很容易让人诟病,因为光环并非永远都为你带来一层无形的保护伞,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心甘情愿接受别人对自己这样那样的附加考验。


2011年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张泉灵做过一次演讲,在演讲的结尾,她这样说道:


“最后还要给大家一点小小的建议,等你将来走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你会不断地听到有人这样表达说,嘿,你是北大的高材生欸!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请大家慢一点自豪。因为通过我的观察,这句话的意思不过是说,诸位,你们挺聪明的,能考到这么好的一个学校。那大家想想看,如果对北大的尊敬,仅仅是因为在18岁的时候经历的一场考试的话,你觉得这应该是北大人的骄傲么?而且请注意一下这句话的口气,如果这句话的重音在“北大”上,欸,你是“北大”的高材生吧?这句话通常的意思是,你可能挺有创造力,但可能不好合作吧?所以等大家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听到这样一句话的时候,请大家说谢谢,并且以你们的行动来证明北大的价值。”



然而现在,无论是“北大的高材生”、还是其他高校的高材生,即使身边同学纷纷成为投行精英、硅谷英才,即使朋友圈里满是酒会上的觥筹交错、升迁加薪的欣喜炫耀,依旧有人做着自己的选择。


我高中的学姐小文,以前和她聊天时,她说最想念的是经济学。遗憾的是,高考失利,最后不得已报了北大考古系。


后来如愿保了考古系的研究生,现在在一家文物出版社工作,工资只有4k。


有一次见面我忍不住问她,为什么当初大二大三的时候,那么多考古系的同学都经双了(双修经济),为什么她没有?


她告诉我说,这个世界上,有人经商、有人教书、有人写作、有人演戏,那么就有人做考古,这很正常,这个世界上总要有人为文物事业做点贡献。


对于世间大多数事情来说,有人选择 A ,有人选择 B ,我选了 C ,正如学姐所说:“这本来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只不过老家的爷爷奶奶认为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当个公务员有什么不好,当官掌权代气派,为祖上争光。


爸妈以你为荣,掰着手指给你细数哪个成绩没你好、学校背景不如你的张三鸡犬升天的光荣事例。


家乡的发小们骄傲地跟同乡说着:“我朋友在清华上大学,以后家里小孩去北京就靠他帮忙了”。


当然,还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等着看笑话,看着出身小城镇的你考入名校,听说你在那里不能再成为佼佼者,大城市里雾霾严重、优秀的竞争者一抓一大把,不甘心回来的你还不是花着一半的工资租着房,每天加班到12点回到自己15平米的小房间,名校毕业生的幸福感,或许“也就这样”。



金钱和权力是我们无比讨厌而又不得不面对的永恒话题,无数人希望能够宥于厨房和梦想,但仍有大批的年轻人在半路折回。


2015年是创业最热的一个年头,不少初出茅庐的毕业生拿着 BP 走到投资人的跟前,讲述自己的创业项目,然而如今的中关村创业大街,走过的依然是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但冷清的景象实则大不如前


我师哥 Francis 是在这场创业大潮中的一个清华码农。他是一个标准的程序员,每天坐在办公桌前敲代码对他来说完全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有时候找到了 bug、明白了一件许久想不通的事情,他会突然拍案而起,乐呵呵地给自己的“机智”鼓掌。


2016年很多创业企业没有坚持下来,师哥把办公室从家里搬到昌平,再搬到海淀,慢慢坚持到了现在。可是由于现在公司还处于不怎么盈利的阶段,因此他的工资,是3500块一个月。


有时我会很羡慕他,因为程序员们的生活中往往没有那么多七七八八的事情,或许在师哥的世界里,有些东西会比其他物质生活更有趣一些


我有这样一个学长:他研究生毕业的时候,面对知名商业地产管培生 offer,北京市主管土地供应供应职能部门的工作机会,他选了第三个选项,一条让身边近乎所有人都诧异的道路—成为一名基层的公务员,关于他的选择,他曾经这样写道:


在这三个选项中进行抉择,让我过去的一年里痛苦万分。我发现如果从收益的角度分析,去看那种选择对自己更好的角度来看,可能三个选项都不分伯仲,无外乎短期和长期的收益选择。于是在无数次的和朋友、亲人讨论之后,我决定跳出这些收益分析,想起了许多事情。


我想起在我支教的时候,那时如果能帮一个村子的人修好一条自来水管道、修好一级失修的台阶、或者让居民们可以搬离处于地质灾害点上的住所时,或者更多时给前来询问的群众一个合理的政策解释时,那种给我内心带来的愉悦感,超越了其它任何事物能给我的满足感。即使在那么基层、身份卑微的情况下,你的所作所为也可以让许许多多的人生活得到些许的改善、心里得到些许的慰藉,如此而来,我也就不再在乎身份的低微、收入的微薄。


因此我还是屈从于我内心的初衷,顾不上外界的浮华,走一条艰难平凡的道路,就像荣格说,“对于生活的各种问题及复杂性,要是从内心里得不到答案,那么它们最终只具有很小的意义我只能根据内心里发生的事来理解自己。正是这些事件,才形成了我独一无二的一生。”


在这篇文章的结尾,我很想说回秦玥飞。


开头我说,GQ的那篇文章《GQ报道 | 耶鲁村官秦玥飞:权力的局外人》在外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大多数人批评作者的“先入为主”,真实在秦玥飞并非如大多数人所想的,作为耶鲁的毕业生,带着一身对社会和国家的理想来到乡村,那么便不可避免地如鸡蛋飞向石头那样,遇到理想和现实的壁垒,既而在乡村痛苦而孤单地挣扎。真实的秦玥飞早已不是“堂吉柯德”式的人物了,他懂得如何融入、如何运筹帷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他或许比我们大多数人都勇敢、都有智慧。


在外界对这篇文章的评论中,知乎上有一个秦的朋友@zou johnny在结尾这样说道:


“话说,你知道谁是"局外人"吗?"我们",键盘侠的"我们",每天如丧考妣地挞伐生活的不公,却又不会因此而作任何改变;每天带着有色眼镜看着有理想的人,以为他们是"利欲薰心"的自我陶醉者;每天质疑着国家的一切,却在自己拥有不对称利益时,狠抓不懈,如获至宝;每天在朋友面前高谈阔论,却又因为小小的挫折和别人有意无意的中伤而中断任何有意义的尝试。这大多数"局外人"构成了中国舆论光谱里有趣的风景,而所谓精英主义的"政治正确"仿佛让人飘飘所以,每天周遭谈论的都是虚无缥缈的"估值"、"收益率"和"套路"。如果秦玥飞是"局外人",那难道你们真把自己当"盛世的蝼蚁"了?


最后想用加缪《局外人》中的一句,谨赠秦玥飞和诸位,聊以鼓励:"没有对生活绝望,就不会爱生活。" 我曾看到秦玥飞眼中的绝望,然而他从未提起过。

(知乎原文链接:http://t.cn/RJ6Kdbv


时光百转千回,每个人最终会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标签仍然存在,生活继续向前,而最美的时代,就像迟子建在《泥泞》中写道的,就在这泥泞的春光里呀。





来源:本文转载自职问(zhiwen_15)

职问:精致专业的职场问答社区,各路大神坐镇,有问必答。

编辑:MF巧克力豆


金融先生

www.mrfinanc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