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证券网
中国证券网创立于1997年,是上海证券报的网上窗口,是上海证券报平面媒体在网络上的延伸,是中国最早从事财经信息网络传播的专业性网站之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证券报  ·  尾盘突变!今天,大逆转 ·  15 小时前  
华泰睿思  ·  初五 | 生财有道 涓涓不息 ·  昨天  
寒飞论债  ·  胡子总2025年十大展望(系列五) ·  4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新春走基层 | ... ·  4 天前  
证券时报  ·  “沈腾马丽小品没演完”?导演组回应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证券网

谁是A股“金手指”?踩准牛股有两大条件,这些“伯乐”都做到了,赶紧上车!

中国证券网  · 公众号  · 证券  · 2017-07-04 21:21

正文


苍茫A股,谁执牛耳?

 

对于A股市场的投资者而言,永远有一些问题萦绕于心,哪家研究机构的预判最有含金量?哪些研究分析师的推荐更为及时准确?

 

刚刚过去的2017年上半年,恰好成为检验研究能力的舞台。同样面对难度较大的震荡市,又是哪些研究机构踩准牛股的节奏,成为行业的“金手指”呢?

 

答案,相当出人意料。


 

 

震荡市中三类牛股脱颖而出

 

上半年A股市场波澜不惊,但牛股依然顽强地不断涌现。

 

由上证报资讯统计的上半年牛股五十强(剔除新股)显示,A股涨幅最高的西部建设半年上涨幅度约200%,第五十名中化岩土的涨幅也有49%。


 

同期,沪深300指数的累计涨幅为11%,中证500指数更是负收益。

 

要在上半年的平淡市况中发掘牛股,更见研究的“含金量”。

 

总结前五十强的走势,今年上半年的牛股走势大致可以分作三类。

 

其一为“异军突起”型,典型如西部建设、天山股份、珠海港等。

 

这类个股的年内涨幅往往集中在一至两个阶段,时间多数在2至3周内。期间多头情绪亢奋,连续涨停拉升。急涨过后,个股行情进入高位整理阶段。

 

其二为“急起急落”型,典型是雄安概念股。

 

初步统计,五十强内近三成为雄安概念股。雄安概念股的走势特点是,步伐一致,急涨急跌。此类牛股大致都从今年4月初开始启动,到5月中纷纷见顶回落。如今则是在行情的“腰部”整理。

 

其三为“长跑型”,典型是海康威视,五粮液这样的消费品龙头。

 

这类股,基本上开年就出现上涨,行情层层推进,绵绵不绝,个股涨势也是贯穿上半年首尾。

 

沧海横流方见英雄本色。寻找“金手指”,就从这三类牛股开始。

 

 

难得的 “金手指”

 

从一个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一个分析师要成为点中牛股的研究“金手指”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其一是“领先市场”,相关研究报告必须是启动前两个月内,或是在行情启动的前三分之一阶段里发布。

 

其二是“观点明确”,报告必须明确涉及牛股,并给出“买入”、“推荐”或“增持”结论,且有清晰研究逻辑。

 

结合上证报资讯和第三方数据软件的统计,并用上述两个标准来筛选,得出的结论非常残酷———近半数牛股的背后没有“金手指”的前瞻推荐,而少数牛股背后的“金手指”也是凤毛麟角!

 

举例来看,两市第一牛股,西部建设的背后,只有光大证券的陈浩武符合“金手指”的标准。

 

西部建设上半年的涨幅主要集中在3月17日以后的三周内,在此之前,主要的推荐意见都来自陈浩武。他于1月12日,2月28日,和3月31日连续推出买入或增持报告,对西部建设予以推荐。相对而言,中信建投和中金公司的推荐意见则显得略晚,而其他机构则很少关注西部建设。

 

类似的,在大牛股珠海港的背后,只有海通证券的虞楠自始至终在推荐这个公司。

 

相关数据显示,至少从2016年8月开始,虞楠就对珠海港给出了“增持”评级,直至今年4月份。珠海港的大幅上涨始于4月11日,此后多家机构才开始推荐珠海港。

 

相较而言,大牛股海康威视的“金手指”,竞争要激烈得多。上半年重点报告就有32篇之多。但时间有前后,水平也有高下。从推荐及时性看,招商证券鄢凡和北京高华的金俊推荐的时间最为及时而准确。

 

鄢凡在去年12月30日推荐了海康威视。相关报告认为,公司二股东减持完毕,总经理多次增持彰显信心,并认为公司各项业务“后期发展值得期待”。

 

而金俊的推荐时间则是2017年1月16日,对于行情贯穿上半年的海康威视而言,此时推荐也算及时。金俊报告独到之处在于较早关注到了海康威视的创新业务:机器人仓储系统。这个业务此后被冠以“智能安防”“人工智能”等诸多名头,被多家机构反复推荐。

 

天山股份上也有类似的前瞻和跟进之分。天山股份的行情启动在2月7日,此前,只有中信建投证券的王愫在去年12月15日对天山股份进行“增持”的评价。行情启动后两天内,长江证券范超、华泰证券鲍荣富也先后发布了推荐报告。

 

同样,在五粮液的推荐中,北京高华廖绪发、中信建投证券黄付生,群益证券李晓璐的推荐较为及时。汉钟精机是招商证券刘荣及时推荐,保变电气则是联讯证券的王凤华推荐及时。

 

 

更多牛股未遇“伯乐”

 

然而,令投资者遗憾的是,除了前述的少数“亮点”,还有相当数量的牛股在第三方软件等公开渠道未见机构推荐。

 

对于拥有数千名卖方研究分析师,研究领域高度“拥挤”的A股市场而言,大牛股背后少人关注,应该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值得各家机构反思。

 

从数据来看有以下几个原因或许可做参考:

 

其一,对于政策变化准备不足。

 

典型例子是雄安板块的横空出世,带动了二季度最大一波行情。但数据显示,对于和雄安沾边的牛股,研究机构覆盖率较低。

 

一方面,雄安新区的政策发布较为突然。但另一方面,不少牛股在政策发布3个月后依然是乏人关注,体现了机构对于政策研究分析的“短板”。

 

其二,对于“类型股”的先天性排斥。

 

总体来说,卖方机构的视角很大程度是雷同的。在上半年的牛股中,就是表现为对海康威视、五粮液等热门个股的长期高频次关注。而对于诸如低增长股、大盘股、亏损股则明显冷落。

 

股市的机会可能在各种领域和板块诞生,过于限制研究视野,既不明智,也浪费资源。

 

其三,研究缺乏耐心和恒心

 

这点可以从中际装备上得到验证。第三方数据显示,中际装备过去一年的研究报告有两段高峰一段低谷。

 

这两个高峰分别是,去年下半年该公司发布拟重组方案后,及今年三月份该股出现连续上涨行情后。而其中的关注低谷则是去年12月16日后到今年3月1日前。此时,中际装备恰好处于调整阶段。

 

研究报告的数量起伏与中际装备的行情高度对应,可能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但也从侧面印证了,研究员对于重点个股的选择取向,以及研究容易受短期行情波动影响的情况,后者尤须各家机构予以警惕。



制作:刘宇泽 ┃ 图编:比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