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保哥和八姐
瞎说什么保险大实话,欠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保哥和八姐

新重疾好到爆,就是命不长

保哥和八姐  · 公众号  ·  · 2025-01-17 17:30

正文

好长时间,都没有像样的线上重疾。


今天终于又来了好产品: 达尔文11号重疾险


它基础责任便宜、可选责任优秀,健康告知宽松,可以在线投保。



1、
正式评测产品之前,先歪个楼。

如果你现在还没有重疾险,得抓紧时间给自己弄一个。

首先 ,今年开始全国全面实施drg。

由于医保控费,有一些原本在医院能解决的问题,现在解决不聊了,就算你有医保和百万医疗,也没用。

而重疾给的不是报销和解决方案,而是直接给钱,钱能解决很多问题。

其次,降息常态化,保险精算利率挂钩LPR、国债利率,每季度动态调整。

按照这个规则,一季度保险精算利率应该是2.34%。

和现在的2.5%差距,不到0.25%,所以一季度精算利率不下调。

但按这种趋势,二季度保险精算利率下调,没跑儿。

精算力量下调,保险产品就会涨价,原有产品就买不到了。

今天要说的 达尔文11号重疾险 ,是按2.5%定价的,大概率撑不到二季度。

所以要抓紧。


2、
说回 达尔文11号重疾险

先来看看基本形态,重点我圈出来了↓


(1)必选责任够用、没坑、细节到位

乍一看,必选责任中规中矩,够用了,也没什么坑。

120种重疾,最多赔一次,每次100%保额;

3种中症,最多赔三次,每次60%保额;

45种轻症,最多赔4次,每次30%保额。

被保险人罹患重疾、中症、轻症后,豁免后续保费,保障依然有效。


细一看,细节里面,藏的都是诚意。

诚意一:意外导致重疾,多赔30%保额。

比如,小八买了50万 达尔文11号重疾险

如果因意外造成的重疾,可以多赔30%,一共拿到65万。

虽然大部分重疾,都是疾病。

但也有十多种“疾病”,可能是意外造成的,比如这些↓



诚意二:重疾赔完, 所有 重中轻依然有效,且 没有 时间限制

关于重疾、中轻症之间的博弈,一共分为四个阶段:

早些年,更严重的重疾理赔过后,中轻症集体失效。

后来,重疾理赔后,有分组限制。

重疾对应分组内的中轻症失效,其他不对应的中轻症依然有效。

举个例子:

小八得了重疾的恶性肿瘤,轻症的原位癌就失效了,但其他中轻症有效。


再后来,重疾理赔后,对应的中轻症也有效,但要过一阵子才行。

举个例子:

小八今天得了确诊恶性肿瘤,理赔了重疾。

90天后再得原位癌才能赔钱,90天内不赔钱


现在, 达尔文11号重疾险 首创了:

重疾赔完, 所有 重中轻依然有效,且 没有 时间限制
举个例子: 小八买了50万达尔文11号,等待期后的某个1月1号得了肺癌,赔50万。1月2号发现小八还有甲状腺原位癌,再赔15万。

同组疾病,没有间隔,直接赔钱,也只有 达尔文11号


诚意三:住院津贴人人爱,那就直接免费送

60岁后生病,每天给0.1%的住院津贴。

住院津贴和工资一样,住一天,就给一天的钱。

但要注意的是,60岁后住院才给,并且60岁前不能确诊重疾。

买50万保额,一天就是给500块钱,每年最多给90天。

整个保单年度,只要给的钱不超过保额,那就继续给。

也就是说,最多能给1千天。


住院津贴,最好的应用场景,就是请护工。

因为等咱们老了,家里就一两个孩子,孩子得上班,没时间照顾咱,咱就请个护工。

现在北京这边的护工,基本上,得300块钱一天。

但愿三五十年之后,每天500块,还能请到一个护工。


诚意四:基础责任保费便宜,随便比。

30岁,50万保额,每年不到6千块钱。

责任好,价格还给力,这就让竞品很难受了。

而且未来一旦精算利率下调至2%。

50万重疾,绝对要到6千以上。



(2)再来说说可选责任中的亮点:

亮点一:癌症津贴,更容易拿到钱。

癌症,是最高发、最易复发的重疾,没有之一


大部分重疾险的癌症额外赔,都是癌症二次。

第一次得了重疾,3年后还有症状,一次性给一笔钱,通常是120%。

优点是3年后拿到一大笔钱,缺点是没坚持到第3年就一分没有。

达尔文11号 把这一大笔钱,分成了三小份,每年给一点。

1年后给40%,2年后给50%,3年后给30%。


我们以50万保额来做个对比:

如果癌症持续超过3年,两种方式都给60万,没区别。

但如果只持续了两年,其他重疾的癌症二次赔,一分都不给;

但达尔文11号前面两笔(20万和25万),已经拿到手了。

关键是达尔文11号的癌症津贴,价格非常便宜。

30岁女性,只要基础责任,每年5600元。

加上癌症津贴后,每年只要6750元,保费只多了1150元。


亮点二:60岁前生病,多给很多钱

60岁前,重疾多给80%,买50万,给90万。

中症多给40%,买50万,原本给30万,现在直接给50万;

轻症多给10%,买50万,原本给15万,现在给20万。


60岁是一个很敏感的年龄,大部分人60岁才能退休。

退休后生病住院,不影响咱的退休金,一分都不会少;

退休之前,生病住院,十天半个月,公司也许不会和你计较。

但重疾治疗起来,至少一年半载,你指望公司月月给你足额发工资,不现实。

按照劳动法的规定,病假期间,给你发当地最低工资的80%,就可以了。

搁在北京,每个月也就2千块钱。

2千块钱,肯定不够你吃喝拉撒、房贷车贷、孩子上学、赡养老人……

所以60岁前罹患重疾,我们需要更多的钱,维持原有的生活。


亮点四:妊娠期的重疾,多给50%保额

如果是女生,在妊娠期内罹患重疾,多赔50%重疾。

如果是男生,配偶在妊娠期内,自己罹患重疾,也能多赔50%

30岁女性,只要基础责任,每年5600元。

加上妊娠关爱金后,每年只要5615元,只多了15块钱。

如果你还没生孩子,也不是丁克,这个责任闭眼加上。


虽然生孩子遇到危险,医生不会问保大还是保小。

但怀孕期间罹患重疾,你自己就会掂量:先救谁?

保大,小的就要去nicu或者保温箱,花钱流水似的;

保小,大人的治疗就会被耽误,后续治疗更费钱。


癌症津贴、疾病关爱金(60岁前额外赔)和妊娠关爱金这三项责任:

无论是保障细节,还是增加的保费价格,都非常极致。

如果保费预算没有问题,这三项能加上最好都加上。

如果预算有点问题,这三项按顺序,优先级依次减少

至于其他责任,看你自己的需要。


心脑血管疾病关爱金:

主打10种疾病,再来一次,再赔一次钱。

比如:急性心肌梗死。

理论上,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仅次于癌症。

但我强推癌症额外赔,不太推荐心脑血管额外赔。

因为癌症更像慢性病,熬人、温水煮青蛙,给你充足的时间,再来一次。

心脑血管疾病,嘎嘣一下,人就没了。


多次重大疾病保险金 :

光听名字,好像挺好,最多能赔很多次钱。

但要求第一次重疾,在65岁之前,这个概率不太高。

如果真的想要多次理赔的重疾,不如去买了专门的多次重疾。

多次重疾天花板:便宜、简单、容易赔、易上车


除了保障层面, 达尔文11号 蕴藏了一点小心机:

很多人担心,这辈子没得病,钱是不是就打水漂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