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进门财经
进门财经是专注金融领域的财经直播平台,聚焦金融信息传播生态,以分析师路演直播为核心,延伸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新三板公司路演、金融培训和财经社群活动等各类财经领域的直播场景,为投资者提供高品质的证券研究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野球帝  ·  自家卫衣清仓!原价139元,秒杀优惠价69元! ·  12 小时前  
野球帝  ·  自家卫衣大优惠!原价89元,秒杀价49元! ·  17 小时前  
陕西交通广播  ·  太燃了!新疆男篮挺进首届CBA俱乐部杯总决赛 ·  昨天  
陕西交通广播  ·  太燃了!新疆男篮挺进首届CBA俱乐部杯总决赛 ·  昨天  
苏群  ·  湖人退货,内线怎么办?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进门财经

2018你赚钱了吗?

进门财经  · 公众号  ·  · 2018-02-04 22:41

正文

导语: 展望未来一周,短期市场波动会加剧。但是从历史规律看,2月是A股历年上涨概率最高的月份,春节前市场大概率也是上涨的。所以短期可能有一个阶段性调整,反而会成为一个买点。品种上,要继续回避小市值股票,关注业绩能超预期的大金融,部分消费品和家电。


2018 年已经过去了第一个月份,我们猜到了开头,却没有猜到结局。如同我们在去年底不断提到的,从“日历效应”和经济基本面看, 2018 年大概率出现开门红。果然,指数一开始连涨三周,气势如虹。但是上一周指数却以暴跌收尾。最终 1 月份延续了此前市场集中的特征,沪深 300 和上证分别上涨 5.9% 4.6% ,其余大部分指数翻绿,绝大多数人根本无法跑赢指数。行业层面表现最好的是银行(涨幅 13% )、煤炭(涨幅 12% )和房地产(涨幅 10% );跌幅方面表现最差的是环保(跌幅 15% )、通信(跌幅 12% )和电力设备(跌幅 9.5% )。


我们看到市场比去年更加极致,行业的分化在逐步加大。 从个股层面看,剔除去年 12 20 日以后上市的新股。全市场( 3456 家)上涨的股票仅 666 家( 20% ),其中涨幅超过 50% 6 家、 30% 26 家、 20% 71 家、 10% 205 家( 6% )。

这就是此轮A股“吃人”的牛市,大部分人不赚钱,大部分个股创2638点以来新低,有人开玩笑说在这轮牛市中,逼得某些董事长都跳楼了。关于A股的Alpha行情特征,我们早在去年就做过提示。 长期看,任何一个国家的股市中,都是大部分个股下跌的。业绩的增长成为了公司唯一的试金石。我们发现概念是越来越没有赚钱效应了。 1月份173个概念指数中只有10个出现上涨,但是下跌超过10%的概念指数达到60个之多,半导体、5G、物联网等9月崛起的科技行业跌幅居前。另一个重要的长期变化是,大部分个股的成交量显著低迷。根据海通策略分析师荀玉根的分析,2017年9月开始日成交额低于1000万的个股数量从42只上升到去年底的279只。个股成交量低迷是一个“新常态”,在A股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从市值角度看,绝大多数低成交量的个股市值在50亿以下,估值高于30倍。 所以小市值、业绩差是这些低成交量个股的显著特征。未来如果不想赔钱,大概率不要购买这些市值小,业绩差的公司。

但是过去一周,无论A股还是美股,一个最大的变化是波动率抬高。 2017年两个市场涨跌超过1%的天数屈指可数,而上一周就出现了好几次。那么波动率的提升背后是什么原因?我们发现一个最大的变量是通胀。增长和通胀是经济层面最重要的两个变量。美国从2009年金融危机见底之后至今已经连续复苏106个月,是美国历史上第二长的复苏阶段,仅次于82年开始的120个月复苏周期。当前美国失业率下降到了4.1%,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中国的复苏到2017年全年的6.9%GDP增速,也是超预期的。所以中美两国都在超预期的复苏通道中,通胀是否将最终抬头?

广发证券首席宏观郭磊曾经在进门财经APP中的首席分析师访谈表示, 其实通胀的抬头会低于我们预期,背后原因就是这一轮科技创新带来的劳动效率提高,所以对于2018经济增长,郭磊相对是乐观的。他认为增长向下有韧性,向上有弹性,通胀不会怎么抬头。

不过现在另一个担忧的地方是国债收益率上升,无论美国还是中国,无风险收益率都在抬头。 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创2014年以来新高,达到了2.8%,美联储加息也预期是4次而非市场之前认为的3次。此轮全球经济复苏,剔除科技创新对于生产要素提高的影响,更多还是宽松的货币政策。未来如果无风险收益率继续抬高,货币开始收紧,至少全球股市的波动率都会上来。

展望未来一周,短期市场波动会加剧,包括周一部分白酒企业可能会出现调整,茅台的提价受到了部分压制。但是从历史规律看,2月是A股历年上涨概率最高的月份,春节前市场大概率也是上涨的。 所以短期可能有一个阶段性调整,反而会成为一个买点。品种上,要继续回避小市值股票,关注业绩能超预期的大金融,部分消费品和家电。

长按二维码可收看直播


扫码下载进门财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