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药渡
药渡以自有药物大数据为依托,对上市及临床在研药物、药物研究进展和重要药物市场商业动态作出信息整合分析,传递最新最快最具价值的药物创新一手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药经济报  ·  首版丙类目录2025年发布,各地探索商保医保 ... ·  3 天前  
医药经济报  ·  “巳”季春来,乘风破浪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药渡

DeepSeek如何影响中国医药?

药渡  · 公众号  · 药品  · 2025-02-06 07:30

正文


蛇舞四时新 ,蛇年第一爆来自DeepSeek。

1月20日,杭州初创公司DeepSeek (深度求索) 发布了DeepSeek-R1,这是一种部分开源的“推理”模型,能够以类似OpenAI最先进的LLM o1的标准解决一些科学问题。

此前,DeepSeek还推出了一个名为Janus-Pro-7B的模型,可以根据文本提示生成图像,类似于OpenAI的DALL-E 3和由伦敦Stability AI制造的Stable Diffusion。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模型的性能可与美国科技巨头开发的主导工具相媲美,但其成本和计算能力需求仅为后者的很小一部分。一时之间,围绕DeepSeek、AI等话题展开的讨论不断走高。

新年伊始,AI以创新能力打响了中国声量的第一枪。回顾整个过程,医疗行业也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启示。




1
创新不分大小


在中国的7家大模型创业公司中,DeepSeek一直较为低调,但它总能以出其不意的方式被人记住。

一年前,这种出其不意源于它背后的量化私募巨头幻方——它是大厂之外唯一一家储备万张A100芯片的公司。一年后,它则成为了引发中国大模型价格战的源头。

在被AI连续轰炸的5月,DeepSeek一跃成名。原因是他们发布的一款名为DeepSeek V2的开源模型,提供了一种史无前例的性价比:推理成本被降至每百万token仅1块钱,相当于Llama3 70B的七分之一,GPT-4 Turbo的七十分之一。

DeepSeek被迅速冠以“AI界拼多多”之称,字节、腾讯、百度、阿里等大厂也纷纷降价。

这背后,是DeepSeek对模型架构进行了全方位创新。它提出的一种全新的MLA (多头潜在注意力机制) 架构,将显存占用降至过去最常用的MHA架构的5%-13%;同时,它独创的DeepSeekMoESparse结构,也将计算量降至极致,最终促成了成本的大幅下降。

在硅谷,DeepSeek被称作“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SemiAnalysis首席分析师认为,DeepSeek V2的论文“可能是今年最好的一篇”。OpenAI前员工Andrew Carr认为该论文“充满惊人智慧”,并将其训练设置应用于自己的模型。而OpenAI前政策主管、Anthropic联合创始人Jack Clark则表示,DeepSeek“雇佣了一批高深莫测的奇才”,并认为中国制造的大模型“将和无人机、电动汽车一样,成为不容忽视的力量”。

截至目前,在7家中国大模型创业公司中,DeepSeek是唯一一家放弃“既要又要”路线,专注于研究和技术而未开展toC应用的公司,也是唯一一家未全面考虑商业化、坚定选择开源路线甚至未融过资的公司。这些特点使得它经常被遗忘在牌桌之外,但在另一端,它又经常在社区被用户自发传播。

由此可见,成功不应被体量大小所界定。

回顾中国医药行业,不乏大药厂乘风破浪,泽布替尼的“神话”让人拍手称快。而一些始终秉持技术创新的“小公司”们也从未停止自己的脚步。

例如,知微医药是一家位于河南省新乡市的初创生物医药企业。其自主研发的抗淋巴瘤1类创新药BTK抑制剂TM471-1已进入Ⅰ期临床试验。TM471-1的分子结构为全球首创,具有毒副作用小、药效好、能穿透血脑屏障等优势,有望成为Best-in-class (同类最佳) 产品,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无独有偶,宜联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创新型偶联药物的临床阶段生物科技公司。 其新一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肿瘤微环境可激活的新型毒素连接子平台技术 (TMALIN ® ,可实现高DAR值、高均一性的稳定偶联。

就在2月2日,宜联生物宣布YL217获得FDA的临床试验许可,这是TMALIN ® 技术平台开发的第11款进入临床阶段的ADC新药。YL217的靶点集中表达于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肝细胞癌等肿瘤组织中。

这些动态,无疑都是中国创新药企在专注创新这条路上留下的闪光注脚。更引人深思的是,与DeepSeek一样,创新不应由体量大小框定,只要找准发力点,取得成果也只是时间问题。


2
“AI+”的想象空间

很久以前,人工智能就已经不再是科幻小说中的遥远设想,而是深刻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科技革新的核心驱动力。

从智能手机中的语音助手,到医疗领域的智能诊断系统;从金融行业的风险预测,到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流程,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模式以及社会运行机制。

在人工智能发展的璀璨星空中,OpenAI和DeepSeek是两颗格外耀眼的新星。

OpenAI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开拓者,凭借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和强大的模型 (如ChatGPT、GPT-4o和o1大模型等) ,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人工智能的热潮。其在自然语言处理和对话系统等领域引领潮流,成为行业标杆,并激励着无数开发者和研究者竞相追赶。

与此同时,DeepSeek作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崛起力量,也展示了与OpenAI o1正式版媲美的强大实力。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为我们展现更多可能性和便利性。

以细胞治疗行业为例,精准筛选和鉴定特定细胞至关重要。DeepSeek背后的AI技术,有望能够快速处理和分析大量细胞图像和基因表达数据,精准识别目标细胞。例如,在CAR-T细胞治疗中,它可以准确筛选出具有高活性、高靶向性的CAR-T细胞,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依据患者个体细胞特征和疾病状况,利用DeepSeek平台,可以通过分析海量病例数据和生物学信息,预测不同细胞治疗方案的疗效和风险,为医生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建议。例如,针对肿瘤患者,它可以制定出最合适的免疫细胞治疗策略。

在细胞治疗相关药物研发环节,DeepSeek等本土AI公司可以帮助进行药物靶点发现、药物分子设计和筛选。利用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它可以快速找到与细胞治疗相关的关键药物靶点,设计出更有效的药物分子,从而加速研发进程。

此外,DeepSeek技术还可以对细胞培养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监测和分析,如温度、湿度、营养物质浓度等。通过建立模型预测细胞生长状态和培养结果,它可以帮助优化细胞培养条件,提高细胞产量和质量。

DeepSeek模型的应用潜力不仅限于细胞疗法。

从最新数据来看,医疗AI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最为广泛。例如,在影像诊断领域,AI技术已经能够辅助医生进行肺癌、乳腺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多种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对大量影像数据进行训练和分析,AI模型能够准确识别病变特征,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此外,在基因测序、病理诊断等方面,AI技术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治疗方案制定方面,医疗AI也开始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患者的基因信息、病史、症状等数据,AI系统能够为医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建议。这不仅提高了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降低了医疗成本和时间成本。

在患者管理方面,医疗AI同样展现出巨大潜力。通过智能穿戴设备、移动医疗应用等工具,AI技术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和健康状况,及时预警潜在风险并提供干预措施。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
由此可见,DeepSeek的成功无疑会反哺医药健康行业,带来更值得期待的未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