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丛非从
学点心理学,做个轻松快乐的小niu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丛非从

520的正确打开方式,用学习来诉说爱吧 | 丛非从

丛非从  · 公众号  ·  · 2018-05-20 11:5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520 | 广告篇


5月20日,是网络情人节。取自于“我爱你”的谐音。这个非官方的节日,完全由广大人民自发创造。每个内心给“520”留了个位置的人,都在表达着对爱的渴望。


节日提供了一个仪式感,让我们找到了一个理由,可以正式地表达一次爱,让我们提醒爱的存在。


然而仪式只能提醒爱,难以创造爱。

爱的累积,是个漫长而细致的过程。比如说:


理解 。每个在感情中受伤的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抱怨着“为什么你不理解我”。然而感情中的对方,未必是不愿意理解,而是不知道怎么理解。这就让感情陷入了困境:我们一方面,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自己能让对方理解,单纯地、重复性地诉说,对于理解毫无意义。另一方面,基于对方有限的表达,我们很难透过他的诉说看到背后真正的意思,理解起来显得困难重重。


认可 。我们挤尽脑汁,能说出来的、能得到的,不过是“我爱你”,发个红包,买个礼物。然后还需要秀到朋友圈,让更多的人来一起确认,自己才能确认到被爱。可是无论怎么表达,都无法体验到自己对于对方是否是独特的、值得的、被真正欣赏的。


关怀 。那种不经意间小的感动,流过心田的温暖,处在细节的关怀,非有心人才能做到。然而浮躁的时代,让人盯着工作、社会、孩子、生活,渐渐忽视了对方,他早已不再是你最重要的人,感受不到眼中那种深情而又浓浓地宠爱。


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红包、礼物、语言、段子、表情包、陪伴。形式有很多种,可我们恰恰会忘记了,所有表达爱的形式背后,有个最重要的东西:心。


有心的人,笨拙的套路,也让人觉得热泪盈眶。无心的人,拘泥于形式,会想从各种方式想确认被爱。


可是为什么我们爱着爱着,心没了,只剩下嫌弃、套路、烦躁、无聊、失望?


因为我们也不再懂自己的心。

不懂自己的心,就不会去懂别人的心。


不会对自己表达爱的人,也不会对他人表达爱。

不理解自己的人,就不清楚如何表达自己,对自己不细心,理解别人的时候,就显得困难重重。

对自己不认可的人,难以发现自己独特、价值、有意义的地方,在发现别人的价值时候,就会显得陌生而无措。


对自己不关怀的人,不停地忽视自己内心的感受,也就无法他人此刻内心的感受。


谁才是你最爱的人?

是你自己吗?

你是怎么爱自己的呢?

又是怎么爱别人的呢?

爱是个需要学习的过程。理解爱,才能表达爱。理解自己,才能理解别人。

索取爱更是个需要学习的过程。他人的爱本来就不多,再不懂得索取方式,你能得到的就更少。


这就是我们一直以来,做的工作:

学习如何表达爱。

学习如何索取爱。

学习如何创造爱。


这两个工作坊里,都将完成这些工作:


从人格的形成、家庭的影响、自我的表达等方面,深入了解。


从潜意识、限制性信念等层面,深入了解自己,了解生活。


520,给自己一个礼物。用学习的方式,来诉说爱吧。

丛非从

公号:congnotcong

关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