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市场状况预警:
深圳本月新房成交量已突破1万套,20天卖了之前半年的量。
全市库存去化周期,缩短至4个月以内!核心区新房,一周内清盘!
新房和二手价格,已经上涨10%!
大碗手中还有若干套前期锁定的优质房源,仍保留部分前期优惠。
买到即赚20万+,仅限本周!
本周末(11.9-11.10)大碗深圳考察团,打架报名中!
首付5万,上车深圳核心区,全深圳热门楼盘,均可0.5成首付上车,仅限本周。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打完咨询师微信,了解深圳考察团和特价优质房源详情。
以下为正文。
前几天,我听好些个95后小伙伴吐槽:“再TM有两个半月,刘德华又得上全国各地的超市值班去,时间过得真快…”
听完这话,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那咋,你一年到头在外面搬砖不着家,过年了回家看看父母、陪陪家里老人不应该啊?咋还啐上了?
不料几位小将反将寡人一军:“没说不应该…但实在受不了谁逮谁催婚。”
而且这哥儿几个还当场来了个情景再现:
一走一过村口情报站打了个照面,探员们就开始了——
“这不内谁家的老几嘛?”、“有三十不?”、“还没对象,是条件不行还是哪儿不行…”
好巧不巧,探员们的窃窃私语总能精准地传导我放老baby的耳朵里,然后回家就是一顿加倍魔法攻击!
我要哪儿说错了,咱都打赌打点儿啥。
这回可好,还没等村口情报站动手,国家队先人一步了——
只不过国家队这回不是催婚,不跟你费那劲,直接催生,玩的就是自动升级!
10月28日,《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正式发布,文件围绕生育、育幼、教育、住房、就业等提出具体支持措施。
这份文件的核心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鼓励生育!
原文当中的表述可以划分为三层含义:
1)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
2)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营造全社会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围;
3)为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从这些核心意图里,咱们不难发现一条暗线,就是国家已经全面意识到了阻碍生育的真正堵点,在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过高以及生育氛围的友好度还不够。
一说这事儿,我就想起好些个网友,张口就是——
“你看人家欧盟,生孩子产假都按年休!”
“你看看人家澳大利亚,生四个娃儿直接不用上班了,连母亲带娃国家一起养了。”
“人家小日子那儿瞧大病,还有上限熔断呢”
……
爱玛…你家可算是通上网了!瞧这嘚瑟的?
社会发展能一蹴而就、说吃就端不?那不得根据实际情况一点点变化发展量变带动质变吗?
果不其然!这回的高层文件里,就提到了一系列符合当下实际情况的改良措施,个顶个相当到位。
譬如说,加大对生育休假落实情况的监督力度,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依规落实对孕产期、哺乳期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鼓励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等等…
譬如说,指导各地将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加大对儿童医院、儿科门诊的倾斜,落实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譬如说,鼓励出台多孩子女同校就读具体实施办法,帮助解决家长接送不便问题,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
譬如说,加大对多子女家庭购房的支持力度,在公积金、保障房乃至保障房户型方面对多孩家庭给予相应照顾…
以上这是文件原文中明确提到的具体措施,主打一个老百姓操心啥、担心啥,国家队就给你精准地解决啥。
这一把激励政策的着眼点是全龄化,它不是生完了事一锤子买卖,后面养育、教育缓解,措施一样十分给力。
咱说点儿实操方面的事儿,生孩子花多少钱,放在人生的长河里那也顶多是个一次性消费。
做孕检、做产检、剖宫产…在你有医保的情况下,这非但花不了多些,大概率还能让亲戚里道、哥姐弟兄上礼回本个七七八八…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真正的挑战是出了院之后,各种花费和养娃经历,这回国家队也要替大伙儿分担,不光有诚意,而且相当人性化!
而且你们再往深合计,就这些个办法,要放20年前,不得出现在四大名著《读者》、《意林》、《青年文摘》和《故事会》里吗?
如今在咱们这片东大的土地上照进现实,也仅仅只是时间问题。
这只能说明,一个社会终究要在不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当中才能趋于完美,架空现实和历史,那都纯属没断奶…
除了咱们说的这份近期高层重磅文件在喊话催生之外,大伙儿再回忆回忆——
近期国家队花式催生的新闻,其实何止这一个?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2024年10月11日国家统计局正式批准了中国人口与家庭发展状况抽样调查制度和方案,全面分析“不想生、不敢生”原因;
到了10月31日,山西吕梁这么一个小城又出台了一份地方性文件:女性35岁前结婚奖励1500元,虽然地方不大、钱不算多,但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主要以前真没这么干过…
短时间内国家队就同一个问题密集出招,这就足以看出来,我们是真坐不住了!
当前,我们的生育率全球倒数第二,仅为1.0,也就是倒数第一是隔壁思密达的0.7。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要保证人口总和生育率在2.1以上,才能充分满足时代更替的需要。
可我们面临的现实是什么呢?根据2023年底统计的数据显示:
我们的总人口较上年底减少了 208 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
另外,年龄在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相较于 2022 年也减少了 300 多万人,2023年新生儿仅为902万,比上年减少54万左右。
而人口出生率不足,又势必会削弱经济活力与竞争力。
产业形态、消费形态、人才储备、技术核心、退休人员生活质量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有可能因此而停滞甚至恶化…
咱们在之前的文章里曾系统地讨论过以上所有话题,这里不再赘述。
而年轻人之所以生育意愿不强,归根结底就是以下三大问题:
生娃太高、养娃太卷以及消费主义的资本捧杀之下结婚意愿走低…
尤其是这个“消费主义的资本捧杀”,那都烂到头儿了!
一个家境普通、工作普通甚至长相普通的女孩被称作“小仙女”,而一个同样家境普通、工作普通、长相普通的男孩却被叫作“穷屌丝”…
“穷屌丝”怎么配得上“小仙女”?久而久之开始摆烂,所以才造就两大都市奇观——
各地相亲角、各大相亲平台,女孩几乎占压倒性多数,而许多人结识的30-35岁年龄段的女孩里,单身的比已婚的还要多…
除此之外,我猜你一定还听过这几句话:
“低质量的婚姻比不过高质量的单身。”
“一人一房一猫的生活到底有多爽?”
“当我的同龄人在忙着应付婆媳关系、家务与带娃时,我却balabalabala…”
“作为丁克家庭,我们没有被周遭的议论裹挟,所以才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我一个已婚有娃还乐在其中的人,打开短视频平台还天天能刷到这个,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小年轻天天被这耳濡目染,结果会是啥?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生育意愿强呢?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自己过得幸福的人才更有意愿孕育新的小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
年轻人幸福感强吗?坦白说,整体很一般。
从全球其它一些低生育率国家的经验来看,大家似乎普遍存在这么两个共性——
享受生活的成本越来越低,但维持生存的成本越来越高!
某种程度上讲,这同样是消费主义资本捧杀的结果。
从电子产品普及到餐饮夜店琳琅满目,从户外娱乐普及到诗和远方说走就走…
年轻人可以拿来取悦自己的资源实在太多了,这也间接地让他们喊出一句:
“一个人生活难道不爽吗?”
与之相对应的,是当今社会的生存成本又在不断走高,像住房、教育、医疗以及各种养育孩子的基础开销,无不如此。
与我们前面所说的“享受生活的开销”相比,以上这些不仅更具强制性,且要么是消费频次高,要么是单笔开销庞大。
之所以会有所谓“精装的朋友圈,毛坯的人生”,其实就是从如此底层逻辑而来。
近期高层出台的重磅文件,其实就是在点对点地解决生儿育女道路上“生存成本过高”的问题。
从全世界其它国家的催生经验来看,到目前为止成功的案例不多。
至于咱们这回会不会大力出奇迹,你有啥猜测都是白扯,啥也不如拭目以待看疗效。
但我必须要十分明确地说一句:人口进入存量时代,其实是少数核心城市的红利。
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老铁回忆回忆咱们上小学的时候,班主任按成绩高低排前后桌,成绩好的在前排、成绩不行的在后面。
你们班一共50名同学,50个座位,你当然得玩命考才能坐2、3、4的C位。
但当你们班只有30名同学,依然有50个座位时,老师肯定要让所有同学往前坐,即使要空也是空后几排座位。
在人口存量时代到来后,全国主要区域和城市间也会呈现类似的情况——
过去全国大小城市到处人山人海、社会经济活跃,是建立在人口规模总体看涨的基础上的。
由于物流与信息的抵达成本较高,无论大小城市总能在内部形成一套相对自给自足的体系。
建国后的几十年里,全国大小城市都有的国企大院与乡村组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后来呢?深度参与国际竞争叠加人口进入存量时代,全国大多数城市的规模效应也必然会打折扣。
取而代之的是人口迁移变得空前活跃,这样一来,大小城市间就会在就业机会、公共服务与财政收入等方面迎来空前分化。
一个社会的总体收入水平,取决于产业附加值的高度与高附加值产业的渗透力。
用大白话说就是,你这个地方最赚钱的行业是什么、能在当地创造多少就业、这些就业人口又能拉动多少消费与投资。
关于这一点,看看小日子与枫叶国近些年来的遭遇你就能一目了然——
在全日本的都道府县中,人均收入水平最高前五名依次是东京都、神奈川县、大阪府、爱知县和京都府。
这里面最典型的是爱知县,名古屋市是其县厅所在地,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丰田汽车的大本营。
丰田畅销全球,保证了丰厚的收入来源,汽车工业的高附加值与超长的延展链条又保证了当地居民收入的基本盘与普惠性。
再看看远在地球那一头的加拿大,曾经的发达国家白月光,但目前的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已大不如十年前甚至十五年前。
有人将责任归咎给移民,指责加拿大的百万移民计划,还有的将矛头指向特定族群,这就明显是润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心态在作祟…
加拿大衰落的根本原因,是黑莓、北电、庞巴迪等一大批明星企业相继破产或被收购,导致加拿大的产业空心化甚至比美国还严重。
由此也不难看出,一个地区要持续兴盛繁荣,就必须要有足够硬核且延展链条到位的硬核行业生态。
反过来说,只有真正掌握这类硬核产业的地方才真正能穿越周期,国内亦是如此。
至于那些产业足够硬、人口足够多、门槛足够高的城市,注定会是塔尖的存在。
而且越是人口遇到拐点、存量效应越是明显,这类城市的价值就越是能够突显。
果不其然!
最近全国越来越多的老铁已经醒过味儿来了,火速冲到一线城市与部分强二线城市一顿爆买,看得人是一阵目瞪口呆!
眼下在全国范围内,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交易都在都在迅速回升。
刚刚过去的10月份,全国新房网签规模同比增长0.9%,环比增长6.7%,是自2023年6月份连降15个月后的首次增长;
与此同时,全国二手房网签规模同比增长8. 9%,环比增长4.5%,以连续7个月呈现同比增长。
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二线城市的整体表现,还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线城市新房网签规模合计同比增长14.1%,广州、上海、深圳的单月成交量,齐刷刷地达到了年内最高水平。
二线城市里,南京、宁波、大连、东莞等等新房成交量同比增幅也都超过30%。
二手房市场方面,一线城市及少数强二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成交量同比大幅增了超50%。
这其中最被全国人民熟知的“妖股”,绝对非深圳楼市莫属。
深圳本月新房成交量已突破1万套,20天卖了之前半年的量。
全市库存去化周期,缩短至4个月以内!核心区新房,一周内清盘,二手房的去化周期也不过7个月。
深圳之所以能在多方利好之下迅速杀出重围,相当关键的原因就是我前面提到的——
它是那种典型的产业足够硬、人口足够多、门槛足够高的城市,且注定会是塔尖的存在,越是这样的城市往往越是能穿越周期。
全国范围内向好,提示人们对房地产的信心已出现整体性扭转;
头部城市加速好转,则更多意味着某种价值回归,即新的价值秩序正在形成。
而且,头部城市房地产市场当前呈现的面貌,正是基于当前的人口趋势。
越是人口总体处于拐点,头部城市在马太效应之下的单边行情就越“一边倒”。
本周末(11月9日-11月10日),启动大碗深圳考察团。
除了陪你看市场之外,还给你提供一个独家的“超级上车通道”:
首付0.5成,上车深圳核心区。
全深圳热门楼盘,均可0.5成首付上车!
更重要的是——
大碗手中还有若干套前期锁定的优质房源,仍保留部分前期优惠。
买到即赚20万+,仅限本周!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大碗咨询师微信,了解特价房源和看房团详情。
Tip:本次考察为精品小团,每团仅限5人,报满即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