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并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今晚的小黑屋电台
▼
)
自从“92年出生的人已归入中年”的新闻出来以后,大家都纷纷调侃自己“步入中年”,并且在社会的压力下已经疲惫不堪了,尤其是在面对“工作”这个最现实的问题的时候。
两周前,我们分享了
《他当了假粉丝,却交了真朋友》
的故事
,
作者讲述了自己去做兼职粉丝,结果认识了一个梦想着成为明星的女孩,在工作和梦想的纠葛中,他们最后还是向生活低头了。又或者说,他们正以另一个形式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这篇文章出来后,我们收到了一些朋友发来的反馈。他们也曾在一份兼职工作面前纠结不定,有人每天做着一些违心的事情,有人投入很多回报很少……总而言之,工作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本期,我们将会分享这6位朋友的兼职经历,看看这些行业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 网店兼职拍照 //
△
Moony 21岁 大学生
大二的时候,想攒钱去旅行,因为平时喜欢摄影又加上有认识的朋友当淘宝模特,就开始给一些网店拍产品详情页的图片。
朋友在花都一所院校上学,她学校不少师兄师姐毕业以后都开始了卖皮具的事业,所以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帮一些卖包包的网店拍照。
这些包包,或者说基本网上销售的包包(特别是不少爆款),其实也是大牌的仿款。我们拍过“圣罗兰的方扣包”,“Hermes的Berkin”,LV的小背包等等。
有一次拍摄,
店铺的负责人无意中透露到拍摄的包包其实是跟卖出去的是不一样的货品。
他说曾经试过外景拍摄的时候,有一位路过的女士说包包很好看,能不能卖给她,不过负责人当场拒绝了。“我当然不愿意,如果卖给她我可要亏很多钱”,他说,“包包打板的材料是很贵的。”
有时我们也会接其他的活,比如买家秀。卖家会给我们一些钱和货品,让我们就在学校里找一些相熟的人来拍买家秀,通常一个模特的买家秀大概几十块。我跟朋友的学校距离十分远,所以我们因为怕麻烦就直接在街上直接拉来几个陌生人,给她们现场转账,请求她们拍几张照片。
现在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家会时不时从网上买回来一些不对劲的东西了。
// 游戏公司网络水军 //
△
WW 24岁 自由职业者
一直梦想能设计一款自己喜欢的游戏,所以大学毕业后选择到一家游戏公司做兼职工作,希望学习到一些知识,以后能真正参与游戏设计。
结果我从入职到离职的两个月内,每天都做着同一样的工作:网络水军。
早上回到公司,我就打开百度贴吧,同时登陆十几个账号,把公司新出的网页游戏的广告一遍又一遍地复制粘贴上去
;除此之外,还要时刻留意各大论坛的最新规定,在什么时候刷浏览量更高,要怎么做才会吸引网民注册账号;
网游太多了,每年火的就那么几个。游戏公司为了扩大用户群,选择一窝蜂地去请大牌明星代言。开发预算五百万,请代言人就花了三分之二了,这还怎么做得出好游戏呢?
在网上说的假话越来越多,有时候我也忘了自己到底是在工作,还是成了一个真正的网络水军。
我不能为了钱做违心的事,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所以我很快就离开这家公司了。
// 西餐厅兼职侍应 //
△
寻思 27岁 咖啡店店长
读大学的第一份兼职就是做西餐厅的侍应,因为自小就喜欢吃的,所以即便是下个单上个菜什么的工作,自己也开心。
西餐厅是大企业,全国连锁很出名的那种,即便做兼职也要层层筛选,通知入职的时候我实在又惊又喜。但是第一次走进厨房,我的心态就动摇了——和外表光鲜的门面相比,厨房的卫生状况实在堪忧,抹布和洗碗布交叉使用,生熟食材放在一起散发腥臭味,到处是打包起来还漏汁水的厨余垃圾……大厨们仿佛熟视无睹,低头做着菜,饭市结束就抽根烟拍拍屁股走人。
厨房环境差,我也忍了;但是原来餐饮业内有一个不成文的陋习:
那些被退回厨房的菜,厨师一般都会“加料”——烤羊排上抹各种奇怪的酱、在意大利面里拌香烟灰、在面包罗宋汤里吐痰……
菜不合口味,不是厨师的错,竟然成了顾客的错。作为一个饮食至上的烹饪爱好者,我觉得这已经完全违背我投身这个行业的初衷了。后来,我跟朋友合伙开了一个咖啡厅,生意自然比不上那些“高档”餐厅,但最起码,我是用心想做出美味的。
// 选秀节目兼职助理 //
△
筷子 26岁 程序员
我追星,想离偶像更近一点,所以报名电视台兼职助理。本来想着当助理都是跟在明星身后唯唯诺诺,捡东捡西什么的。然而事实简单多了——
助理就是听制片人吹牛,制片人吹完监制吹,监制吹完导演吹……基本上听他们吹完一套下来,一期综艺节目都录制完了。
后来参与了一档选秀节目的工作。制片人一直在挖参赛者的故事,挖惨料,挖黑料,挖各种异想天开的料,然后扔给主持人自由发挥;导演则在拍摄之前跟事先内定好的优胜者“对戏”,哪个部分要出彩,哪个部分要低调,最后如何感动落泪云云;助理如我,就负责跟其他作为“炮灰”的参赛者对接,叮嘱他们不要随便抢镜头,祝贺优胜者时还要表现得很感动……
或者说娱乐本身就是一个骗局。从此我再也不追星了,一想到造星背后的那些龌蹉事,荧幕前再光鲜亮丽的形象也不过尔尔。
// 网络兼职家教 //
△
Jasmin 25岁 家教老师
我从去年2月开始做网络家教,进行线上一对一的视频教学。主要是考虑到网络没什么交通的障碍,不用跑来跑去,时间也比较自由,可以自己协调。
网络家教的授课时间一般都是周末,每节课在一个半小时左右。上课的内容以习题为主,偶尔会讲解新的知识点,所以课前准备也相对轻松;每周上3到4个课时,每个课时的薪酬有70元,每个月一般可以挣到1000多元,节假日或者寒暑假时薪还会上涨20元,一个月大概能挣到2000多元。
薪酬方面算是不错,但是面对的学生可就真的千奇百样了。比如有个学生厌学情绪特别重,是家长逼迫来上的,态度特别差。我苦口婆心地跟他讲一些道理,后来估计也是太逆反了,家长没办法,就没来上了;也有些学生会
边上课边玩游戏。但不是当面教导,我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尽量督促他好好学习吧。
但是,网络家教这一行盈利多,水更深。
原本我以为自己赚的钱已经足够了,没想到后来加了一个学生的QQ,跟他聊天才知道网络家教中心收费是200元一小时!要知道他们甚至没有给我提供任何教辅资料,只进行了一个两小时的简单培训就让我上岗了。而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只需要提供平台让我和学生联系,就能从中赚取比我多两倍的,这个比例是完全不对等的。但是气愤也没办法,最后我只能选择不做了。
后来想想,我做家教除了赚钱,更多的是希望能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让我的学生都可以获益良多。
找到一个平台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比做什么赚钱的工作都要来得重要。
// 兼职微商代理 //
△
Tiffany 24岁 商场售货员
2015年,正是“微商”最火爆的那一年,我在朋友圈看见以前中学的一个师姐做起了某品牌的美容产品代理,每天乐此不疲地在朋友圈发布产品信息。那时刚毕业出来找工作,大家都说做微商很赚钱,心里还是有点蠢蠢欲动的。
话虽如此,我还是很担心这是变相传销,特意上网搜索了一下这个M牌,发现是拥有经营许可证的广州公司旗下的品牌,产品优质畅销。师姐一个做代理的,一个月毛利润已经达到一万多。因为销售太火爆,她又在自己的朋友圈里招二级代理。
咬咬牙,我联系了师姐,从此接触到微商这个被部分奸商做坏了口碑的新兴事物。
师姐招代理的条件是第一个月必须进1000元的产品,当代理等级升高之后,每月的进货数量也必须增加。我拿出了自己的积蓄去进产品,然后参与团队培训,学习如何微信加人、推销以及用于宣传产品的护肤常识……
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收获最多的粉丝关注?买僵尸粉。犹豫了一下,我还是花了一百多块钱去买粉了,以为这就能提高产品的销售额。
结果一个月过去了,我只卖出了四件产品。
顾客来源也局限在自己的同学和朋友中;我也试用过自己进的产品,可好像没有宣传的效果那么好,甚至“不值百多两百的价”;团队为了宣传产品用了不少费用,成效却甚微……而代理等级上升了,我要投入的积蓄就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