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做的不是摄影师
而是“像摄影师一样记录”
玩家们对于“潮流时尚”的不同追求方式,似乎往往处于两极分化情况:有人踩着最快、最前沿的资讯,追着最新的时装秀,同时也有人陶醉于那些已凝固住时间的Archive单品,反复品味那种慢与沉淀。
颇有意思的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玩家群体与对时尚的追求方式,又能“诡异”地共存,并在一定程度上同时推动着潮流走势。
不止时尚服饰、潮流配件,就连被归入到生活方式一类的摄影领域与摄影器材,都一样如此。
如今,用着最新款数码相机、带着“长枪短炮”的专业摄影师,无法理解操作不便的老款相机再次回潮的这股明显趋势。
如CCD相机、理光GR2等,早年在转卖平台价格价格均200元左右,如今经过不少种草平台的博主,以“复古胶片质感”作推荐理由,价格飞涨已达10倍。
复古风的盛行,大家对能带出属于、迷离感的老式相机、胶片相机的热情无可厚非,同时,一些代表人物在背后的“推波助澜”,实际上也促进了这场热潮。
就正如上周Wacko Maria释出的SS22系列型录中,掌镜的小浪次郎再次运用其手中十年如一日的胶片相机,组成了这次色彩绚烂的写实摄影。
诚然,小浪次郎独树一帜的风格,令其绝对称得上日本本土胶片摄影新浪潮中的代表性人物。
当你打开他的个人官网,翻看其过往履历,瞧一遍如Supreme、Ralph Lauren等合作单位的名字,你便明白,这个被众多品牌视作“御用”的摄影师,为何有引起这股胶片风潮的实力。
有颜值,却要秀才华
成名后,却回归田园
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艺术系摄影专业的小浪次郎,在求学期间就获奖无数,其作品也频频登上各类摄影节或艺术展。
年轻时候,小浪次郎在“颜值”上显然是有着绝对优势的,但这样的他却一心只想拍照。
在一次受朋友邀请,参观德国摄影师Wolfgang Tillmans展览之时,小浪次郎被深深打动,从此他以自己对摄影的理解,记录着目所能及的一切,天赋慢慢展露。
2013年开始,他以摄影师身份正式在行业内锋芒渐露。尽管如今的他在潮流时尚圈已是个“香饽饽”,但自他成为一名真正的摄影师以来,在近十年内他倾注了最多心血、将其父亲当作模特的摄影系列作品,才更像是他对于摄影的初衷。
当父亲年迈之后,小浪次郎做出了一个决定,他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每天把相机对准他的父亲,记录下彼此每天相处的点滴。
关于为什么有此举动,他曾这样说道:“我刚开始摄影的时候,那时姐姐结婚,父亲被挽着手。这种在结婚仪式上最为常见的光景,我看着却有说不尽的细腻感受。
离开父亲臂弯的姐姐奔向新郎的那一刻,父亲老泪横流,那时真切感受到了父亲的存在,感知到他的爱。”
“也是从那时起,父亲的形象才高大起来。做鬼脸的父亲、纤瘦的父亲,被我逐一收藏于胶片上。
曾经共同生活的往事,也逐渐回到我的记忆深处,在那狭小的空间里,家族共同生活的点滴,充满爱的瞬间沁入心脾。”小浪次郎如此回忆他与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
于是,从前性格就随心所欲的父亲,在家中做着家务闲活,对着镜头也丝毫没有尴尬地摆弄着剪刀,平凡日子里相处的小确幸,在小浪次郎的镜头之下,都变得可爱与俏皮。
在父亲因病逝世后,这些父子相处的照片,被小浪次郎逐一整理成一本回忆摄影册。通过镜头细腻地讲述父子情的胶片作品,因此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小浪次郎的名声也日渐变大。
尽管小浪次郎记录的尽是生活中的普通场景,但正是这种“日常”,才最能将“温暖、有爱”等,各种能令内心泛起涟漪的情绪,通过胶片的独特质感,一一展露。
甚至更多的时候,在很多专业摄影师眼里看来可谓是“构图不合理”的那些照片,同样可被小浪次郎巧妙地使用胶片的质感,去表现出被摄者的任性、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与人格魅力。
他做的不是“摄影师”,
而是“像摄影师一样去记录”
无论你是否摄影爱好者,相信都会知道,胶片会因应当时的温度与光线的不同,而产生不一样的成像效果,而近年大家对胶片相机如此钟情,除了其无可取代的复古滤镜与成片风格外,便是这种“不确定性”。
小浪次郎作为一位只用胶片呈现自己所有作品的摄影师,这个显著的特点便因此成为他成名的“突破口”。
2013年父亲去世,小浪次郎把八年的胶片挑选展出之后声名大振,就收到了日本多家媒体抛出的橄榄枝,甚至他得到的第一份摄影工作的合作对象,就是“教父”坂本龙一。
得益于胶片相机的“不确定性”,小浪次郎手中相机的闪光灯,最终巧妙地落脚于坂本龙一先生的小提琴弓上,就如他在对着乐器施展着魔法,独特的胶片相机令坂本龙一的“日本殿堂级新音乐教父”地位不言而喻。
此外,后来会出现在小浪次郎镜头里的人,包括荒木经惟、水原希子,或是我们更熟知的洼冢洋介、野村训市、营田将晖,以及Tom Sachs、A$AP Rocky等,无一不是个性鲜明、有着灵动俏皮感的人物。
一个个离玩家们“遥远”的个体,面对着小浪次郎的镜头,总能如卸下防备般,令个人形象完全释放而变得鲜活。
“80后”的小浪次郎尚年轻,但以色彩绚烂的写实摄影著称的他,却绝对可被称为日本本土胶片摄影新浪潮中的代表性人物。
当你打开他的个人官网,翻看其过往履历,瞧一遍他为品牌拍的概念型录、那些合作单位的名字,便能明白这句话并非过誉。
首先你会感叹,来自“落后”的胶片相机带来的优越质感,其次你便会在那些你曾为之惊叹过的照片中明白到,原来在品牌型录中这些优秀到被多次议论的照片,通通出自小浪次郎之手。
当中最为人熟知的一套作品,是2016年、Supreme与Sasquatchfabrix.联名系列中那一套造型照。
整个系列饱含着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与碰撞,和服、日本传统绘画等,在与美式滑板文化的糅合下,所有“矛盾”似乎都被“合理化”。
小浪次郎用一种写实对比的拍摄手法,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街头文化这两种看似格格不入的文化类别,以一种极为贴合联名主题的形式,呈现在你我的面前。
自此,小浪次郎的名字,就与“街头”这一关键词产生了关联。
此后,便是Wacko Maria无数尤其执掌的型录。在2016年,当这个崇尚喝酒、开派对的“坏男孩”品牌仍属于小众口味时,小浪次郎将品牌的调性,完美地与东京都的光怪陆离融合。
关于东京的夏夜,天台的烟火,“坏男孩”的不羁自由态度,一同构成了Wacko Maria主张的「天国东京」,以及「醉生梦死」的主题。
小浪次郎为Wacko Maria营造出色彩绚烂的景观、粗犷的人物肖像,以及充满冲突的构图,可以说,没人比小浪次郎更懂这群“渣男”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