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豆瓣阅读
豆瓣阅读专注于高质量的数字内容,提供小说、美食、旅行、科幻等不同类型的作品和图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书评  ·  达伯霍瓦拉|从《瓦格号》到《花月杀手》 ·  2 天前  
蓝钻故事  ·  再这么搞下去,崩塌是早晚的事! ·  4 天前  
单向街书店  ·  【单向历】11 月 11 日,宜低欲望生活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豆瓣阅读

如何把悬疑故事「编圆了」?| 豆瓣阅读小说日精彩回顾

豆瓣阅读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8-03 21:07

正文

7 月的豆瓣阅读小说日上,我们和创作者们一起聊了聊如何写一个好故事。

第一场沙龙中,悬疑小说知名的研究者华斯比,与豆瓣阅读的悬疑作者寒知了、马洪湉和未名湖听书一起,畅谈了关于悬疑小说写作的问题。

作者们如何获取灵感?

怎么写出个人经验之外的情节?

先有故事架构还是先有人物?

什么是创作过程中最大的难点?

今天就让阅读君带大家回顾他们的精彩分享吧~

特邀嘉宾

华斯比:独立书评人,类型文学研究者,民国书刊佳本爱好者,专注于民国原创侦探小说的整理与收藏,并主持微信公众平台「民国推理拾遗」。曾任《悬疑世界》《漫客悬疑》文字编辑,策划出版《季警官的无厘头推理事件簿》《黑曜馆事件》等悬疑推理小说。连续多年担任《中国悬疑小说精选》主编。

豆瓣阅读作者

寒知了:写作类型包括都市言情、软科幻、悬疑、惊悚、奇幻等,多短篇,作品《鬼海灵船》获得第三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悬疑组优秀奖。

马洪湉:影视编导,在豆瓣阅读发表有高分热门系列悬疑作品《蒙太奇:京都之雾》《蒙太奇:斯德哥尔摩之光》等。

未名湖听书(王好猎):先后以《风月大师》《裸泳》《北京涟漪》三部风格迥异的作品入围三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

-主持人-

王基胜,豆瓣阅读编辑

主持人:程小青的民国推理小说《霍桑探案集》在很多推理小说迷眼中依然是中国推理小说一个无法超越的高峰。但 1949 年之后国内的推理小说并没有很好地继承和发展。所以想问华斯比老师如何看待这样的「断层」?

华斯比:这其实是跟「意识形态」相关的。当时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建国之后很多苏联的文学作品进入国内,于是我们开始流行「反特」小说,其实也是仿照苏联的经典小说写成的。基本上是一段时期国外有一种风格类型的作品进来之后,国内就开始「跟风」写作。国内的推理小说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发展脉络,区别于本土的武侠小说。


主持人:我们知道侦探推理小说在日本的到了一个长足的发展,他们诞生了所谓的「社会派」推理。我想问一下寒知了老师,你在第三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的获奖作品《鬼海灵船》,就是根据几年前的一则山东远洋捕捞船上的命案写成的。你觉得你写的是「社会派」推理吗?你怎么看待这个「类别」?

寒知了:这部小说写作的一开始,并没有一个特定的类型划分,只是当作悬疑的小说来写。写完之后,甚至还有人说我怎么写了一个「克苏鲁同人」。比起「社会派推理」,我认为我写的更适合叫做「社会派悬疑」,因为我的作品并没有诡计和谜题的设置。

主持人马洪湉老师,你写的「蒙太奇」系列讲的是发生在剧组里的各种凶杀案,有一些「诡计」的设计会让我想到阿加莎和柯南·道尔笔下的情节。也就是说更偏向古典推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你有没有想过更多地加入一些社会元素进去?

马洪湉:就像刚刚华斯比老师所说的,「推理」和「悬疑」完全不同。就「推理」而言,逻辑和写实都是每个创作者脑中会焦灼纠葛的要素,只不过在各自成熟的道路上,逐渐趋向于不同的风格和流派。面对一些较为初级的影视和文学爱好者,他们一直在尝试厘清「惊悚」「悬疑」「恐怖」之间的关系。我认为「推理」区分与其他类型小说最鲜明的特点在于逻辑。没有了逻辑,比如一座豪华邮轮或者暴雪中的山庄,只能发生一些神仙志异,而成为不了《无人生还》。

另外我关注社会问题一点不比设计诡计所耗费的心血要少,只不过我很少直接拿某一段社会新闻作为我小说的背景要素,我可能更多关注新闻背后所折射出来的问题,比如我的「蒙太奇」系列,其中的《京都》这一篇关注的可能就是目前失去独立思考能力的乌合之众;《斯德哥尔摩》也是以国内一个新闻热点作为间接背景,描述了网络上比较汹涌的网络霸凌事件——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新闻就是真相啊?那也未必。把社会问题融入到自己的推理中的方式有很多,而我选择不直接把它呈现给读者。


主持人:《裸泳》其实也算一部悬疑小说,有一个完整的解谜结构。但它读起来更像是一个爱情故事。你当时投的也是「爱情组」,而不是「悬疑组」。想问一下未名湖听书,你对「悬疑小说」的看法,当时在选择组别的时候,你是如何考量的?

未名湖听书:我是把「悬疑」作为一种创作手法或元素,而不是单单把它看作类型小说。我的作品常常是将爱情主题和其他类型元素作为结合,例如《风月大师》就是把它放在很长的历史阶段去呈现;《裸泳》是放在心理悬疑的架构中去;《北京涟漪》则是把爱情放在「阿拉丁神灯」的结构中去。因此我认为作为写作者,我们可以尝试各种元素,这也算是创作的快乐之一吧。

作为一个非专业悬疑写作者,我提一些关于悬疑的看法:

第一,选择和你的小说主题匹配的结构或「套路」;

第二,拥有合适的知识储备。

例如寒知了的《鬼海灵船》关于远洋捕捞的细节我认为很扎实可信;洪湉的「蒙太奇」系列也是写剧组发生的故事,和她本身的编剧专业相关,令人可信;第三,「more than truth」,就是真相以外的东西,比如哲学议题。因为我觉得如果一个故事到最后悬念揭开真相大白之后任务就完成了,可能还欠点东西。


主持人:国内悬疑小说的写作受到的外部限制较多,你们在写作的时候会有意识地避开「雷区」吗?

寒知了:会有意识地避免不要踩「雷区」,譬如封建迷信、宗教之类的都不会写。但更细致化的诸如「非办案人员不能办案」这种,就不会特别的注意,还是需要看故事怎么表达。

马洪湉:我去年夏天,拍摄了一个少数民族题材的电视剧,其中涉及到少数民族和汉族男女之间的欢爱,以及民俗和宗教信仰之间的冲突。有时我们会刻意去避开「雷区」,但还是要看写的是什么,如果通过了审查,而我们恰好想表述这样的题材,那么就放心大胆地去写,去拍。

华斯比:我以前做编辑的时候,有个典型例子:作者描写了一个分尸的犯罪,把分尸细节写得特别详细;而到我们删了之后就只剩一句话了——「他把尸体给分了。」为了避免审查不通过,所以编辑在出版环节时,可能会主动帮作者「和谐」一部分东西。

 主持人:首先说到谋篇布局,你们写悬疑小说的时候会先列提纲吗?是先有故事框架,还是先有人物?

寒知了:我写小说时,会把所有细节、故事大纲全都列出来,每一章每一节需要展现的情节和人物的情感也会列出来。我动笔之后一定是按照事先设定好的脉络写完的。

马洪湉:我们可能先爱上一个人后,再爱上这座城市;我们也可能从小听到了一个城市的传说,从而义无反顾地想去探索它。我的「蒙太奇」系列的土库曼斯坦那篇,是因为先结识了圈内一个德高望重的前辈。这个人外表温文尔雅,波澜不惊,喜怒不形于色;他每次对话看着你的眼睛,都是微微的笑意。于是看到这个前辈,我心里就在想:这个人会不会反而心里会有异于常人的阴暗、负面的情绪,甚至会不会有过往曾经犯过罪的「秘密」?我可能就是顺着这个人,挖掘这条线。但同时呢,像《京都之雾》这篇,是我有次做一个真人秀的节目,有天突然下了雨,于是我会想象剧组里会不会突然发生了一起谋杀案,可能凶手甚至刚跟我一起吃了早饭。这时警方来封锁现场,我会想象会不会每个人为了洗清嫌疑而不惜造假、栽赃别人,甚至是自己昔日的爱人。所以关于人物和线索先考虑哪个,我认为是哪个先有灵感,就先写哪个。

未名湖听书:写一个悬念故事时,我会倾向于把真相和揭开真相之前的障碍和迷惑都设置好;但创作的激情和具体实施的耐心都是需要具备的。

主持人: 另一个和写作经验有关的问题。我们知道,知识素材的收集对于悬疑推理小说而言很重要。很多时候会用到解剖学、法医学、犯罪心理学的知识。对社会派推理故事而言,还会涉及到对社会新闻素材的加工。想问下你们在素材处理上有没有什么心得?

未名湖听书:我的小说没有特别固定的题材或领域。因此我一般搜集针对性强的资料,比如写历史题材,我就找经典的历史文献来看。对于我来说,搜集素材一方面是为小说提供背景;但更理想的是在搜集的材料里面发现能够导致情节反转的细节。

马洪湉:我想补充一点搜集资料之后的「心路」——要不要相信它。有时我们内心和作品的容量已经饱和了,这时候多余的素材就变成了干扰项,那么所有你犹豫要不要这个素材的,都可以放下。另外就是一点:相信。我们搜集到的素材可能离我们很远,不是我们所经历过的。我需要尽量把这些我所「不相信」 的素材转变成我「相信」的,就像是演员相信了自己饰演的角色,只有作者相信了自己所创作的这个世界,接下来才能写下去。

寒知了:关于我的《鬼海灵船》,我确实没有远洋捕捞的经验,但故事写成后细节有信服力,就是因为写作之前我搜集了非常多的资料,包括专业的捕捞船上的设施,甚至钓鱿鱼时灯泡的瓦数我都做了调查。所以前期需要有一个海量的资料查阅的过程。另外一个方法就是询问专业领域内的人士,因此我也曾经再专业海钓的论坛上问了很多有过远洋捕捞的经历的人们。

华斯比:举个例子吧,在之前很多人写古风推理,都没有时代的代入感,只是一群人穿了古装却还在说现代人的话。我的阅读体验中最好的是《清明上河图密码》,作者所呈现出来的北宋末年的市井气息,跟我当年读《水浒传》的感觉是非常相似的。这位作者在写作时查阅了大量北宋的史料以及风土人情的记录,故事中的人物也用了大量的「俚语」,人物的对话和现代人区分很大。因此古风推理在时代的反应上是需要很多的史料积淀的。

 主持人: 对你们而言,悬疑小说写作中最困难的部分是什么?

寒知了:我认为是如何把故事「编圆了」,可能前期想的很好,写作过程中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就有可能废弃掉。因此我认为重要的是逻辑的顺畅和人物动机的合理。

马洪湉:就推理而言,这个世界上有作案动机的人绝对比最后作案成功的人多得多。我们从来不缺杀人的动机,那么更重要的就是作案的手法和诡计的设置了。我需要把作案手法设计得像是符合凶手身份所能做出来的事儿。举个例子,如果凶手只是一个普通人,而他的作案手法却涉及到物理上的流体力学、重力加速度等等,那这就不符合这个凶手的人物设置。但如果让一个道具师准备两份当天的报纸,并在其中一份报纸的油墨上做出一点文章,这便是可能性事件。因此将诡计设置到符合人物身份所做出来的事,这对我而言是最困难的。

未名湖听书:我认为是逻辑,有时真相揭发后会觉得不够匹配前面写作时铺垫所做的努力;另外一点就是我前面提到的「more than truth」。比如在狄仁杰探案中,狄仁杰选择让一个被虐待后的杀夫妇女自首,而不是对簿公堂,这里面的情与理我认为是处理得特别好的。

 主持人: 我们收集了一些读者提问。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关于「灵感」的问题:你们相信灵感吗?创作时的灵感来源于何处?

寒知了:我会把平时点滴的灵感或想法记录到备忘录里,可能暂时也用不到,但有时也会拿出来写一写。随时储存自己的想法很重要。

马洪湉:我也会有灵感枯竭的时候,但我还会继续往下写。灵感断了,说明感性的东西没了。写推理的时候,我会记录很多个本子,诸如东西南北的房间布置、天文地理、尸体摆设方向等等,把这些全部画出来,理清思路,然后画着画着,灵感就来了。因此我会用」理性和灵感共存」的方式完成写作。

寒知了:我对灵感的处置一般都是在创作之前,因为我写作是按照已有的脉络在写,写作过程中就不需要太多的灵感了。

 点击阅读原文,收看现场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