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下午,家住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与病魔一直做着顽强抗争的的11岁女童于露露,永远闭上了她美丽的双眼,花季的生命定格在2016年12月27日13:25。
今年3月份,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于露露被检查出罹患恶性脑胶质瘤。于露露的父亲在外务工,母亲在开鲁县打零工,一家人租住平房居住。于露露治疗期间得到政府、民政部门、学校、爱心企业及热心群众的积极捐赠和帮助,但术后几个月,小露露的病情再次恶化,生命已经到了弥留之际。以前,于露露的父母在电视上看到过通过红十字会捐献遗体器官和眼角膜的报道,为了拯救更多的人,让孩子的生命在别人身上得到延续,他们心怀感恩之心,积极回报社会,便向开鲁县红十字会递交遗体器官捐献申请。
小露露因病情恶化离世父母亲属悲痛万分
开鲁县红十字会接到于露露家属捐献器官的申请后,经过沟通联系,自治区红十字会批准内蒙古东部唯一有器官移植手术资质的赤峰市医院进行此次眼角膜捐献移植手术。
小露露父亲签署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
开鲁县红十字会副会长徐玉伟告诉记者:“在12月19日上午,我们开鲁县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来到县医院脑外科和于露露的父母签署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的志愿书,当日下午,赤峰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赤峰市医院的三位专家看望于露露,并进行了捐前评估,赤峰市医院开始准备器官移植手术的准备工作。”
小露露病逝后,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眼库的工作人员克服冰雪路段驱车350多公里,于27日下午6:30赶到开鲁县,举行了简短的捐献仪式。参加仪式的人一起向小露露的遗体鞠躬表达最崇高的敬意,为这个献身医学研究的女童哀悼、祈祷,向她的遗体告别。
人们向小露露的遗体鞠躬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随后,负责前来接受眼角膜捐献的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眼库主任侯新培及工作人员开始术前准备工作。当日19:10手术开始,于露露的双眼角膜成功取下被放入专用的“湿房”保存箱中后,为了让小露露的遗容美丽依旧,医生们又细心地为她做了眼部填充处理,并将义眼片修整到合适儿童眼部的最佳状态,整个摘取及修复过程历时45分钟。
医生们为小露露摘取双眼角膜
手术完成后,按照程序,通辽市红十字会、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小露露的父亲与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眼库举行眼角膜交接仪式。
通辽市红十字会、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小露露的父亲与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眼库进行眼角膜交接
为保证眼角膜质量,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眼库的工作人员决定立即驱车返回赤峰市。临行前,眼库主任侯新培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代表自治区红十字眼库对于露露及家人的义举和博爱精神深表敬意和感谢。而远在数百公里外的赤峰市医院,已经有5位眼角膜疾病患者做完移植手术登记后在等待。
据介绍:眼角膜的移植会根据受体病情不同分为穿透移植和板层移植,板层移植一枚眼角膜最多可使4至5人重获光明。
于露露捐献的遗体由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院接收。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负责人李迪说:对于医学生来说,于露露是“大体老师”,这是同学们对遗体捐献者的尊称。一些人的生命终止后则以另一种方式获得延续,他们被送进医学院,在他们的身上医学生认识了第一根血管,第一条神经。因为这些人、这些家庭的奉献,推动着医学的进步,也换来更多家庭的幸福。
小露露生前照片
通辽市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副主任林凡告诉记者,于露露是第8位通辽籍捐献者。小露露的父母非常伟大,希望这种善举永远的发扬下去,我感觉这是最好的最伟大的爱心和善举。
记者 张铁牛摄影报道
其实,小露露没走,她以另一种方式重启了崭新的人生——她捐献的眼角膜将帮助眼疾患者重见光明。此外,她的遗体捐给医学院用于教学研究。就算时间让她从人们的视线中渐渐消失,那些因她获得光明的人和他们的家人,也不会忘记,这世界,她曾经来过,她的一双明眸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