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鸟哥笔记
学运营推广,上鸟哥笔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91运营网  ·  品牌运营sop表格 ·  6 天前  
运营研究社  ·  第一批做小红书的运营,有人年入100万,有人… ·  6 天前  
91运营网  ·  2024逼自己做短剧!月入2万! ·  1 周前  
运营研究社  ·  《小红书种草与转化实战手册》包邮送,真香!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鸟哥笔记

致新媒体编辑:请告别低质量的工作和学习(2年经验8000字深度思考)

鸟哥笔记  · 公众号  · 运营  · 2017-04-14 17:04

正文

来源 | 插坐学院(ID:chazuomba)

作者 | 粥左罗


国内最好的新媒体学习平台,聚焦1000万新媒体人,提供专业课程、企业内训与解决方案等服务。


过去的 6 个月,我不间断地写了接近 20 万字的新媒体干货,90 节线上课程快要更新完了,《新媒体编辑实战技巧》马上就要出版,4 月底就能拿到书了。


在过去 6 个月的时间里,我一边做课程和书,一边在思考同一个问题:新媒体人应该如何工作和学习?


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因为我发现 80% 以上的新媒体编辑都不会工作、学习。


这个行业里聚集了很多特别拼的年轻人,工作上加班加点、熬夜赶稿、早起追热点、周末搞推送,业余时间每天保持阅读和学习、听线上分享、上线下课程、学大咖经验,但总是收获甚小,工作学习两年三年,做不出成绩、看不见成长。


不是努力没用,更不是智商不够,是不会工作、不会学习。


中国比特币首富、《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作者李笑来老师做了个公众号叫“学习学习再学习”,很多人说:这名字真有意思,重要的事情说 3 遍,朗朗上口啊!


其实“学习学习再学习”这个名字的本意是:先学会怎么学习,然后再去学习。可能很多人关注了这个帐号一年了都没明白这个名字的真正内涵。其实工作也是这样,要先学会怎么工作,再去拼命,否则就只是耗命。


所以,当你还不会工作和学习的时候,先刹一刹车,不妨停下来,多问问自己这几个问题:我真的会学习了么?我的学习方式出了什么问题?我过去 2 年的工作方式是有效的么?我应该如何改进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呢?


所谓抓问题抓本质,所谓解决主要矛盾,就是这个意思。


我今天就“耽误”你一点时间,聊一聊我的成长经验,相信能给你不少启发。而我,在某种程度上还算有点资格。


跟大多数人不一样,我是从商场服装店的服务员转行到新媒体行业来的,在媒体领域的知识积累可谓一穷二白,但我的成长速度可能要超过 80% 的同行。


2015年8月入行,从后台都不懂的小白,到写出数百篇 10 万+、运营百万用户的大号,到成为插坐学院最受欢迎的新媒体讲师之一,再到为行业贡献一本实打实的干货教材,只用了不到 2 年时间。


所以,接下来我就掰扯掰扯这两年工作和学习的 10 点思考吧。


进入一个行业,先摸透行业本身

不要一上来就去学 10 万+标题技巧、百万爆文写作套路,是有点儿屁用,但用处不大。


想事情的本质:你在为谁提供内容?你在为哪个领域输出内容?这个领域、这群人需要什么样的内容?


2015 年 8 月,我刚进入创业邦工作的时候,就陷入了巨大的知识焦虑中。


我虽然一直在用微博、微信这样的产品,但其实我对创业、投资、商业、互联网等一无所知,我看到 BP 这样术语就会吓得赶紧去百度一下。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我那时候连张小龙是谁都不知道。


所以,我非常清醒的意识到,我的首要工作,一定是要先摸清这个行业,恶补行业知识,否则做个屁内容。


于是,那时候我每天八成的精力都用在读创业邦杂志、36氪、虎嗅网,这三个公众号都是日更三次,加起来每天更新超过 20 篇文章,但根本不够我看,然后我就继续翻历史消息看,翻它们的官网看。


那时候也不挑三拣四,一篇挨着一篇看,不喜欢的也硬着头皮看,看到不懂的就去查资料。


当时,每天就把自己泡在里面,吃饭的时候看文章,上厕所的时候看文章,回家路上看文章,经常坐过站。不混群、不混圈子、不拜大咖,就死磕自己。


效果显而易见。我是2015年8月18日入职的,10月9日,我写了第一篇微信文章。


在10月27日那天,我就写出了我的第一篇 10 万+,那才是我入行之后写的第 8 篇文章;11月11日,我写出了一篇 200 万+的文章。


那才是我入行之后写的第 13 篇文章,创造了我们账号成立几年来的最高阅读量纪录,一篇文章带来了 3 万多净增用户。


为什么?因为我首先花了足够多的时间搞明白了这个行业,我知道我在为哪个群体、哪个行业提供内容。对,我就是有感觉了。


永远都要建立做事的优先级

不用动脑子的工作迅速干完,把时间花在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上。每一个新媒体编辑都要把这句话印在脑子里。


为什么这句话如此重要?因为新媒体这份工作里有太多不用动脑子的事情。


我刚进入公司的时候,每天的工作基本上就是一个搬运工,复制+粘贴工程师。我每天要把公众号上的所有文章都搬到今日头条、搜狐、百度百家、QQ订阅号上,把自己帐号和竞争对手帐号的公众号阅读量统计一遍。


这些都是基本上不用动脑子的事情,我记得有一次接到的任务是对方扔给我一个文档,里面有 140 个创业项目的基本信息,然后给我一个排版模版,让我根据这个模版排完这 140 个项目的信息。


我相信很多人的工作中都充斥着大量这样的工作,怎么办?我当时的做法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些事情迅速干掉,别多浪费一分钟时间。然后去做对能力更有增长价值的事情,领导没给你安排,你就自己去找。


我上个月做了一场直播,海报上写的是:新媒体编辑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早点下班?


我开始直播的时候,首先就说了这么一句:提高工作效率,不是为了早点下班,而是为了省下时间,把时间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工作的时候千万不要磨洋工,否则你坑不了公司,你全在坑自己。


为什么你工作了两三年,很努力但没长进,反思一下,你这几年做了多少没含金量的工作,你在没含金量的工作上耗费了多少时间。


别只盯牛人的风光,去研究他们的过去

这个行业永远都不缺一夜暴富、一夜爆火的故事。除了别人的风光,你还能看到什么?


很多新媒体小编都知道:咪蒙一篇《致贱人:我凭什么要帮你?!》,阅读量 3 天破 300 万,一篇吸粉 20 万;咪蒙一年吸粉 600 万,现在已经突破 1000 万用户,头条广告报价 65 万+,助理月薪 5 万+;等等。


但有多少人知道:


咪蒙是山东大学的文学硕士;

咪蒙读书时主攻魏晋南北朝文学,毕业论文是《阮籍诗歌与玄学本体论》;

咪蒙曾在南方都市报做了 12 年编辑;

咪蒙凭借《好疼的金圣叹》登上过韩寒《独唱团》的创刊号;

咪蒙做公众号之前在微博上就有 107 万粉丝;

咪蒙每周必须要看完两本书,不管多忙都必须做到;

咪蒙看《康熙来了》会拿着本子做笔记,在路上看到广告牌上好的广告语会拍下来回家后整理到电脑里;

咪蒙说她从来不相信灵感,写作一定要靠方法论;


等等。


比起咪蒙千万用户、天价头条、高薪助理,我更关心过去这么多年,是什么造就了今天的咪蒙。而那些,才是对我有真正价值的,有指导意义的。


因为,我永远都相信:所有的去处,都跟来路有关。


所以,我很少盯着牛人风光的那一面看,我坚持用这种思维方式去拆解我喜欢的每一个大号、去深扒我佩服的每一个大牛写手,并从中找到一些真正有价值的启示。


但是,这样的苦活累活,有多少人愿意去干呢?


千万不要通过否定别人,来自我安慰

当我上面写到咪蒙的时候,一定有很多人会在心里鄙视咪蒙,也因为我拿咪蒙举例顺便鄙视了我。


我身边就有一些新媒体同行经常流露出对咪蒙的不屑:咪蒙啊,她就是比较会迎合大众情绪而已,没啥牛的~ 而且写情感文本身就比较容易火嘛,像咱们这种号就天然不适合做爆款。


他们不止对咪蒙不屑,他们对一切比他们牛的人都不屑:


新世相啊,比咪蒙高级点的鸡汤罢了;

逃离北上广啊,老生常谈,我好几年前就想到了;

丢书大作战啊,没劲,抄袭,改变不了什么;

一条太尼玛有钱了,几十个视频组同时开工,广点通一直往里砸钱,我要有那么多钱我也行;

小道消息啊,也就是做号做得早,你看冯大辉写的那点东西,我一天能写 10 篇,但没办法啊,咱们没赶上好时候啊;

新榜和插坐学院啊,天天还教别人写 10 万+,自己都没做出几篇 10 万+。


等等,各种不服、各种不屑、各种鄙视。


其实,轻易否定别人是最不用动脑子的一件事,但除了自我安慰,你还能得到什么?


我讲线下课的时候经常说,得多傻的人才闲着没事在那骂咪蒙、骂新世相、骂罗辑思维,这么好的学习对象你不学,是不是傻。是,他们都有缺点,那又怎样?你没缺点吗?你的帐号没缺点吗?随便一诊断我就能给你指出 20 个毛病。


所以,大家都有不足,你不用盯着他们的缺点看,你去学习他们的牛逼之处,不好的你不去学不就得了么。


另外,如果你真要批评别人,不要只是发个朋友圈、发个牢骚,你去写个 3000 字以上的文章来骂,骂出点深度思考和建设性意见,这样的骂我给你点赞。但如果只是发泄情绪,我建议你不如闭嘴。


李笑来说,这么多年来,他一直主动反省的只有一宗罪:不由自主的鄙视他人。


他说,读了很多心理学书籍后,他知道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手段:人们往往必须为了自己的不足找到“合理”的解释,否则那便是一种承受不了的痛。


这几年,我自己的一个很大的改变就是,我不太抱怨、鄙视、否定、愤怒了,真是没有必要把时间花费在这上面,当然,浪费时间只是一方面。


当你鄙视、否定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时候,你基本上不可能从中学到点儿什么了,这才是你真正的损失。


所以,从今天起,放弃随随便便的否定别人、鄙视别人,转而抱着一种学习的心态,一种吸收的状态,去和这个世界交流,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成长。


永远要告诉自己:我在为自己工作

时刻都要提醒自己:我是在为自己工作,不是为老板工作。


很多人都会说:废话,我当然知道我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自己。


是的,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有这样的认知,但具体到实际工作中,80% 的人都会觉得自己在为老板工作,否则为什么每个公司都有那么多“混”的?


认知决定行为,两种认知下的行为有什么不一样呢?


认为自己是给老板工作的人,会把完成份内工作当成唯一目标。


同样的薪水,他们更愿意选择难度更小的工作;同样的工作,他们更愿意去找一些取巧的方式做完。


工作的时候,他们想的只是做完就好,而不是做到极致,因为只要做完就可以交差领薪水了;领导安排额外的工作的时候,他们脑子里的第一反应是“干这个给不给钱啊?”。


这一点,我一直有非常清醒的认知,我明白工作本质上都是为了自己,所以在过去两年我一直在工作中死磕自己。很多工作我明知道做到更好也不会有额外的奖励,我也会把它做到极致,因为我知道我死磕是为了让自己成长,而不是为了让老板满意。


工作的每个环节,我都用最笨的方法去做,写文章的时候翻几十篇文章查资料,标题改几十次甚至上百次,开头结尾反反复复的改,找一个封面图可能要花一个小时,永远不能接受自己做完就可以了。


每天都渴望老板给自己最有挑战的工作去做,别人不愿做我愿意,虽然最后发工资我可能不比别人多,但这个月我收获的一定比谁都大,不要太在意工资,几千块钱没啥可计较的,屁都不是,但你一定要记住李笑来老师说的话:成长即财富。


我为什么特别去强调这个呢?


因为新媒体编辑的很多工作,跟搬砖这样的活儿不一样,比如工头让你把 50 块砖从 A 搬到 B,你只要搬过去就完成了。


但新媒体工作呢?


起一个标题、找一个封面图,这样的工作,你完全可以 5 分钟就搞定交差,那你还愿不愿意花一个小时死磕标题、找封面图?尤其是短期内你做得更好也没有奖励的时候你还愿意那么拼的去做么?其实很多人都不愿意。


彻底明白了工作是为自己做的,不仅能为公司做出超过老板预期的贡献,更能让自己收获超预期的成长。


思考每一项工作的本质

你的老板一定给过你这样的任务:月底给我一份这个月的公众号运营数据。


你吭哧吭哧花了半天扒数据,又吭哧吭哧花了半天做了几十张 PPT ,各种数据详尽、清晰、有条理,但最后被老板骂了一顿。为什么?因为你在拼命干活儿之前没有搞明白:老板跟我要这个运营数据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都没有搞清楚就开干,注定是瞎忙。这叫无效工作。为什么会产生无效工作?因为你做之前没有认真思考这个工作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做大量的无效工作:每天硬逼着自己看完 10 篇文章,不管有没有状态,也不管看完有没有学到什么,忘了自己当初定这个计划的本质是为了学习新知识,纯碎是为了看而看。


老板说让大家把公司推出的新品发朋友圈,很多人拍个照就发了,也不认真写说明和介绍,忘了问自己发这个朋友圈的目的是什么,只知道自己完成了老板布置的任务。


老板让你每周工作结束后都写个周报,然后每次你就把上周的工作罗列一下,也没有思考周报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要做周报。等等。


平庸的员工做每一项工作都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优秀的员工都会先思考这项工作的本质是什么,然后目的导向、结果导向的去完成这项工作。这两种工作方法下产生的工作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从今天起,避免无效工作,避免无效努力。思考每一项工作的本质,带着明确的目的和目标工作,扎扎实实的解决每一个真问题。


多看数据,少点意淫

一个真正的新媒体高手,一定是一个数据控。


我再拿咪蒙举个例子,因为她太典型了。


咪蒙写作不相信灵感,但坚信数据,她每天会和团队开会看数据,自己埋的包袱是否好笑、用户对什么话题最感兴趣等,她都要用数据来确认,她坚信,用户的反应,数据表现的是最准确的。


取标题也是,团队每个人 10 分钟取 10 个标题,然后扔到群里投票,哪个标题的数据最好就用哪个。


你看,尽管咪蒙是一个做过 12 年编辑的老司机,她依然选择相信数据,而非自己的敏感度和判断力。而事实证明,她的做法是正确的。


其实,我也一直用数据思维指导自己做事。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之前有在南锣鼓巷摆地摊卖明信片的经历。那时候,我有一个本子,我每天出门摆摊前,都会详细的在本子上记下我带了多少种明信片,每一种各带了几盒。


晚上收摊回家后,我会重新录一下数据,一共卖出多少盒,具体到每一种又各卖了几盒,等等,各种数据。


时间长了,我这些数据就非常有指导意义:


每天张国荣的该带几盒、五月天的该带几盒、陈奕迅该带几盒,进货的时候哪些应该多进、哪些干脆就毙掉了,到底是买三送一好还是买二送一好,工作日和周末备货数量有什么区别,摆摊的时候我挨着火爆摊位好还是挨着冷清的摊位好,等等。


我都有相应的数据支持,基本上也很少有判断失误。


很多人都知道我摆过地摊,但不知道我摆地摊的时候也是个高手,日净赚超过 1000 块很常见,那些看似经验丰富说起来头头是道儿的资深摊友并不是我的对手,因为我是少有的有数据思维的小摊贩。


我开始做新媒体后,更加痴迷于数据:


标题多少字数才能完整在朋友圈显示;

摘要多少字数才能在转发给朋友的时候显示完整; 

15 号左右的字在 5 寸手机上一屏幕大概显示多少行;

一段文字有几行、一屏幕文字有几段,用户看起来是舒服的;

每篇文章的阅读量饼状图的每一项及占比背后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阅读量、分享量和新增用户、净增用户的关系是怎样的;

菜单栏的数据是怎样的;

用户对文中视频的点击数据是怎样的;

文章的转发量和点赞关系是怎样的;

每天文章推送之前我会猜一个数据,然后推送后再对比反思。


等等,每天都琢磨这样的数据,琢磨数据与数据的关系。


工作中,少用“我觉得什么什么怎样怎样”这样的表述,多看市场的是怎样的,多看数据是怎样的。


另外,我从一开始就给自己做了一个 EXCEL 表格,坚持统计记录自己写过的每一篇文章,上面会有链接、标题、阅读量、点赞数、评论量、转载数等,我会经常看这些数据,看自己的每一个阶段的成长变化。


当然,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不会看数据的,也需要修炼。篇幅关系,这里不展开讲了,有机会可以再细说这个问题。工作中处处有数据,远远不止我刚才提高的那些。


既要碎片化学习,又要系统化思考

碎片化学习没有问题,但是仅有碎片知识的学习,注定是低效率的。


负责我的新书《新媒体编辑实战技巧》出版的同事前段时间让我给这个书的宣传海报想一句文案,最后我给出这样一句:既要碎片化学习,又要系统化思考,一本书帮你搭建起完整的新媒体知识体系。


这句文案一下就击中了很多新媒体同行的痛点:平时只有碎片化的学习,没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没有系统化的思考。


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知识体系建立好,把框架建立好,然后平实的碎片化学习就是一个不断丰富这个系统的过程,不断的把知识体系建立完整、把知识框架扎稳建牢的过程,把碎片化知识之间打通、建立连接、融会贯通的过程。


系统化思考的本质是什么?


通过让知识点之间建立连接,来加深你对每一个知识点的理解;通过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来进行全局思考,这样才能在做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决策的时候做到目的明确、目标清晰。


大部分新媒体编辑都看过几十篇上百篇编辑运营干货,碎片化的知识、思考比较多,但对整个新媒体生态、新媒体运营缺乏一个清晰的系统化认知,工作中就无法全盘思考。


让你分析一下打开率,可能你能想到的就是:标题好不好啊,选题好不好啊,写的好不好啊。


真正的系统化思考是这样的:


通过公众号会话打开看标题和选题,

通过朋友圈分享看选题和内容质量,

通过对比近期阅读量和标题、选题的关系看用户预期,

通过选题和阅读量对比重新审视内容定位,

通过打开和分享的对比重新思考标题的意义,

通过留言质量看用户的思考质量与选题内容的关系。


等等。任何一件事情发生的背后,都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各种因素之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重视概念和方法论的研究学习

学生时代,我对各种“概念”是各种看不上,觉得那玩意没啥鸟用。这两年,我终于明白了:不是概念没用,是我没用。


工作这两年,据我观察,我发现绝大多数牛人都非常重视对概念和方法论的研究学习。


比如我熟悉的李叫兽、李笑来、罗振宇,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标志性概念,有的是他们自己造的概念,有的是他们一直推崇的已有的概念。


最近看李笑来比较多,他常年不断的研究思考财富自由、复利、自学、成长等这样的词,普通人把这些词当做常识,李笑来把它们当做宝贝一样研究,这就是普通人和李笑来的区别。


对于概念的重要性,李笑来说过:概念是一切思考的基石,我常常说,一个人是否聪明,可以用两个标准来判断。一是他脑中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存在?二是那些概念之间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关联存在?


来,我们做个游戏吧。


标题是什么?此刻读到这个地方的你,能否不假思索的说出你对标题的定义?这个定义能否足够简单、准确、对工作有指导意义?刚才如果你内心对标题的定义是模糊的、纠结的,那么你在工作中绝对不是一个标题高手。


标题是什么?取标题的技巧有哪些?爆款选择的判断标准是什么?文章封面图的选择技巧是什么?共鸣感是什么?优越感是什么?什么叫转发动机?用户的转发动机有哪些?


如果你对新媒体工作场景下的这些重要概念和方法论都熟练掌握了,你一定是一个高手,一定是。


2015年8月18日,我进入新媒体行业,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写爆款文章,每天不是在找选题就是在写文章,日复一日,好的时候能一周内连续写 3 篇几十万+。


每天除了阅读积累,剩下的时间都在研究套路,扒差评、开始吧、毒舌电影、咪蒙、新世相、36氪、虎嗅等等几十个号,研究它们怎么做选题、怎么取标题、怎么布局文章、怎么做人格化、怎么为用户制造共鸣和优越感,等等套路。


因此,从一入行,我就进步飞快。但这种状态持续了没太久,2016 年夏天那会儿,我开始焦虑,因为成长速度跟不上了。


那时候进入这个行业已经快到一年了,基本上该学的套路已经做到 80 分以上了,若想再提高,一来是速度变慢了,二来是我需要强制自己进行刻意练习了。学习任何东西,到了这个阶段都是痛苦的。


转机出现了。2016年的七八月份,我通过朋友一番接触到了插坐学院,开始有机会做插坐的录音课讲师。


那时候,我因为写过很多圈子里刷屏的十万+爆文而被一些圈内人熟知,所以经常有人找我写软文,出价都很高,报价 2000 — 5000 一篇不等,但我一篇都没接过,因为那个事儿不能再让我快速成长了。


相反,插坐当时的录音课,从赚钱的角度,远远不及我去写软文,但我还是非常愉快的跟插坐签了一年的合同,因为我明确的知道:我将至少迎来又一年的快速成长期。


果然,从2016年10月17日起,我个人又进入了一个飞速成长阶段,因为我和插坐合作的线上课《新媒体编辑的90招野路子》正式上线了,90 节线上课,每两天更新一节,180 天更新完。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平均每两天就要输出自己的一套概念和方法论。


从2016年的11月份左右,我就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概念和方法论的重要性。那时候我还在创业邦杂志服务,我明显的感觉到因为对概念和方法论的输出和掌握,我做选题、起标题、写文章、做运营的速度和质量都提高了。


状态最好的时候,我一个月能同时在插坐学院写 15 节课、在创业邦杂志上写 20 篇文章、给毒舌科技找 30 篇转载,而且都能保证高质量。


因此,从今天起,请重视对概念和方法论的研究学习,真正搞透,让它们变成直觉反应。


升级认知的目的,是行动

上周末,插哥何川在新媒体总监特训营上说到:把 1% 的认知付诸 100% 的行动,远胜于把 100%的认知,付诸于 1% 的行动。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我给你举个例子吧。上面我提到过,作为一个勤奋的新媒体编辑,你一定看过很多干货文章。


不仅如此,你还听过很多线上、线下课,进过数不清的大咖分享群,是不是每次看、听的时候,内心都是一阵狂喜:哇!讲得太好了!说得太对了!我全都听明白了!


但其实,然并卵。为什么吭哧吭哧学了一年,工作还是没有起色?因为你长期沉浸在学习的喜悦中不能自拔,而忘记了切切实实的行动啊!


这两年,特别流行“刷认知”这个词,一堆自媒体账号每天都帮你刷好几遍认知,刷的很多年轻人跟吸了大麻似的,飘了。


罗辑思维就一直在帮年轻人刷认知,很容易就让人产生快感,好像认知刷新了,就得到了。所以,罗振宇又做了个“得到”,开始收费帮年轻人刷认知,但你真正得到了么?


我当然不是在黑罗振宇,我是“得到”的忠实用户。说实话我也喜欢刷认知,但我明白,很多所谓的刷认知,其中一大部分都是在提醒我“那些我已经忘记了的常识”。


我给自己提个醒,然后把更多的时间投入的行动中,因为升级认知的最终目的,就是行动。如果你没有行动,那些新的认知除了让你的大脑兴奋了一会之外,并没有改变你什么。


当然,如果你能长期做到持续的刷认知+持续的行动+持续的反馈,你一定会成为高手。


再回到新媒体与新媒体编辑上,比如标题技巧,如果你看的干货足够多,你会发现那些文章翻来复去就是在讲那些东西,没啥新花样,你看 10 篇、100 篇也就那些套路。


真正重要的是什么?是你愿不愿意每个技巧找 100 个标题死磕一遍,是你愿不愿意每次写文章都用那些技巧改上几十遍、上百遍。


李笑来曾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他说:“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靠朴素的思考、朴素的行动、朴素的方法论——不朴素的东西我也真的不会——你真的相信吗?或者说,你真的敢相信吗?”


你注意李笑来的用词,他用的“敢”这个字。为什么?因为其实很多人都明白,只是“不敢相信”,一旦相信了,就相当于接受了这个世界没有捷径可走,这是他们不愿意相信的,因为这样太不够酷了,也太够残酷了。


以上就是我对过去两年工作、学习的 10 点思考,工作太忙,梳理的不够清晰,但希望你能感受到我的真诚,希望你能从中得到哪怕一点启发。(其实不只对新媒体从业者有用)




致此。

快来参加我们 广州站的活动吧~

和众多大咖同行一起脑暴90后营销大法。

其他地区的小伙伴,等我们哦~


点击 阅读原文 即可报名~

推荐文章
91运营网  ·  品牌运营sop表格
6 天前
91运营网  ·  2024逼自己做短剧!月入2万!
1 周前
程序员之家  ·  “21天教你学会C++”
7 年前
慈怀读书会  ·  付出感才是谋杀人类情感的首要元凶
7 年前
i黑马  ·  企业服务创业的正确之路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