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姜胡说
我姓姜,大家都管我叫大胡子。跨界疯人院院长。我是一名企业顾问,过去的十几年里我一直在帮助企业改进产品和团队。姜胡说是我去年开通的私人帐号。在这里,我们只关注两件事:第1.如何帮助个人成长,第2.如何通过成长赚到钱。就这些,别的没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南都市报  ·  亚冠:泽卡、克雷桑传射&卡扎破门,泰山3比1 ... ·  19 小时前  
江南都市报  ·  亚冠:泽卡、克雷桑传射&卡扎破门,泰山3比1 ... ·  19 小时前  
现代快报  ·  北京国安一球员家人称其国外集训因伤脑死亡 ·  20 小时前  
现代快报  ·  北京国安一球员家人称其国外集训因伤脑死亡 ·  20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姜胡说

帮你赚钱的第3种算法

姜胡说  · 公众号  ·  · 2018-04-01 23:26

正文

回来有点晚,和大家简单聊聊。

赚钱的第三个算法:运气。


先从两个八卦开始。


在监狱里赚到的10亿



王欣,我估计很多人都知道。

曾经挽救了很多技术宅的业余生活。

凭借一款快播播放器,横扫千军。仅仅四年时间就成为了视频点播行业的老大。巅峰时期的安装量超过了3个亿。而当时全国网民的总数也不过才5.5个亿。

而那一年的宽带普及率为4%,网络平均下载速度为100kb/s。

可谓一时风光无俩。


就在王欣指望着纳斯达克上市,实现财富梦想的时候。他被以乐视为首的十余家视频网站联合诉讼。

锒铛入狱。


当他出狱时,

贾跃亭已经去了美国。

乐视也迎来了第10个跌停。

很多网友奔走相告,张罗着把当初欠王欣的那点会员费补上。助其东山再起。


可事实上,王欣根本就不差你那点钱。入狱的那段时间,他仍然保持着对互联网新兴技术的关注。这是一个好学生。六个月后,王欣让妻子购买了差不多3万个比特币(约合10个亿)。足够其东山再起。所以,你那点会员费还是留着吧。


伦理道德,社会责任,这是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尽到的义务。对于网络盗版和色情,必须加以谴责。

今天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一个纯商业的角度分析一下。为什么王欣,一个在狱中的人,仍然可以通过对趋势的把握,为自己积累东山再起的资金呢?


我相信对快播的底层技术多少有点了解的人都明白。王欣投资比特币,绝对不是运气,而是一种对技术发展趋势的笃定。



就在前两天,王欣在微博上画了一张“圆满报身”手绘图,说谁看懂了那张图,请和他联系。

姜胡说的小伙伴,有兴趣的可以去试一试。


人生失败周鸿祎


说完了王欣,咱们再聊聊红衣教主。

昨天周鸿祎发了个朋友圈:“我的人生竟然如此失败,没有任何意义”。然后引发了吃瓜群众的各种猜测。



有人跟着感慨,红衣大炮是挺郁闷的,人家回归A股,都是亲自开车接回来的。只有他是偷渡回来的。明显不是亲生的。


还有人说,从病毒领域杀出一条血路。自打3Q大战之后,红衣大炮就再也没有打过什么漂亮的战役。

2012年,360搜索正式上线,发起的对李彦宏同志的总攻。也确实从百度的嘴里活生生掏了一块肉出来。不愧是红衣主教,打起仗来,作风异常彪悍。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场战役,让周鸿祎错失了移动互联网这波极为重要的趋势红利。


就在360推出搜索的同一天,雷军推出了小米2手机。那一年,张一鸣的今日头条才刚刚注册成立。而如今这两家公司的市值都在奇虎360之上。


一场3Q大战,让马化腾完成了一次足够深刻的自我进化。我们以前见面都会问,如果腾讯做,你该怎么办?现在人们见面都会问,腾讯投你了吗?没投你啊...没戏了。


而一场搜索大战,致使无论是周鸿祎还是李彦宏,齐齐错失了移动互联网。


2008年,360向瑞星所代表的传统杀毒企业发起进攻的时候,总共才完成了大概4500万美元的融资,约合3亿元人民币。而瑞星仅仅2007年的利润就达到了3个亿。两家公司根本就不在一个重量级上。


帮助360获取最终胜利的,恰恰是拥有3亿网民的互联网。这是一个更为广阔的用户渠道。通过免费策略,快速地获取的用户,成为全网最大的网络安全服务商。然后以用户流量为基础,完成全网流量分发平台的转化。


今天周鸿祎在微博上做了个声明,之前那条朋友圈的感慨主要是因为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关系失衡了。并非外界所猜测的那些原因。(请注意一条赛道,身心灵。我非常看好这条赛道)



我也是借此机会聊聊互联网。

抓住了互联网,错失了移动互联网。

恰恰是奇虎360当前的现状。


360最早的产品经理,也是现在猎豹移动的CEO傅盛。曾经将雷军和周鸿祎做过对比。他借用了雷军的一句话:“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情,本质上不是在于你多强,而是你要顺势而为,于万仞之上推千钧之石。”


和大的趋势相比,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狗屎运


人生的选择远比努力更重要。


下一个故事聊聊我吧。

中午的时候有朋友问我,你当初明明是学土木的,后来怎么又学习的编程?然后怎么又和创业公司联系上了。


正好和咱们今天的这个主题暗合,也唠一唠吧。


我当时在北大旁听。北大旁边就是中关村。想着挣点生活费,编程肯定要比攒机器挣钱。可是学什么呢?正好看到一条消息,说微软出了一个新的编程语言,非常厉害。是以前那个Delphi的作者开发的。又是微软出的,当时也没什么人指导我。就觉得它是最新的,肯定最厉害。我当时拿的是还没有发布的版本。通过网上能找到材料,一点一点学习。当时那北大楼下有一家很大的网吧,叫飞宇网吧,山西人开的。(当时百度也在那儿)。我那会儿又没有自己的电脑。就把一些学习的心得,发到网络论坛里。两年下来也积攒了不少。


2001年,.Net正式发布。

很多公司机构都需要这方面人才。因为我之前在网上发了很多学习笔记。然后就被人查到了,问我愿不愿意为他们工作?扭捏了半天,免为其难的我就去了。


其实我自己没什么编程基础,

就是比别人早学了两年。


我觉得这和后来那批"没啥文化的"淘宝店主,以及"没啥水平的"公众号网红,没啥根本上的区别。


无非是走了『狗屎运』。

踩到趋势红利罢了。


我还是不要虚伪了


运气非常重要。

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获得与趋势共同成长的机会。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对一些人来说,极大的运气,其实是自己找来的。


我是说,其实 运气实际上是一项技能。

我叫它“望气术”。

完全可以习得的。

不一定准确,却有极大的概率。

有点像段誉的六脉神剑。


首先我们可以把趋势分为两种。

一种叫硬趋势。一种叫软趋势。


硬趋势是那些一定会实现的趋势。

比如我一定会死亡,一定会结婚生子。这些必然会发生的事情,都是硬趋势。

硬趋势,其实很容易被寻找到。

像人工智能,在Alphago战胜李世石的一天,我们就知道,总有一天,它一定会到来。这就是 硬趋势


可是它什么时候到来呢?不知道!

你什么时候会结婚生子呢?也不知道!

你什么时候会死亡呢?还不知道!

这就是 软趋势


好吧,让我用两句话简单的总结做个总结:

我们不能够改变的那个就是硬趋势。

我们能够改变的那个就是软趋势。

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到来,但要为此做好准备。做晚了,会错过红利。做早了就成了先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