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有人咨询移民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摊开来谈一谈。
一个读者吐槽说,国内压力太大了,孩子更是卷的要命,羡慕国外的“高收入”和“自由生活”。
但当我问他:“你知道在国外,很多你想不到的事情都会花钱吗?”
他愣住了。
其实吧,过去我一直有一个观点,
移民只适合富裕人群,中产以下都不适合移民。
为啥?
因为不易觉察的生活隐性成本,会在无声中吞噬掉普通人的生存空间。
1
国内生活算账
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现象:
很多人在国内各种抱怨,真正出国之后才知道留在中国更好。
甚至有的润人孤注一掷走线去美国了,没两天也哭着喊着要回来。
那为什么出国之后会有这么大的感受差距呢?
这里就涉及一个生活的隐性成本的问题。
很多人看国外的生活水平,只是简单地进行一个汇率换算。
比如我在国内工资3000,如果去美国也是拿3000美刀的工资,就是2.1万人民币啊!是国内收入的7倍啊!
那我拿着这2万多岂不是爽到飞起?
但问题在于,
生活水平不是你收入多少决定的,而是你的收入减去生活成本决定的!
那么,生活成本包括哪些呢?
根据联合国《按目的划分的个人消费分类》(COICOP),居民消费一般分为12类:
包括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医疗健康、交通、通信、教育、文娱、餐厅旅馆和其他类消费。
我们先不说高大上的,就以衣食住行+大家最关注的医疗健康为例。
第一,吃饭问题。
很多人认为中国恩格尔系数偏高,所以得出结论中国吃饭成本高,这种认知完全是错误的。
传统的恩格尔系数,通常是根据食物支出占收入的比例来计量测算生活水平。
简单来说,花在吃饭上的钱在收入中的占比越大,意味着这个人越穷。
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比如2023年美国的恩格尔系数为8.1%,英国为11.3%,德国为13.9%,韩国为16.5%,而中国是29.8%。
所以有人说,你们中国人吃饭花那么多钱,难道不是贫困吗?
其实吧,完全不是这回事。
因为在中国,食物不仅仅是食物,更关键的是精神消费品!
中国人太爱在吃上花钱了!
心情好了,吃顿好的。心情不好,吃顿好的。
这个很便宜,得多买点吃。那个怎么卖那么贵,得买个尝尝。
所以,和西方国家那种“吃得饱”的吃饭标准不一样。
中国人吃饭的标准是“吃得好”。
看看中国人都吃了什么吧!
中国有14亿人口,占全球80亿人口的17.5%。但是:
中国消费了全世界水果的45%!(想想过年期间中国把智利的车厘子都买空了)
中国消费了全球51%的蔬菜!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7倍,是美国、欧洲的三倍多。
中国消费了全球27%的肉类!
中国人均每天蛋白质供应量为124.92克,超过美国(122.88克)。
从上面这些数据来看,中国人吃得太好了!
中国人用三分之一的月收入,无论是从消耗量还是饮食质量,吃到了非常高的食物水平。
各方面指标都超过日本与韩国那种连牛肉都吃不起的国家。
没办法,谁让中国人就是喜欢吃呢?
美食大国不是盖的!
也就是说,假设哪怕真的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月入3000,按照恩格尔系数,人均在食物消耗每个月不到1000元,就可以吃的很好!
如果降低到“只是能吃饱”的标准的话,可能600块钱也够了。
第二,穿衣问题。
我们都有一个感觉,如果你去逛精品服装店,那自然很贵。
但如果你不太在意品牌,你就会发现,在中国,衣服便宜得令人发指!
每个城市都有服装批发市场,很多朋友都喜欢去这里淘便宜的衣服。
但其实如果你去一趟这些店家的货源地——广州就会发现,那里的衣服才叫真便宜!
目前,广州现有纺织服装批发市场约在190家左右。
随便找一个,你都能买到几块钱的T恤,十几块钱的裤子,二十几块的鞋子。
里里外外配齐一套,也不到100块钱!
所以仅仅一个广州,就能供应全国的服装批发市场。
如果再叠加拼多多的渠道,就向14亿人提供廉价品质也不差的服装。
第三,居住。
说起居住,可能有人就要吐槽了,中国房价多贵啊!
其实吧,房价和居住成本,是两个概念。
在中国,虽然一些大城市房价很贵,但如果你不追求大城市,其他地方的房价其实是比较低的。
没房子住流浪街头的人,非常非常少。
据统计,中国2023年的住房自有率约为90%,而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的住房自有率约为40%(大部分人是租房)。
所以,说中国人人人有房住,一点也不夸张。
而且,中国的房子持有成本低。
房子买了之后,除了一点点物业费之外,其他几乎是零成本!
更关键的在于,中国水电气非常便宜。
按照国家电网公布的电费标准,目前中国民用电费每度电在0.57元左右(云贵和内蒙古要便宜一些)。
欧洲呢?
电费的价格都超过了2元每度,德国甚至达到了电高达2.43元。
难怪欧洲人都不开空调呢。
还有燃气。
得益于源源不断输入中国的廉价俄罗斯天然气,我国重点城市居民用气平均价格约为2.55元/立方米,是欧洲2021年平均气价的三分之一左右。
美国哪怕是页岩气生产国,天然气价也是中国的两倍之多。
至于用水,中国的水价是全球水价最低的国家之一。
美国水价是我国的五倍,欧洲的一些国家的水价是我国的十几倍。
我国的水价低于家庭收入的1%,世界平均水平是家庭收入的3%左右并还在不断上行中。
为啥中国缺水,水费还便宜?
这主要是中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利工程总体格局,给中国人带来了相对均衡的水资源利用。
水费自然就比那些看天吃水的国家便宜很多。
第四,出行交通。
中国是个大国,出行成本一直是占据国民生活支出的非常重要一方面。
对此,中国一边大搞基建,通过路网规模效应摊薄边际成本。
另一方面,出台了大规模的补贴制度,让所有人都可以廉价出行。
比如,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国家层面给了公交公司大量补贴,
比如车辆购置补贴、燃料补贴、运营补贴等等。
所以大部分城市公交票价都在1元以内,出行价格非常低廉。
就算一些人吐槽高铁贵,其实中国高铁价格在全世界相比也是比较便宜的,每人每千米在0.46-0.75元之间。
在法国、德国等国家,票价基本稳定在每人每千米两元左右。
这样虽然会造成高铁亏损,但有力保证了全国人民的廉价出行。
最后,再看看
所有人都关心的医疗。
在中国,很多人都吐槽看病难,看病贵,但其实这是不准确的。
大部分人眼中的完美医疗是这样的:
花几块钱,挂个最好的专家号,完全不用等待就见到医生,对方耐心细致的服务,不用检查,开几十块钱的药物,回家吃了就立马痊愈。
如果按这个标准来看,那的确是看病难,看病贵。
但事实上呢?
事实上,中国医疗是全世界主要国家里面最优质,最有效率,最廉价的。
中国老百姓享受的,其实是远远超越中国国力所允许的高水平医疗服务和保障。
我们看一组数据:
中国三甲医院的门诊次均费用只有253.2元,而二级医院只有166.4元。
也就是说,在中国最好的医院就诊,挂号费检查费药费治疗费手术费全部加起来,仅仅40美元,不足美国医生非预约挂号费的1/10!
中国救护车叫一次多少钱?
一两百元人民币。
美国救护车叫一次多少钱?
3000美元!
中国CT做一次200-300元,
美国CT做一次7000美元!
这一切的背后,是
国家层面刻意压低了医疗服务价格。
一方面是公立医院医生长时间高强度超负荷的劳动,另一方面是国家通过医药集采,刻意压低了药物价格。
这种模式下,医疗行业其实压力很大,盈利也受限。
但叠加不断普及的基本医保,却保证了让所有老百姓都看得起病,吃得起药。
衣食住行+医疗综合来看,中国的生活成本是非常低的。
知乎上曾经有一个大神,家里就两套老破小,自己住一套,一套收租金,每个月1000多元,都可以躺平不工作。
吃的超市里玉米1.7一斤,米面也就是1.5元左右一斤,一天10元左右就可以买忌惮和豆制品补充营养。
再买点蔬菜与油脂,就可以保证营养均衡。
其他方面,空调不开,电话流量选个20元套餐,水去公共厕所接,电费省着用一个月也就是几十元。
通行靠公交,一趟2元,来回4元,衣服上拼多多,夏季20,冬季衣服40-50。
这就是知乎大神靠着每个月1000多房租躺平的生活模式,生活成本低得难以想象,也就中国能实现了。
2
美式对账
在中国生活成本如此之低,但如果你去了美国,完全就不一样了。
咱们还记得今年年初,大批美国网友因为TikTok禁令即将生效而涌入小红书,和中国网友们展开的“对账”活动。
对账活动中,有一个话题是“一块美元在中国能吃什么?”
然后中国网友纷纷晒出了自己的1美元早餐。
有人是俩包子加一个豆浆,有的是一碗胡辣汤和两根油条,还有的是一碗重庆小面。
结果美国人崩溃了,1美元居然能吃这么好?
美国呢?一个单层汉堡都要5美元!
别扯那些“1美元炸鸡”的谎言了!
1美元炸鸡不是没有,但属于是吸引人的“限时限量折扣商品”(和中国超市的“1块钱6个鸡蛋”差不多)。
只有每天早上9点的时候上架,而且只有三四盒,根本不具备代表性。
事实上,美国食物相对还是比较贵的,要不然中国人司空见惯的“全款买菜”,就不会在美国变成奢侈行为了。
至于衣服,实事求是地讲,美国人穿衣在世界相比算便宜的(有无数第三世界国家在给美国人做衣服)。
在美国品牌折扣连锁店famous footwea,一件普通T恤差不多20美元。
职场人士更多去Ann Taylor和Jcrew这两个本土品牌店买,衬衫牛仔裤30美元左右,休闲外套60美元左右,鞋子80-100美元左右。
虽然便宜,但相比中国那些几块钱十几块钱的衣服,那也是贵多了。
其实,食物和衣服并不是主要的,美国人的生活成本大头是房子。
很多公知曾经吹嘘过,你们中国的房子70年产权,而美国的房子是永久产权!
当他们没说的是,
美国的房子虽是永久产权,但持有成本高昂。
美国房屋持有成本,主要体现在房产地税、HOA社区费、房屋保险等方面。
先看房产税。
和中国的房产税不同,美国的房子所有权包括下面的土地。
所以美国的房产税包括房产和地产两部分,美国人一般叫property tax。
美国地方财政的大头收入,全靠这个property tax。
在美国的县级政府,财政收入85%来自房地产相关税收;州级财政大约45%到50%来自房地产相关税收。
所以,别再扯中国被房地产业绑架财政了,美国的地方财政才是被房产税绑架了!
既然房产税是主要税源,那美国人可就苦了!
买个房子,不仅要承受高昂的房贷利率(2024年是6.84),就算你还完了房贷,房产税还要继续交!
相当于永久房贷!
美国平均房产税率1.1%,各州有所不同,比如新泽西州高达2.49%。
2.49%是啥概念呢?
一栋50万美元的房子,每年你光房产税都要12450美元!一个月要1000美元以上了!
可美国普通人一个月才挣几千美元啊!
更坑爹的
是,这个价格还是变动的!
简单来说,收费基数,会随着房屋价格变化而变化。
如果你周边房价涨了,对不起,你的房产税也要涨。
曾经加州一个华人业主就曾吐槽过:
她2015年购入的房产评估价从82万飙升至2023年的140万,房产税随之从每年9840美元涨至1.68万美元!
其次是HOA费。
这是指屋主协会(HOA)向业主收取的费用,你可以简单理解为物业费。
一般来说,根据社区的不同,HOA费可能在 100 到 700 美元,高端社区可达1000-2000美元。
不管你在不在这住,HOA费都必须交,这也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相比之下,中国的物业费显得物超所值。
一笔物业费涵盖小区绿化、公共区域维护、垃圾清运、安保等等,省去了大量
时间和
精力。
第三就是房屋保险。
咱们都记得去年年底的加州大火,很多房子被烧成灰烬,但因为很多人没有买房屋保险,所以得不到任何赔偿。
为啥他们不买保险呢?
因为房屋保险太贵了!
像加州这样高风险地区,保险费率达房产价值3%!
50万的房子,每年光保险都要15000美元!一个月又是1000多!
此外,房屋维护成本也很高。
屋顶每12年更换,成本3.5万美元,草坪养护每月200美元,驱虫服务季度性支出400美元。
若不按要求做,可能面临罚款甚至诉讼。
你就算平时家里想装个灯换个龙头通个管道,由于工会制度和供应链垄断,工时费都吓死你。
管道疏通服务费通常300美元起!
所以,综合算起来,哪怕你已经还完贷款了,每年自己的房子持有成本,也会超过房价的5%!
你要是不交这些钱会如何?
没关系,你会很快见识到什么叫资本主义铁拳。
2022年,一位生活在美国的华裔生物女博士李燕,被美国的九名警察连开18枪击毙。
为啥呢?
因为李燕在美国买了一套50万美元的小公寓,每年物业费就超过1万美刀,3年没交就拖欠了3.2万美刀。
物业公司也不客气,直接将她的公寓给拍卖了,然后警察上门清场。
这个华裔女博士持刀对抗,直接被警察击毙。
所以,交不起物业费房子会被拍卖,交不起房产税同样房子会被拍卖。
那么你被赶出去之后,就成了美国特色的“无家可归者”(homeless)。
这种“无家可归者”在美国非常惨,要找工作,简历上需要家庭地址,但你没房哪来的家庭住址?
没有家庭地址就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工作就没钱买房子,没钱买房子就只能继续当“无家可归者”。
你看,这不是死循环了么?
就算你不买房子,只租房子,一方面要承担房租(美国多户住宅的典型租金为1906美元,单间公寓差不多在800-1500美元之间),另一方面也是要交物管费的。
除了住之外,就是行。
美国公共交通非常垃圾,那么也就意味着要工作就必须买车。
所以目前美国有2.923亿辆注册车辆(美国人口3亿多),基本上相当于每个美国人一辆车。
但对于美国人而言,养车压力越来越大了!
首先是车贷。
2024年,美国新车平均利率为6.88%,二手车为9.33%!
和国内那种免息贷款相比,简直贵到了天上。
其次是汽油。
平均而言,美国人每天的驾驶里程为66公里,所以汽油开支就是个人支出的大头。
俄乌战争后,油价飙升,美国人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