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公众号,进电动车投资者交流群,请扫文末二维码。
销量
Q3销量152831台,去年同期105108台,同比增长45.4%,环比40.7%。
前三季度总销量341812台,去年同期244225台,同比增长40%。
经历了3-5月的销量低估后,凭借L6的爆款发挥,从6月份开始理想汽车销量开始恢复高速增长,虽然前三季度同比增速40%,远低于去年全年150%+的增速,但增速依旧可观,尤其是今年并没有去年暑期开始的大幅降价促销,销量含金量更高,增长更可持续。
Q4指引:
销量:16万-17万台,同比增长21.4%-29%。
收入:432亿-459亿,同比增长3.5%-10%。
基础设施
零售中心,超充站肯定是大幅低于年初官方给出的预期的,尤其是2000座超充站的目标肯定是完不成的。基础设施建设上,
整体偏保守。
收入
季度数据:
Q3收入428.74亿,去年同期346.79亿,同比增长23.6%;
其中车辆销售413.24亿,同比增长22.9%%;服务收入15.5亿,同比增长45.8%。
销量15.28万台,单车不含税均价27.04万。
前三季度:
前三季度收入1001.86亿,去年同期821.19亿,同比增长22%;其中车辆销售958.95亿,同比增长20%;服务收入42.91亿,同比增长94.8%。
从Q3和前三季度的收入增长来看,肯定不算特别好,毕竟去年全年收入增速高达173%。收入增速放缓一方面跟L6单价较低,销售占比较高有关,另一方面也跟去年大幅优惠拉销量和收入有关。
虽然去年12月突破了5万台的销量,但是靠透支未来销量为代价的,去年底真实销量水平可能也就4万台左右
。
但从今年三个季度来看,Q3这个业绩是不容易的,毕竟上半年遭遇了很大的销量危机,能在半年内调整好,并回归正常,其实已属不易。
毛利、毛利率
季度数据:
Q3整体毛利92.25亿,毛利率21.5%;汽车毛利86.52亿,毛利率20.9%;服务毛利5.72亿,毛利率36.9%。
前三季度:
整体毛利206.86亿,毛利率20.65%;汽车毛利190.26亿,毛利率19.84%;服务毛利16.59亿,毛利率38.66%。
主要看下核心的车辆毛利,Q3车辆毛利率20.9%,跟去年同期大致持平,相对Q2提升了2.2个百分点。
相对于收入的增长疲软,毛利率依旧是本季度最大的亮点,经历上上半年的低谷,随着销量的逐步恢复,规模效应重新显现,毛利率恢复正常水平,跟去年高点基本持平,相信随着Q4的销量进一步提升,毛利率依旧还有提升空间。
费用、费用率
季度数据:
总费用57.92亿,费用率13.5%,同比增长9.2%;研发费用25.87亿,费用率6%,同比降低8.2%;销售、市场、行政费用33.6亿,费用率7.8%,同比增长32%。
前三季度:
总费用173.7亿,费用率17.3%,略高于去年全年的16.2%;研发费用86.63亿,费用率8.6%,跟去年全年的8.5%基本持平;销售市场行政费用91.52亿,费用率9.1%,高于去年全年的7.9%。
Q3总费用率创历史新低,研发费用率也是历史新低,营销费用率大概率也是历史新低(Q3营销费用大幅提升主要是销量达到百万,李想的股份激励有可能解锁,提前确认了李想的股权激励费用)。
费用率本季度表现十分优势,费用率低代表花了最少的钱,创造了更大的收入,是效率高的表现。
研发费用比之前4个季度都低,可能跟端对端对人员的需求减少有关,也跟纯电产品早已开发完成,新品开发投入 减少有关。
利润、利润率
季度数据:
依旧主要看代表核心业务的经营利润,Q3营业利润34.33亿,同比增长47%,
利润率8%。营业利润和营业利润率均创历史新高,甚至高于去年Q4。
前三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