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强国梦”,再点击“关注”,可以免费收看每天推送的
爱国正能量
文章,想找小编聊可以加小编微信2426184596
来源:每日点兵、啮花熊 虹摄库尔斯克 航天home
中国是当今这个世界上
发展最快
的一个国家,在上个世纪,由于列强的侵略,我国遭受有史以来最大的打击,最终靠着全中国上下的团结一致,最终胜利了。
胜利以后的中国,意识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在短时间内要快速成长起来,变得强大!
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军事、国际影响力都有了大幅度提升,经济发展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军事仅次于美国,国际影响力在世界上呼吁越来越高。
可见中国在短时间做到了,中国终于成为了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军事强国,国力力量有了很大的完善!
其中,要说发展最为迅猛的要数我国的
直升机领域
了。在中国群星璀璨的直升机大家族中,其中最受军迷关注的当然非霹雳火——直10莫属了!
毕竟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但如果你以为直10只是个空有颜值的“小鲜肉”,那你就
大错特错
了!
虽然“霹雳火”看身材只是一个中量级选手,但它却能和米-28这样的“大块头”过一过招。
它在空中做出的某些机动动作即使是现役世界最强的阿帕奇直升机都
望尘莫及
。
不过,限于国产涡轴-9发动机的功率不足,以及防务性和火力还相对较弱,只待与阿帕奇T-700发动机同等水平的
涡轴-16
服役,这个问题才好解决。
不过,大家稍安勿躁,我国的“霹雳火”虽然在对地攻击能力不如阿帕奇和米-28,但在
空战
能力方面却毫不逊色甚至犹有过之!
这得益于“霹雳火”优异的隐身能力、先进的航电以及与之配合的“天燕-90”空空导弹。
据公开资料显示,“天燕-90”导弹是世界上第一款
专门
为攻击敌方武装直升机而研制的。
武装直升机的机腹装有厚厚的装甲板,抗打击能力很强,机腹中弹的武装直升机仍从容脱离战场的例子屡见不鲜。
“天燕-90”导弹通过特殊设计,将目标瞄准了武装直升机的命门——
旋翼
,那是为直升机提供升力且无法安装防护的部位,
因而即便是装备厚装甲板的武装攻击直升机,一旦“天燕90”导弹击中,下场只有坠毁。
而且,该型导弹的重量只有
20公斤
,一驾直10最多可挂载
8枚
,可谓丧心病狂同行杀手啊!
“天燕90”可以有效应对以阿帕奇、米-28、卡-50等为代表的当代先进武装直升机,还可以对付低空飞行的A-10、苏-25等攻击机。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我国的直10虽然不是武装直升机中
最会打坦克
的,但直升机中最会打飞机的名号确实是实至名归的。
在去年八月的“航空飞镖-2018”军事竞赛中,我军直10与俄军的卡-52、米-28等现役经典武装直升机在空中展开了激烈角逐,
我国的直10在为期10天的比赛中,打出了超过1500枚火箭和6000多发航炮,力克对手
斩获第一
。
如果20年前有人说中国国产武装直升机能打败俄罗斯,一定会被全世界军迷笑掉大牙,
但今天再听到这类的消息,大家好像都很淡定,看来中国军事科技的进步和中国乒乓球称霸一样,已经被大家所
习以为常
了!
在未来,解放军计划为陆军装备3000架现代化的直升机,其中超过500架是直10武装直升机,而且我国所有的陆航团都将装备直10武装直升机。
随着“霹雳火”在中国军中的大红大紫,外贸出口看起来似乎已经顺理成章,所以我国决定将其放入国际军火市场接受世界的检验。
但是,对外出口成绩并不理想
。
在外贸所遭遇的挫折中,当属我国直-10在巴基斯坦陆军武装直升机项目中败于土耳其
T-129
令人最感扼腕叹息。
当初为了争夺此项订单,我国甚至还将3架现役的直-10武装直升机移交巴基斯坦方面进行试用。
不过遗憾的是,由于
发动机高原性能不足
外加地缘政治等因素,使得直-10武装直升机最终黯然出局,让我国航空工业集团与巴铁的这份大单失之交臂。
▲在巴陆军武装直升机招标中击败直-10的土耳其T-129“猫鼬”
不过稍微令人欣慰的是,虽然我们最终并未如愿以偿拿下这份订单,但此前移交巴基斯坦陆军的3架直-10武装直升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特别是
高原恶劣环境
下所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还是为该型号的设计团队提供了许多可供改进的意见与方向。
而这些经验,最终都恰到好处的运用在了当时已经处于设计阶段的直-10ME外贸直升机方案上。从这点看,在那次竞标中我们也并非是一无所获。
直-10ME这个型号名中,英文字母“M”代表
改进
、而“E”则代表
出口
。虽然早在2016年举办的珠海航空航天博览会上,直-10ME的相关模型就被中航工业所展出。
不过直到2年后的2018年,该型号的首架原型机才完成了首飞科目并正式对外曝光。
从相关照片上不难看出,这架采用沙漠三色涂装的直-10ME武装直升机相比其原型出现了不少有趣的变化。
从外形上看,最显眼的是发动机进气部分完全改变了,取消了原先的圆弧状保型进气道,换成了圆筒漏斗状的进气道,并带有沙尘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