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绩主义是我们一生的潮湿”“如何区分优绩主义与努力上进”……你是否也曾听到年轻人们谈论这些话题?截至本文诞生时,“#优绩主义”已经在小红书获得了近2000万浏览量、10万讨论,在知乎获得了138万浏览量、2000+讨论。优绩主义究竟是什么?它有什么潜在问题?我们又如何看待它?
优绩主义一词出自哈佛大学Michael J. Sandel的著作
(图源网络,侵删)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优绩主义的定义。
优绩主义(meritocracy)是这样一套观念:社会与经济的奖赏应当依据才能、努力和成就这些“优绩”(merit)来决定[1],有能力的、努力的人值得更高的地位和收入。包括中国、美国在内的大多数现代社会都认同优绩制,认可“能者多得”的原则[1]。
优绩主义描绘了一幅理想的画面:人们不受出身背景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机会平等的条件下公平竞争,每个人——无论起点高低——都可以通过才能与努力取得成功、向上流动,核心思想是“我们不应基于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而得到奖励或受到阻碍”[2]。
这听起来多么令人振奋!
然而,在《精英的傲慢》一书中,哲学家Michael Sandel指出:“优绩至上理想的阴暗面根植于其最诱人的承诺,即掌控自己的命运并实现自我的承诺。自我掌控与自我实现的承诺伴随着令人难以承受的负担。”[2]
如果个人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果财富与地位仅仅来源于才能和努力,那么胜利者很容易拥有强烈的【配得感】,“沉醉在自己的成功中,而不记得有助于他们成功的时机和好运”[2],并相信他人的失败是咎由自取。这就造成了“精英的傲慢”。
实际上,我们很难完全排除“无法控制的因素”对个人的影响。例如,学生常常被随机分配到不同班级,而不同班级教师的水平可能不完全一致——也许1班的数学老师比其他班级的水平更高、2班的语文老师水平更高,一段时间后,1班的数学成绩更好、2班的语文成绩更好,这时我们很难完全否认环境的影响、把学生成绩的差异全部归因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
进一步思考,我们会发现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假如1班的一个学生在老师的影响下,对数学充满热情、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却没有这样认真地学习其他科目,最后导致偏科,那么这个学生的成绩看似是由自己的努力导致的,但其实ta的努力受到了环境因素的影响,此时ta应该对自己的处境承担多大责任呢?
这提醒我们,优绩主义思想深处隐含了一种矛盾:它希望一个人的收获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试图排除环境、机遇等不可控因素对个人的限制,却没有考虑“才能”和“努力”本身就可以被“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3]。
2024年,经济学顶刊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发表了经济学家Peter Andre的论文《Shallow Meritocracy》(《浅层的优绩主义》)[3],探究了上述问题——人们如何对待【不可控的外界因素对个人努力的影响】?如果不公平的环境打压了一个人工作的积极性,那么ta应该为此得到补偿吗?
Andre通过在线平台招募了653名美国被试*(以下简称为“裁判”),告知他们:现在有2名工人在做一种简单重复的计件工作,他们可以自行决定自己要做几件,每做一件就将得到固定的一份工资,多劳多得。工人A的工资是0.5美元/件,工人B的工资是0.1美元/件,二人的工资是被随机分配的,也就是说,工资的差异是工人不可控的运气导致的。
*注:Andre还进行了一些后续实验以排除无关变量、探究认知机制和结果的可推广性,共招募数千名被试,样本的人口学变量反映了美国人口总体特征。
2名工人一共完成了50件工作,他们各自的工作量和收入如下(下表的7种情况按照随机顺序出现*)。比如,情境(1)中,工人A做了50件工作,收入是0.5 * 50 = 25 美元,工人B的工作量和收入是0;情境(2)中,工人A的收入是0.5 * 45 = 22.5 美元,工人B的收入是0.1 * 5 = 0.5 美元,此时我们可以观察到某种不公平——A的工作量占两人总工作量的90%,收入却高达两人总收入的98%。
*注:每个裁判总共评判了8种情境,其中,上表中的7种是由研究者假设的,而第8种是由真实的两个工人做出来的——研究者真的招募了一批工人来干活儿,并给他们随机分配0.5或0.1美元的计件工资。绝大多数裁判以为8种情境都是真的。数据分析仅采用7种假设情境。
裁判的任务是:在每一种情境中,决定如何重新分配2个工人的收入——当然,也可以选择维持原状。
这里,研究者操纵了一个关键的自变量:一半裁判被分配到控制条件,他们得到的信息是:工人在结束全部工作后才知道自己的计件工资是0.5还是0.1;另一半裁判被分配到实验条件,得到的信息是:工人在工作开始前就知道自己的计件工资。
二者的差异是:实验条件工人的努力程度会受到不可控的环境因素,即计件工资的影响——知道自己每件能赚0.5美元的工人A将有更高的积极性,而不幸被分配到每件0.1美元的工人B积极性将会受挫*;控制条件工人的工作量反映了他们本人在基线(没有受到激励或挫折)条件下的努力程度。
*注:裁判们能想到这一点。在补充实验中,裁判估计实验条件的工人A愿意做的工作量是B的3.46倍,即,他们知道环境会有力地影响工人的努力意愿,并没有犯“基本归因错误”。
结果,裁判们是这样重新分配二人工资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裁判们总体上倾向于把A的工资分一些给B,使二人的收入与工作量大致成正比。例如,如果B做了10%的工作,那么经过重新分配后,ta的收入也大约是二人总收入的10%,而不再是分配前的2%(虚线所示)。
更重要的是,统计分析表明,控制条件(图中红色)与实验条件(图中黄色)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也就是,假如B做了10%的工作,那么实验条件的裁判并不会考虑“B不幸被分配了很低的工资,这损害了ta的工作积极性,假如B的运气像A一样好,那么ta原本可能做得比10%更多,所以我要额外补给ta一些钱——比10%更多的钱。”
上面这个思路涉及了反事实思维(counterfactual thinking),也就是设想【原本可能发生但实际未发生】的事件,它可以用“如果….那么…”的形式来表达[4][5]:如果B的运气好一些,那么ta可能会更加努力。这就像是想象一个“平行时空”发生的事情。
Andre发现,反事实的不确定性是一部分裁判不愿意额外补偿B的原因:在后续实验中,314个裁判被明确告知“B在工资和A一样高的时候,会完成像A一样多的工作(即,总工作的50%)”,这个信息消除了反事实的不确定性,结果有一部分裁判就愿意给B更多的补偿了。
比如,下图的情境是B在收入不平等的条件下完成了30%的工作,并且裁判得知B在“平行时空”会完成50%的工作。此时,裁判们在30%的试次中会给B分配50%的工资,35%的试次中仍然只给B分配30%的工资,还有约15%的试次不进行再分配,而是维持现状(B获得总收入的10%左右,A获得总收入的90%左右)。
Andre指出,以上几种分配方式反映了裁判们对“公平”的不同理解:
一些人的原则是“实际选择的优绩主义”(actual choice meritocracy):他们根据个体实际做出的选择和努力来分配收入,而不考虑选择是否受到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也不考虑个体在反事实条件下会作何选择。在实验后的开放性问题中,他们这样解释自己的决策:“虽然我知道B在工资更高时会完成50%的工作,但ta毕竟没有真的这样做,所以不该把真正做了工作的A的收入分给B。”
另一些人的原则是“可比选择的优绩主义”(comparable choice meritocracy):他们倾向于根据人们在“可比较的”条件下的选择来分配收入,比如,根据两个工人在反事实条件的工作量来分配收入。他们认为:“B完成的工作少,但那只是因为B被随机分配了较低的工资,这不是ta自己能够控制的。A的高收入和努力也是运气导致的。所以我决定平均分配。”然而,他们只在有确定的信息表明“B在反事实条件下会像A一样努力”的时候——这种确定的信息在真实生活中很少见——才会平均分配收入,而在反事实不确定的条件下,他们的表现就像“实际选择的优绩主义者”一样。
Andre根据一系列实验数据建立了模型,推算出:(基于美国样本的)人群总体中约有40%的“实际选择优绩主义者”,28%的“可比选择优绩主义者”,16%的“自由至上主义者”(libertarian,对应的是实验中从不重新分配、始终接受不平等现状的一些裁判),15%的“平等主义者”(egalitarian,对应的是始终把工资平分给A和B的裁判)。
Andre后续还设计了几个更贴近现实的情境——例如,有一个人(A)成长在精英家庭、接受了优质教育、一直被教导“天道酬勤”,另一个人(B)成长在贫困家庭、未接受良好教育、一直被灌输“努力无用论”,结果A比B工作勤奋,收入也更高——然后让1222名裁判决定是否把A的收入分一些给B。实验结论与“计件工资”情境类似。这个例子中,虽然只有27%的裁判认为AB两人【生长在不同环境】这件事是公平的,但是高达82%的裁判认为两人最终收入的差异是公平的。
研究者总结:由于(1)“实际选择优绩主义”的信念,或(2)反事实的不确定性,大多数人倾向于让工作者的收入正比于努力程度,而不考虑环境和运气对努力程度的影响。正如上文所说,优绩主义表面上希望“人们不该为不可控的环境承担责任”,最终的决策却是“人们为环境影响下的选择付出代价”,这体现了优绩主义逻辑的一种深层矛盾。
现在,你如何理解这篇论文的标题《Shallow Meritocracy》呢?
Andre认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待“浅层的优绩主义”:
一方面,它是自相矛盾的,并且会对处境不利的人造成双重伤害——这些人不仅要承受糟糕的环境或运气带来的阻力,而且假如他们在环境或运气的影响下失去了奋斗的动力,或者没有发展出良好的能力*,那么他们还会被指责为懒惰或无能。
*注:才能(智力、知识、技能等)像努力一样,也会受到诸多先天后天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浅层的优绩主义”可能是人们向现实做出的必要妥协。毕竟在现实中,我们能知道一个人的行为,却很难明白有什么力量推动或阻碍着这个行为;我们能了解一个人的现状,却很难看见这个人来时的路。在这个可获取的信息十分有限的世界上,认为人们应当为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承担责任*,也不失为一条简单实用的规则。
*注:这涉及到一些古老而困难的哲学问题——我们的选择和行动究竟是出于自由意志,还是被决定的?又或许,自由与决定论是相容的?如果我们的行为某种程度是被决定的,那么我们该不该为其承担道德责任?这些内容超出了本文能够讨论的范围,不再详述。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自己与他人,尤其是处境不利的人?一些学者的话也许能给我们提供启示:
Sandel提出,我们决不能“把物质上的成功解释为道德应得性的标志”,影响成败的偶然因素(天赋、机遇、环境的助推…)并不是任何人理所应当“配得”的,我们需要保持谦卑,与其他社会成员团结在一起,为公共利益做出贡献[2]。
心理学家、社会改革者John W Gardner也指出,“成就不应与人的价值混为一谈”,对一个人的尊重,不应以ta的成功为前提[6]。
而社会学家Pierre Bourdieu在《世界的苦难》一书中引用了斯宾诺莎的格言,以一种简洁而深刻的方式回应了这个问题[7]:
“勿惋惜,勿嘲笑,勿憎恶,唯求理解。”
努力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当我们站在山顶上,可以感慨一句“轻舟已过万重山”时,请不要轻视正在攀登的人,为了到达山顶,他们的付出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