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中尺度涡的涡流占据了无冰的南大洋的22%。科学家利用漂浮浮标和卫星的数据,报告了这些涡流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
中尺度涡(mesoscale eddies),即持续数月的旋转水涡,显著影响着南大洋在全球气候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Keppler 等人 [2024] 将 300 多万个此类涡流的卫星观测结果与自主浮标的生物地球化学测量结果相结合,以量化其影响。他们的分析揭示了涡流动力学如何形成不同的模式:反气旋涡旋将表层海水向下推,降低局部溶解无机碳和营养物质的浓度,而气旋涡旋将深层海水向上拉,丰富表层海水。这些影响延伸到1500米,并表现出重要的季节和区域变化。虽然涡流对南大洋碳吸收的净影响不大(约占总量的5%),但在特定季节和区域,其影响可能很大。这项研究为改进气候模型和了解海洋生态系统动态提供了重要见解。
南纬 35° 以南整个无冰南大洋的二维垂直复合结构:(a) 温度异常、(b) 溶解无机碳 (c) 硝酸盐和 (e) 溶解氧。黑色等高线以 0.5 kg m
-3
为间隔标记潜在密度(参考表面减去 1,000 kg m
-3
);白色等高线以 0.1 kg m
-3
为间隔标记潜在密度。阴影线表示平均值的标准误差大于异常绝对值的位置。
图片来源:Keppler 等[2024],图 4(有修改)
以上评论英文原文发表于AGU Eos Editors' Highlights,中文翻译仅供参考。
点评编辑:Susan Trumbore, outgoing Editor-in-Chief,
AGU Advances
原文链接:
https://eos.org/editor-highlights/how-southern-ocean-currents-modulate-global-biogeochemical-cycles
Text © 2024. The Authors. CC BY-NC-ND 3.0
扫码免费阅读原文
https://doi.org/10.1029/2024AV001355
AGU Advances
是AGU全力打造的金色开放获取(Gold Open Access)期刊,面向地球和空间科学的所有领域,发表全篇幅、高影响力的研究论文、评论和社论,旨在使整个地球和空间科学领域的重要科学进展更容易为更广大的公众获取,更加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