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2003年创刊,每周六出版发行,口号是“阅读需要主张”。书评周刊气质是严肃而有趣,主要评价国内外出版的大众类优秀图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凤凰网读书  ·  杜甫,无效社交的一生 ·  昨天  
凤凰网读书  ·  儿科病房里,藏着中年人的难堪时刻 ·  3 天前  
慈怀读书会  ·  这样“断舍离”,你会活得更高级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书评周刊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会继续制造意外吗?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10-04 08:37

正文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已经于这两天陆续公布,而按照诺贝尔奖官网上的日程,北京时间明天傍晚7点,今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将颁布。


书评君还记得去年的那一天,在众多猜测声中,鲍勃·迪伦的获奖再一次让全世界的读者领略到了“意料之外”的文学判断。今年的得主会是谁?还会继续制造“意外”吗?不知道。


其实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上,不单单是很多作家的获奖存在争议——几十年过去后,这里面的大部分人已经被读者遗忘,例如卡尔杜齐,彭托皮丹等等;至于那些没有被遗忘的、为读者永远铭记的作家们,他们获奖的作品有时候也并非被时间认可的作品。(诺贝尔文学奖虽然是颁发给某一位作家,表彰其长期以来的创作,类似一种终身成就。但大多数时候,还是会有一部相应的“获奖作品”。)


虽然其中有一些情况实属无奈,例如尤金·奥尼尔在晚年才创作出《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帕慕克在获奖后两年才完成经典的文字建筑《纯真博物馆》。但是,从一代又一代诺奖评委的作品选择中,我们依然能看出这个奖项的审美倾向。接下来的这份书单中,你对这些获奖的作家不会意外,不过获奖的作品,可能会有些出乎意料。



撰文  |  宫子



- 1920年 -

 克努特·汉姆生  《大地的成长》


克努特·汉姆生,挪威作家,192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主要作品有《大地的成长》、《神秘的人》、《饥饿》和《在蔓草丛生中的小径》等。


克努特·汉姆生应该是唯一一位敬仰希特勒并视之为救世主的诺奖获得者。搞得挪威民众也不得不一分为二地对待这个现代文学大师,他一面是拥有伟大精神的艺术家,另一面则是“精神障碍”的可怜人。作为艺术家,汉姆生写下了很多作品,不过他的诗歌和戏剧在人才辈出的北欧被渐渐筛除,只有小说留了下来,并绽放光彩。这并不是一句恭维话。在19世纪末,现代主义激流勇进的时候,克努特·汉姆生的小说《饥饿》一举成名,这部小说用抒情的方式描述了现代艺术才有的潜意识领域和模糊思维,影响了一大批艺术家。卡夫卡,布莱希特,亨利·米勒等人都曾表示从汉姆生的作品里受益良多。


然而,诺奖委员会明显更偏爱另一部作品,《大地的成长》,虽然这部作品也算是一本不错的小说,但风格明显更偏向写实,它讲述了一对夫妻从年轻时代开始拓荒、建立家园的故事。小说人物的线条非常冷硬,能看出人在“荒原大地”之上坚实的意志力,同时也意味着定居者僵硬的思维模式。总之,这部小说肯定更多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心理,正如诺贝尔授奖词所言,“它所表现的生活,说明人类无论在哪里都在生活与建设,这构成了各种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我们瑞典人,对本书描绘的地区和环境并不陌生。我们重温了北方的气氛,以及边境两边的许多相似之处”。


《大地的成长》

者:  [挪威] 汉姆生 

译者: 吴学颍

版本: 新星出版社 2012年12月



- 1929年 -

托马斯·曼  《布登勃洛克一家》


保罗·托马斯·曼


提起托马斯·曼,人们都不会感到陌生。他的《死于威尼斯》早已经成为一颗璀璨的艺术钻石,切面众多,光芒漫射,篇幅虽短,但人物的意识、命运,故事的解构都浓缩到了极致,仿佛苦涩的咖啡,在文字的溶解过程中渐渐弥漫、扩散其独有的悲剧美感。那种略显病态和苍白的美感已经成为托马斯·曼人物的独特格调,正如他在另一部长篇《魔山》中的疗养院所塑造的那样。人物的身体似乎总是无法支撑脆弱的理念。


但1929年,诺奖委员会表示,将把文学奖授予德国作家托马斯·曼,以表彰他创作出的长篇巨著——《布登勃洛克一家》。这本长篇小说可能是最不像托马斯·曼的一部小说,整个家族的兴衰史呈现出浓烈的现实气息。后来,当托马斯·曼本人回想这件事也觉得非常奇怪,他一直感觉委员会颁错奖了,“一本《布登勃洛克一家》绝不会给我带来促使和推动文学院为我颁奖的声望”,只是因为评委们太保守了,不敢把奖项颁给《死于威尼斯》,所以才选择了另一本。要知道,托马斯·曼本人在《死于威尼斯》上花费的心血更多,小说也产生了创作者意料之外的艺术效果,而《布登勃洛克一家》虽然篇幅浩繁,但托马斯·曼从构思到写完却只用了三年。


《布登勃洛克一家》

作者:  [德] 托马斯·曼 
译者:  傅惟慈

版本: 译林出版社 2013年11月



- 1947年 -

安德烈·纪德 《田园交响曲》


安德烈·保罗·吉约姆·纪德,法国作家,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阅读纪德的小说需要非常细腻的观察力。他的小说内部荆棘丛生,对喜欢的人而言,那是一片有着无限探索可能的秘密森林,对不喜欢的人而言,纪德小说则如同戈壁滩般荒芜艰涩。他写过一系列攻击教会的小说(因此有一段时间纪德的小说被天主教会列为禁书),包括《窄门》《梵蒂冈地窖》等等,相信这两部作品的知名度也相对更高;在小说文体上,纪德写出了《伪币制造者》,这部嵌套形式的小说像是和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决裂,精巧的元故事一环扣着一环,将多重视角的叙述串联到一起。而《人间食粮》的阅读体验相对来说虽然轻松,其中却蕴含着纪德思想的核心,他主张人释放自己的自然天性,寻觅精神体验,正如《窄门》等小说中人类情感向教会枷锁发起的冲击一样。


这些都是纪德最为杰出的作品。不过,诺奖委员会再一次相中了相对暗淡的《田园交响曲》,在“道德三部曲”中,这本书大概是最容易被读者忽视的。但是考虑到纪德当年的“叛逆性”以及天主教会的影响力,诺奖文学院能把奖项颁给年迈的纪德已经是一次充满勇气的突破,所以,选择相对温和的一本也算是情理之中。


《田园交响曲》

作者:  [法] 安德烈·纪德 
译者: 李玉民

版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年3月



- 1976年 -

索尔·贝娄  《赫索格》


索尔·贝洛,美国作家,也是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奖获得者。索尔·贝洛的代表作为《洪堡的礼物》。


尽管小说的故事时而呈现荒诞色彩,但索尔·贝娄一直是现实主义的拥护者,即使在实验小说和现代主义盛行的年代,他的叙事方式依然中规中矩,用贴切现实的模式对当代社会进行观察。其中,异化和逃离一直是他小说中的主体线索,索尔·贝娄通过这条线索创造了一大批支离破碎的知识分子,他们无法融入现实社会,也无法寻觅到理想的归宿,所谓的逃离便具有了一层漫无目的的荒诞性,仿佛那个永远也等不到的戈多的反面,逃离也永远逃到人物内心所向的地方。例如《雨王亨德森》中那些荒诞诡异的非洲段落描写,以及《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呈现出对自我的无能为力。


《雨王亨德森》,《奥吉·马奇历险记》,《洪堡的礼物》,《赛姆勒先生的行星》……这些都是索尔·贝娄耳熟能详的作品,从小说的题目就能看出一种此在和彼在的疏离感。至于1976年让他获得诺奖的《赫索格》,只能说在当时的书店和评论界非常火热,小说本身质量也不错,延续了索尔·贝娄一贯的创作特色。只是几十年过去后,人们再提起小说家索尔·贝娄,印象最深刻的应该还是上述几本,《赫索格》的影响力已经慢慢消退。


《赫索格》

作者:  [美] 索尔·贝娄 
译者:  宋兆霖

版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年5月
 


- 1988年 -

纳吉布·马哈福兹《我们街区的孩子们》

(又译《街魂》)


纳吉布·马哈福兹,埃及小说家,1988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拉伯语作家。


从广义来讲,马哈福兹的所有作品都是“天方夜谭”的续集。作为阿拉伯世界的诺奖第一人,马哈福兹的早期作品便大量取材于埃及传说及古文学,从中汲取素材,到了之后风格独创的阶段,他的小说也有着鲜明的寓言色彩,利用小说来表述作者本人的政治观点。他金字塔式的代表作是描写埃及商人一家的三部曲:《宫间街》,《思宫街》,《甘露街》。这三部小说几乎以百科全书的方式描绘了埃及近代历史的全景,也为他赢得了一片毫无质疑的赞誉。


但是诺奖文学院显然对热火朝天的好评佳作并不上眼,它们更喜欢有质疑和批判的作品。于是,1988年马哈福兹的获奖作品就变成了《我们街区的孩子们》。这本小说从街区开拓者及其子孙救世的角度表现了西方现代文明对伊斯兰文化的冲击,几代人拯救世界的工具包括公理、暴力、经济、信条以及最后的炸药。因此它导致了伊斯兰教的不满。这本小说被定义为违背教义的禁书,作者本身也遭遇攻击威胁。以至于在马哈福兹在临终前不得不忏悔,请求穆斯林教会原谅他的过错,解禁小说(不过迄今为止,该小说的阿拉伯语全文仍然禁止印刷)。其实,和艺术巅峰的三部曲相比,这本小说除了表现人类狭隘一面的“禁书”噱头外,审美价值层面实在无法呈现马哈福兹的文学魅力。


《我们街区的孩子们》

作者:  [埃及] 纳吉布·马哈福兹 
译者: 李琛

版本: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9年4月



- 2008年 -

让-马居·勒克莱齐奥《战争》


勒克莱齐奥,著名法语作家,20世纪后半期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


勒克莱齐奥应该是中国读者非常熟悉的作家,他的小说几乎都能找到中译本,而他本人也很热心参与国内举行的文学交流活动。他的写作能看出截然不同的阶段感,在创作早期,勒克莱齐奥显得非常激进,有一股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势,在《诉讼笔录》里构建精神病患的心理活动,用疯癫行为与文明世界对抗,一举成名;但之后的作品能看出作者的性格温和了许多,勒克莱齐奥开始关注于自我的精神探索,回归原始生活(他近期的写作更加怀旧,开始撰写关于电影及巴黎的回忆)。2008年的诺奖颁奖词如此概括他的创作,“在其作品里对游离于西方主流文明之外和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性进行了探索”。


因此,《沙漠》,《流浪的星星》,《迭戈和弗里达》,《饥饿间奏曲》,这些作品应该能更好地呈现勒克莱齐奥的创作风格,这些作品都是勒克莱齐奥上升阶段的佳作,在读者中提起勒克莱齐奥,人们首先会想到的也会是这么几本书。《战争》虽然和《沙漠》有一些类似,讲述边缘人逐步质疑世界中心、寻找答案的历程,但《沙漠》更加内化,女主人公拉拉所抵达的是自我的精神世界,而《战争》则更加外倾,小说抹除了时间与地点的界限,着力表现现代世界的噪音侵犯,各种形式的词语、声音、事件、欲望仿佛一触即发的战争。


换句话说,大部分时候,选择一本更能表现外部社会侵蚀人类个体的作品,是诺贝尔文学院的一贯标准,这也不难解释为何一大批后现代小说作家与科幻、悬疑大师被长期排除在外。


《战争》
作者: (法)勒·克莱齐奥 
译者: 李焰明 / 袁筱一 

版本: 译林出版社 2008年11月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宫子;编辑:小盐。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 ↓ ↓


扫一扫上方海报二维码,选出自己的“诺奖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