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过详细阐述新年前十天的市场波动,强调了市场虽然极具挑战性,但同时也为交易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他分享了个人在交易中的关键思考,包括减法思维、耐心、平静以及风险控制等。作者强调,成功的交易者需要克服情绪化,基于市场供需关系、量价关系和波段思维进行交易,并建议投资者通过适应市场变化、遵循交易原则、调整仓位配置,以及建立长期主义思维,来应对市场的波动。
作者提倡在交易中运用减法思维,专注于自己关注的方向、个股和方法,避免分散注意力和操作,以提高交易效率。
作者强调耐心的重要性,认为等待合适的买入和卖出时机是成功的关键,并建议投资者保持耐心,避免被市场的波动所影响。
作者建议投资者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用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分析市场,做出合理的交易决策。
作者认为风险控制是交易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强调了仓位管理的重要性,建议投资者通过控制仓位和选择合适的买入点来降低风险。
作者认为成功的交易者需要适应市场的变化,既要跟随市场的变化,又要坚持自己的交易体系,并在市场中寻找平衡,做到有原则的适应和跟随。
开年这10天,市场跌宕起伏,板块极度分化,很难做。
但换个思维,这种高难度的市场,同时也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就像是霍华德马克斯讲的:“好光景只会带来坏经验。最有价值的经验,是在困难中学习到的。”
我把这10天以来,写的和交易有关的内容,以及一些碎片化思考,整理下来,(小号整理的是到9日的,今天的文章补充了10日的)。
如果你真想学习,真想进步,可以结合我下面的整理,对今年这几个交易日的走势和板块涨跌,进行一下复盘。我相信,只要你不是顽固不化,只要能具备开放的心态,下面这些内容,100%对你会有帮助。并且,值得你收藏反复阅读!
【2025年1月1日】
今年争取在下面三条上,更加精进:
一、继续减,直到减无可减。
“减”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方向上的减。只做符合时代大趋势的方向,也就是0-1或1-10的方向,方向关注的越少,越容易聚焦。
二是个股上的减,只关注上述方向的核心股,争取每个方向关注不要超过5只个股,甚至每个方向只能选出1-2个龙头,就足够了。不要阿毛阿狗一涨,都吸引眼球。大多数时候,关注的越少,注意力越集中,越容易把握波段信号。
三是方法上的减。能赚钱的方法有很多,用好一个就足够了。一定要深入理解,所有的走势,都可以拆分为波段观察和操作。无多无空,无牛无熊,无强势和弱势,眼里只有波段。用好波段,足够了。
“减”,本身就是一种专注。专注于自己的方向,专注于自己的个股,专注于自己的信号,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保持绝对的独立思考,专注于自己的范围、策略和判断,不受市场噪音影响。
其实,很多人都没有明白的一个道理是,“既要还要”反而是问题的根源,是危机的根源。这相当于对自己设定了两个中心,相当于用两块手表看时间,其实就相当于没有中心。既要还要,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分不清主次。
少则得,多则惑,并非是越多越好,所以,一定要让自己继续减,减掉所有复杂和多余的东西和动作,直到减无可减。
二、要耐心再耐心。
耐心仍需继续修炼。耐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等买的耐心,二是等卖的耐心。即,没有好的买点,要耐心持币等待;没有好的卖点,要耐心持股等待。
其实,仔细想想,很多股,终究都会给你心仪的买点,只不过,你总是“怕错过”,所以,很多时候(或者说大部分时候),你没有等到最佳的买点,买入之后往往会有更合适的介入时机,那个时候,你反而没钱买了。
所以,最需要修炼的,就是耐心,就是抗拒诱惑的能力。一旦你极具耐心,市场很难打倒你。
三、要平静再平静。
保持内心的绝对平静,保持定力,无论行情怎么变化,无论是涨还是跌,都不要让情绪控制了大脑。交易中,唯一要关注的,就是信号,买点买卖点卖,一旦情绪波动,就说明已经失去了理智的判断,要让自己停下来。
今年,让自己做好以上三条就行了,没有具体的目标。我还是那句话,我是一个过程论者,结果我们是控制不了的,但是过程,我们可以控制,只要是过程中做了自己应该做的,结果一般来说都不差。
有人能在交易中做到100%正确吗?当然没有。
任何人都会看错行情,利弗莫尔、欧奈尔、彼得林奇、巴菲特,都有看错大亏的时候。
看错了怎么办?关键是你能不能做到这些:
承认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交易者,而非神佛,那么,我的交易规则(系统)就必然存在瑕疵、我的主观情绪和不合理的交易习惯会时时在交易过程中出现而影响到规则的执行力度。
由于市场一直在波动,加上一个大概率正收益的交易规则本身所具有的瑕疵,会造成一些失败的操作而引起账面上的一些亏损。
面对这样的亏损,我们该如何看待及如何处理?
一般而言,应该坦然接受,同时,去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统,想尽可能地避免失败、至少尽可能地减少失败。
方法的完善,本身没有错误。错误的是'追求完美'这种有意识或潜意识的思想。一旦一个人被追求完美所控制,无论在交易中、或者生活的其他方方面面,都会在行为上表现得很纠结,产生巨大的心理内耗。
如此,就会赢了细节,输了格局。
举例来说,一个交易系统,经过统计,如果每一年的收益率可以稳定地达到大于等于50%,都应该被视作是一个优秀的交易系统。
如果有这样的思想理念,而且是在心里真正接受这样的思想理念(不是嘴上说说的),那么面对那些失败的操作,亏损的操作,是去继续完善方法?还是去完善自己的思想理念?答案应该是一目了然的。
完善自己的思想理念,就是建设自己的心态,提高自己的境界,说到底就是'舍与得'的关系处理,进而就是如何合理恰当地使用交易系统以发挥其最佳效用。
交易的结果会因为良好的心态而出现良好的、甚至意想不到的优异的结果。反之,不重视自己的心态的完善而一味地完善方法,即便是拥有再好的方法也没有用,原本只是因为系统的瑕疵而造成的一些小的失败变成了许许多多的大大小小的一连串失败。
用什么去左右自己的心态才算是合理的把握呢?舍与得的辩证关系和概率思维,这就是所谓的大局观。
说得再直白一些,就是明白一个交易系统长期(比如说一年时间)的大概率平均盈利率,忽略当下的一些错误率。把操作的注意力完完全全地放在规则的执行上,而不是某一笔交易的盈亏上。这样,你就会坦然接受一些短期的小亏损,止损也不再有内心抵抗。
这也是一种长期主义。
体系之所以称为体系,就是少一环,就完全不一样。再强调一遍,如果不设置止损,不要买任何一只个股。如果你有止损了,你交易中的任务就是执行,还要问我要不要卖出?触发就走了。
对不起,我好像没有设置止损。没有止损为何要买?有了止损为何要问?
没有止损,就是没有退出策略,和我的体系是完全不同的。
这一关过不去,你不可能进入盈利的大门。即便是行情好你盈利了,一旦行情变化,你终究会全部还回去。
所以,听我劝,要么改变自己,努力去好好学习下体系,然后努力做到知行合一,要么就退出市场吧,不要白白来送钱。
【2025年1月2日】
第一个交易日,给大家一点建议:
如果你2024年收益不如意,甚至是亏损的,那么,2025年的目标,不要过于宏大,我认为现实一点,2025年的目标就两个字:不亏。
将目标立足于不亏,并不代表不去赚钱,而是放低预期,让自己在心态上置于有利的境地,然后先解决亏损的问题,如果亏损问题解决了,盈利自然不是很难的事情。
想要做到不亏,2025年,你要坚持下面几条:
1、不要被热点吸引,所谓热点,一旦热,就已经说明被大众充分认知了,空间就小了,波动就高了,目标立足于不亏,就不应该在鱼尾进入热点,否则,就是被贪婪控制了情绪。
2、不要有任何追涨的想法,如果第一时间不能入场,就目送他离开,等下一次机会;你会错过很多机会,但是同时你也会远离很多亏损,如果你的目标是不亏,自然就不会轻易追涨。
3、不要死扛亏损股,很多大亏都是死扛导致的,第一时间退出亏损的交易,是最容易的,也是成本最低的,这就意味着,一旦事情发展不及预期,要第一时间止损。另外,我还给大家讲过,要区分止损和割肉。止损是走势不及预期时主动控制风险,而割肉是慌不择路不得不卖出。即便是亏钱,也分主动和被动,按计划止损,你心态会完全没有负面情绪,很容易重整旗鼓再次来过,而被动割肉,几次你心态就坏了。
4、一个好的买点,能解决80%的问题,这决定了你可能大部分时间需要用来等待。
5、低波进高波出,在结构走势正常(上升趋势或区间震荡)的情况下耐心等待时机对你有利的时候再出手,耐心等待“低波动”的入场点,因为“低波动”往往都意味着低风险的入场点(阴跌除外)。
6、基本面虽然不是在所有时候都有效,但是优秀的基本面依然是防止出现极端下跌的重要维度。
7、仓位管理依然是最重要的,要敢于站在大多数人的对立面,在人声鼎沸的时候,要保持冷静的退场,在恐慌的时候,要敢于利用市场的极端价格。
坚持做到以上几条,2025年“不亏”不难。如果你能做到不亏了,回撤控制住了,其实不要多牛的股,仅仅靠复利,就可以实现非常好的收益。
交易的难,难在自我控制上,交易就是自我控制的游戏。
还是那句话,当你感觉到煎熬的时候,往往就差不多了。切记,不要一涨就兴奋,一跌就世界末日了,而是回归到量价语言和买卖点信号,没有信号(包括买入和卖出信号),你就耐心等等。
很多人,还“破位”了啥的,我从去年就一直讲,“破位”就是你的弱点,不要着眼于“破位”不“破位”,这个“位”最容易被量化利用。而是从量价语言分析供需格局的变化。
【2025年1月3日】
我还是告诫大家,想做一名成功的交易者,不要情绪化。
因为你的情绪大多数时候是错误的。甚至,你最好是和自己的情绪反着来,当你感觉到备受煎熬的时候,差不多就调整到尾声了,而当你感觉到兴奋难耐的时候,往往就要挨锤了。
我们要做的,是回归到量价语言去分析,衡量当下供需双方的力量,从而得出有概率优势的答案,而不是凭感觉。
急跌,是供应的快速释放。换言之,这种下跌速度,是不可持续的。且昨天下跌已经明显放量,略有恐慌,说明急跌段已经过去,最起码已经到了尾声。
接下来,就看有没有需求。如果需求出现,不排除马上出现反弹,如果需求不足,大概率跌势也会趋缓,从急跌走势转为震荡走势。——注意,这是从量价分析得出的概率结果,而非预测,两者有本质区别!
所以,当你看到连续急跌后再去“控制风险”,再去“减仓”,大概率会卖在波段低点附近——这不就是追涨杀跌的最差操作吗?
一定要用波段思维看市场,当你具备了波段思维,看到的市场和大众是不一样的。波段思维,意味着跌多了是机会,涨多了是风险。当下的市场生态,波段才是最佳的策略。
股价的走势,本质就是供应和需求力量变化(或者说博弈)的结果。
因为股票是商品,和市面上卖的所有的东西,没有任何区别,有人买,卖的少,股价就涨,否则,再好的股,只要是没有人买,股价就不会涨。
当你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关注的重点,其实就是供需关系,而供需关系是通过成交量和价格体现出来的,这就是我经常给大家讲的——股价变化的第一性原理。
供应和需求,有四种组合:供不应求,供过于求,供需两弱,供需两强。
1、供不应求,卖力(供应)不足,买力(需求)强劲,股价就会上涨。所以,供不应求,就是上升段的基本原理。
2、反之,供过于求,买力(需求)不足,卖力(供应)强劲,股价会下跌。所以,供过于求,就是下降段的基本原理。
除了这两个关系之外,还有时候会出现供需两弱和供需两强。
3、供需两弱,就是弱势震荡或者阴跌,一般出现在熊市或者下降趋势的中后期,此时,供应和需求两方的耐心都被消耗殆尽。这种情况之后,一旦放量,就会出现变盘,有可能向上变也有可能向下变,取决于供需哪方力量更强。
4、供需两强,就是强势震荡,上蹿下跳,一般出现在牛市或上升趋势中后期,有时候熊市或者下降趋势中后期也会出现供需两强。供需两强,说明分歧极大,有人大力卖出,也有人大力买入,就看哪方力量更强,就往哪个方向变盘,一般来说,向反方向变盘的概率更大,即上升段之后(尤其是加速之后)的供需两强,向下变盘的概率更大,而下降段之后(尤其是恐慌之后)的供需两强,向上变盘的概率更大。
这就是供应和需求的四种基本组合,在这四种量价关系中,除了持续性关系(需求一直压倒供应,或供应一直压倒需求),还需要关注的地方,就是强转弱和弱转强的关系。一旦你理解这些关系,能即时根据盘面解读出供需力量,你就可以构建有概率优势的买卖点,你交易的成功率就会大幅提高。比如,买点的基本原理,就是供应衰竭需求出现,而卖点的基本原理,就是需求衰竭供应出现。
这就是所有的买卖点秘密。
上面讲的这些所有的供需关系,都可以从价格和成交量的变化中识别出来。
也就是说,供应和需求的关系,是通过量价关系体现出来的。
而其它所有的技术指标,基本都是从量价关系衍生出来的,是次生指标。所以,你一旦掌握了量价关系,就不需要看其它任何指标,因为这就是最底层的逻辑。你仅仅需要关注最底层的指标,而不是去观察一个衍生指标,因为衍生指标更加滞后,且因为变量增加了,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稳定。
这就是我写《量价原理》的初衷,我在3L课堂里面,已经更新了20多万字,接近尾声了,希望大家能掌握这套语言。你一旦掌握了量价关系,你就像是站在更高的一层去看市场,你不会再情绪化的跟着市场跑。对市场中的大众,就是降维打击。微信扫码进入3L课堂:
关于对波段低点的判断,相对容易,但是对于波段高点,除非是明显的加速的高点容易判断,其它的高点很难判断,准确率不高,这是因为上涨的时候,大众往往情绪平稳,不容易体现出被我们捕捉到的情绪极点,而下跌的时候不是,一跌恐慌就出来了,很容易捕捉到。
不能容忍一点波动。不能正确看待体系的成本,要求自己的每一笔交易都对,事后用后视镜去看待问题,早知道该这样,早知道该那样,对短期的得失特别在意但是却没有长期主义思维,这些问题,每一次只要连续调整几天,都会集中的暴露出来。能做到宠辱不惊的少之又少。
但是很多人意识不到危害,也不明白自己到底错在哪里。
【2025年1月4日】
市场这才调整几天,埋怨的声音又来了,一下子仿佛世界末日了。不能容忍一点波动。不能正确看待体系的成本,要求自己的每一笔交易都对,事后用后视镜去看待问题,早知道该这样,早知道该那样,对短期的得失特别在意却又没有长期主义思维,这些问题,每一次只要连续调整几天,都会集中的暴露出来。
但是很多人意识不到危害,也不明白自己到底错在哪里,认为都是市场的错,都是别人的错,自己一点错都没有。
可以这样说,来到市场,都是拼刺刀的,刀刀见红,你不读书,不学习,不复盘,不做功课,理解不了波动的本质,遇到一点困难就到处发泄,而不是自省,情绪随时爆炸,就这样,还想着实现财务自由的春秋大梦,不可笑吗?
做股票的,长期看就是九死一生,七亏二平一赚是铁律,即便是真有牛市,大家都赚钱了,后面牛转熊大部分人依然要亏回去,这是零和游戏的本质。比如去年9月底一波大涨,你的利润留住了吗?甚至是,你是不是认为牛市来了追涨进入的?那你会亏掉裤子。
我们A股,有太多人要从市场上拿走钱了,机构、庄家、大小非、量化、游资等,都是你的对手盘,尤其是我们制度不健全,很多人是可以看到你的底牌的。所以,大部分人肯定是要在股市里面亏钱的。
尤其是这两年,感觉钱是真难赚,稍有不慎就会回撤,稍微谨慎一点就会错过,大盘涨有可能你依然亏钱,比如一直拉银行,你方向不对就会亏钱。市场的定价原理都在失效,尤其是量化太猛,对你逆向思维的要求极高,因为量化的策略就是通过大数据建立在你的情绪之上的。
市场的生态一直在变,一会游资主导,一会量化主导,一会机构砸盘,有时候市场变态的会让你怀疑人生。以前有效的方法,现在不一定有效。以前赚钱的策略,反而有可能会让你亏钱。
简放自认为是一个适应性比较强的人,我的这种适应性,源于生活,后面带入交易。我曾经在体制内,做过各类“跨行业”的工作,我干过机电技术员、生产调度、行政办公室主任、销售经理、经营经理等,每个行业我都能很快适应。所以,在市场中,我自认为适应性还是可以的,这种适应性是有生俱来的。但是,市场中的适应性又有不同,应该是“有原则的适应”。
所谓“有原则的适应”,首先你要跟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市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每天都在发生很大变化;其次你还要坚持自己的体系,因为长期看一定是你信任体系才能赚钱。
跟随也是“有原则的跟随”,没有原则的跟随市场,会导致对市场变化过度反应,变成无头的苍蝇,哪个涨起来就追,就会变成追涨杀跌,而有原则的跟随,即反映市场的核心变化,又主动放弃一些扰动,如此,才是最好的跟随。
“有原则的适应”和“有原则的跟随”,这中间有一个“度”,哪些是要坚持的,哪些是要快速应变的,哪些是要放弃的,怎么去把握,要靠不断的积累经验,收益的差异就会体现于此。
所以,投资和交易这项事业,真的太难了,这两年市场变化极端,加之现在新媒体发达,大家每天都被情绪裹挟,能保持独立思考的,少之又少,如此以来,情绪就会被市场放大,从而被市场(量化)捕捉。比如,量化用算法,计算出情绪的极点,然后反向操作,大家都兴奋的时候就要跌了,大家都悲观的时候就该反弹了。
这就是为何大家感觉这几年难,是因为人是有感情的,有思想的,有感情有思想就是掣肘,而量价纯粹就是冰冷的,就是执行纪律的机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毫无优势。
所以,如果你真的下决心要在股市里面有所作为,你的很多习惯都要改,既要顺势,又要逆势,你也要有长期不赚钱的心理准备和生活准备(比如5年不赚钱都不会影响到正常生活),只有在轻松的心态下,才有可能独立思考,才有可能无压力的执行纪律。仅仅这一点,大部分人都被市场淘汰了,别说5年不赚钱,就是10分钟不赚钱,很多人情绪都是失控的。
高位不知道减,反而情绪化追涨,低位不知道布局,反而恐慌割肉,不知道容忍合理的波动,一调整就骂骂咧咧,这是方法的问题吗?
很显然,不是,是你根本不具备赚钱的心理。心理不具备,做什么方向,都是一样的命。承载财富,需要一颗平静的心,需要包容的心。从没看到过,哪个有钱人到处开战,到处攻击别人,到处情绪喧嚣。其实,你的一言一行,都在折射你的内心,都在证明你适不适合从事交易这项事业。我认识的有钱人,都很沉稳,都不抱怨,都乐观积极。
想要在交易里成功,想要有钱,必须磨炼自己,具备有钱人的性格才行。
这是个劝退贴,如果你还没有进入股市,我的观点就是尽量别来。如果你已经在市场了,且不甘心,那就要做长期打算,建立长期主义思维,不要在意一城一池,而是从体系的建设和心理的建设下决心,多学习,多复盘,摈弃很多坏习惯,尤其是要在克制自己的情绪上下功夫。
简放当然不会轻易言退,毕竟从2011年我的体系成型之后,我只有两个年份是亏钱的,我的思想和体系,都是在市场的打磨中形成的,当然,也要感谢时代给予的运气,2012年之后的创业板大牛市、2015年之后的新能源大牛市以及半导体大牛市,简放都没错过,真正赚大钱都是靠时代的大趋势。我当下押注的时代大趋势,就是AI+。
所以,这就是我经常讲的,既要顺势,顺应时代大势,又要逆势,逆着市场的情绪布局,不死拿,波段操作,这也是对当前市场的一种适应。
现在的市场,变化太快太快了,经常一个逻辑还没演绎几天,就换下一个了,这对于每一个人,都是新的考验,想每一个都抓住,是不现实的。所以,上面讲的,哪些是要坚持的,哪些是要跟随的,哪些是要放弃的,这个“度”,是重点,也是难点。
【2025年1月5日】
风险是永久性损失的概率。
平心而论,我认为投资表现是一系列事件——地缘政治的、宏观经济的、公司层面的、技术的、心理的——与当前投资组合相碰撞的结果。未来有多种可能性,但结果却只有一个。收益本身——尤其是短期收益——不能说明投资决策的质量。投资风险很大程度上事先是观察不到的——除了那些有非凡洞察力的人。
市场不是一个供交易者操作的静态场所,它受交易者自身行为的控制和影响。
不断提高的自信反而才是风险的来源,应带来更多的担忧,正像不断增加的恐惧和风险规避共同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增加风险溢价一样。(这句话请切记!)
最大的投资风险存在于最不容易被觉察到的地方。在所有人都相信某种东西有风险的时候,他们的规避意愿(不愿购买的意愿)通常把价格降低到完全没有风险的地步,广泛的否定意见可以将风险最小化,因为价格里所有的乐观因素都被消除了。而当人人都相信某种东西没有风险的时候,他们的乐观意愿反而把价格疯抬至蕴藏巨大风险的地步。
所以,高风险主要伴随高价出现(加速)。在高价时不知规避反而蜂拥而上是风险的主要来源。认为风险已经消失的看法是最危险源头之一,也是促成泡沫的主要因素。在市场的钟摆到最高点时,认识风险很低以及投资一定能获利的信念令人群激动不已,以致他们丧失了对损失应有的警惕、担忧及恐惧,只对错失机会的风险耿耿于怀。
所以,风险控制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逆人性的,在大家都乐观的时候,能保持冷静,是一种非常稀缺的能力。
理解了上述风险的本质和底层逻辑,我们再去通过仓位控制的方式去控制风险。
仓位控制,是风险控制的核心,是交易体系里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很多人,体系能理解,但是忽略了仓位管理,也会使交易体系的效果大打折扣。
首先要明白一点,仓位控制的目的,是尽可能回避掉主跌段,而不是把所有的调整都回避掉,那不现实。事实上,只要你能回避掉大跌,其它小来小去的亏损,对于整个净值影响不大,甚至,一些小来小去的亏损,你必须接受,这是交易体系能正常运行的一部分,如果你太想回避掉所有的调整,一点点回撤都不愿意承担,这种投鼠忌器的心理,你也同时会回避掉大涨。
所以,切记一点,仓位控制的核心,就是尽量回避掉主跌段。而主跌段一旦你没有回避掉,等跌了一大截了,才想着去减仓控制仓位(这个时候往往是情绪化的),一般来说,就错过了最佳时机,反而有可能卖在最低点附近,这就是追涨杀跌的根源。
因此,控制回撤最核心的手段,就是想办法回避掉主跌段,容忍一些影响不大的小幅调整。
杰出的交易者之所以杰出,是因为他们拥有与创造收益的能力同样杰出的风险控制能力。
过去没有出现不利环境不代表不需要风险控制,即使结果显示当时可以不必进行风险控制。重要的是意识到,即使没有发生损失,风险也有可能存在。因此没有损失并不一定意味着投资组合是安全的。风险控制在繁荣期是观察不到的,但依然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由盛转衰是轻易而举的。
在市场平稳或上涨时,我们无从得知投资组合的风险有多大。这就是沃伦.巴菲特所观察到的,除非潮水退去,否则我们无从分辨游泳者谁穿着衣服,谁又在裸泳。
风险控制是规避损失的最佳方法,反之,风险规避则有可能会连同收益一起规避。
反者道之动。
【2025年1月6日】
从波段的角度,这三天的阴线,形成一波快速的下降段,释放了一定的供应。从量价语言来讲,连续急跌是不可持续的,急跌代表了供应的快速释放,供应释放完毕,天平就会向需求占优倾斜,反弹的概率就会加大。
最难的,可能就是这快速下跌的三根线了,过去这三根线,再去控制风险,就晚了,至少是性价比不高了。(注意,我是从波段的角度来讲,而不是中长期)
给大家讲一下情绪周期。如果不看走势,仅仅按照情绪,就可以把市场区分为“恐慌→兴奋”的情绪周期,每一个波段底部附近,都伴随着怀疑、埋怨、恐惧、抨击的情绪,而每一个波段顶部附近,都伴随着赞美、兴奋、希望、乐观的情绪,这两种对立的情绪,轮回上演,造就了走势的波段高低点。
有的人,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有的人且改且犯,有的人,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处于这种被人利用和拿捏的情绪周期中,怨天怨地,就是不怨自己。
一遍又一遍,无休无止,不断轮回,远了不说,就是刚刚过去的2024年,这种情绪轮回,我们经历了多少次?
在某些极端的时候,方法的东西,反而都不是那么重要,能理解情绪周期,并且利用情绪周期,可能比方法更重要。
现在的市场,在抖音等新媒体的影响下,加上量化规模越来越大,生态早就变了,剧烈波动是常态,涨跌都很快,一旦你错过快速上涨的那几天,基本就没有收益了,甚至是亏损的,比如去年9月底那一波,基本决定了全年的收益率。反之亦然,一旦你在快速下跌的几天恐慌割肉了,基本就做实了亏损。换句话说,新媒体影响下,人的情绪更加激烈,更容易追涨杀跌了,且追涨杀跌的危害更大了。
所以,我们要思考的是,怎么适应这种新常态,并且利用它,而不是抱怨。
我不说别的,你看看很多人的留言,我就讲一点,单纯是你们对方法上的怀疑,就注定了成功不了。
不是说谁的方法对错的问题,能赚钱的方法有很多种,但一遇到困难就左右摇摆,这样说吧,你换到什么方法都不行,因为所有的方法都会有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有不应期,没有成功率100%的方法。你换了另外的方法,等遇到困难你还是会左右摇摆。如此,你一辈子都会在寻找方法的路上。
这本质不是方法的问题,而是对体系的信仰问题,这才是根源。
甚至,前几天有人留言都开始怀疑读书和运动了,多么无知才会有“读书无用论”?还有很多人给他点赞,这同时也说明,很多人一遇到困难,整个情绪都崩溃了,连基本的理知都丢失了。
你看看几乎所有的成功人士,终身读书,终身运动,巴菲特就是一辈子读书和跑步,我刚刚读了纳瓦尔宝典,也是建议终身读书。读书可以提高认知,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状态让你更加坚韧,你连这个都怀疑,可见,你已经到什么地步了。还需要我给你争论方法上的对错吗?
每次一遇到行情稍微有点差,铺天盖地都是这种声音,我能说什么呢?
你想明白自己的问题到底在哪了吗?
命运,在思维和情绪控制上,就已经分出胜负了。
连反驳都不值得反驳。
塔勒布(就是写黑天鹅那个牛人),曾经是一名基金经理,他的基金和别人不一样,简而言之,就是押注黑天鹅(极端事件),日常中,他的基金会小亏,但每次出现黑天鹅等极端事件,他会疯赚几十倍上百倍。比如,塔勒布在 1987 年 “黑色星期一” 股市崩盘时,通过末日期权成功做空美国股指,获得了上千倍的回报。
这是一个好策略吗?
从基金经理的角度来讲,塔勒布是很成功的,但是他的基金,需要日常忍受很多诱惑,也就是别人赚钱的时候,你会持续的亏钱,毕竟,黑天鹅事件很少。
与塔勒布对应的策略,是日常小赚,但是遇到极端事件,遇到黑天鹅,会一次大亏,甚至破产。
后来,塔勒布不得不关闭基金,因为压力太大了,买了他的基金的,天天发牢骚,受不了日常的小亏,导致塔勒布身心俱疲,得了喉癌。
由此可以看出,真正能从底层逻辑去理解策略的人,太少了。大部分人是不善于思考的,是被短期盈亏左右的判断的。
【2025年1月7日】
能不能反弹,以及反弹的高度,关键看需求。因为供应衰竭了,刚一开始不需要太多的需求,就可以拉动反弹,但后市要想走强,必须看到成交量的跟随放大才行。如果还是成交量不足,那么,就容易导致弱反(弱反是减仓时机),甚至重回弱势阴跌,那么,我们就要改变策略
一切,还是需要你从波段的角度去理解,直上直下的牛熊思维,和波段思维有很大差异。理解了波段,你就会明白,波段情绪周期从不说谎,无非是早两天晚两天的问题:
下降段→情绪冰点→上升段→情绪高潮→下降段。
交易中,很多人都想迅速获得一个标准答案,一个盈利的圣杯,仿佛是只要拿到,就可以像在提款机里面不断提钱一样。
而事实上,标准答案是:没有标准答案。
因为每个人的认知不同,理解力不同,经历不同,风险承受能力不同,资金量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环境不同,就会导致,并没有一个普适性的答案给你,每个人的答案都是唯一的。
交易是一门实践科学,而不是理论科学,要想成功,必须“事上练”(事上练是我的书《交易至简》里面的其中一个章节),练习多了,经历过长时间的多样化的各种微小积累,经历过各种镰刀的雕琢,你自然知道答案。
这个积累包括认知的积累和行动的积累。
不愿积累,而想一蹴而就,最终的结局,就是变成一个不断埋怨的失败者。
该走的路,一步都不会少。
今早跑步,在想一个问题:人性当中最大的恶就是见不得别人好。
人是很自私的,别人比你有钱,事业比你进步,长得比你漂亮,很多人内心总是不舒服的,尽管极力去隐藏,但是总会有嫉妒心理作祟。很少有人看到身边的人比自己好,会感到由衷开心的。
甚至,很多人,连自己的亲戚和家人,都见不得好,自己的兄弟姐妹比自己混得好,都内心十分嫉妒。
越是没文化没有修养的人,越会这样,我老家就有这样的家庭,兄弟几个打的不可开交,为了一点点利益争的面红耳赤。
所以说,内心自私、嫉妒,本质来讲,是一种弱者思维。
只有弱者才会去嫉妒他人。
其实做股票也是这个样子的,看到别的股票比自己的股票走的好,总是百爪挠心,总是感觉自己太慢,这也是一种嫉妒。
这种自私的嫉妒心理,正是限制人进步的核心原因,也是限制做好交易的原因(追涨杀跌的原因)。
稻盛和夫在他的书里面,有一个核心的点,就是“利他”。稻盛和夫认为,发自内心的帮助他人,自己就会进步和成长,自己的内心也会更加开阔,就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利他才能利己。
交易里面也是这样的,坦然接受别人的好,接受别的股票涨得好,自己才会变得更好。
这同时也是一种长期主义思维。不是盯着眼前的得失,而是放眼长远,甚至为了长远的目的,可以牺牲眼前的利益,这种心态,才是干大事的心态,也是容易成功的心态。这种心态下,你怎么会嫉妒他人呢?
所以说,嫉妒心很强的人,很难成大事,也很难做好交易。因为这决定了你太在意短期的得失,很容易因为短期的得失(波动)影响判断,丧失了格局。
另外一个就是抱怨。
弱者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去抱怨,怨天怨地怨空气,就是不怨自己。
抱怨也是典型的弱者心理。喜欢抱怨的人,每天牢骚满腹,本质上是认为自己没有错,总是把问题归咎于外因,而没有找到内因,也就是说,都是人家的错,自己没有错,这就决定了,他发现不了自己的问题。而一个人要想成功,是需要从承认错误开始的,因为只有你承认了自己的不足,才能去改变自己,才能进步。你连自己的错误在哪都不知道,到处埋怨外因,你怎么可能成功呢?
这种心态,很难承载财富。有钱人,没有一个是牢骚满腹的。
交易里面,真的可以暴漏很多人性的问题,这就是人性的修炼场,如果你能把交易做好,你的人生一定不会差。因为能做好交易的人,必定在思维、认知和执行力方面,都超出常人一大截。
如果你爱他,就让他做交易吧。
如果你恨他,就让他做交易吧。
【2025年1月8日】
随着反弹进行,我们需要看到成交量的跟随放大,越往后成交量越重要,如果还是成交量不足,那么,就容易导致弱反(弱反是减仓时机),甚至重回弱势阴跌
一年下来,最赚钱的时候和最容易亏钱的时候,都是极少数的几根线,其它时候都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对你的净值影响不大。一旦你错过了快速赚钱的几根线再去追涨(比如去年9月24日-10月8日的6根阴线),或者你在快速下跌的几根线后再去美其名曰的“控制风险”,赚钱的波段你会完美错过,而回撤的波段你一次也跑不掉。如此,一年下来,你的收益率会非常平庸,甚至很差。因为你过度的趋利避害,反而导致了“追涨杀跌”。
很多人就是一次又一次掉入这种情绪轮回的陷阱中,死不悔改!
所以,重要的位置要做对决策,最起码不能做反,剩余的时候不要绷那么紧,自然而然就好。
恰恰相反的是,很多人,在关键的几根线做不对,甚至做反,追涨杀跌,而日常的小波动却吹毛求疵,抓小放大,情绪紧张,能好吗?
本质,这也是缺乏长期主义思维的体现。
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讲,我对风险的看法,和很多人(大众)是相反的。
大众认为,下跌是风险,越跌风险越大(情绪化),而我认为,越跌风险越小。一旦你理解了供需格局,能从波段的角度看市场,确实是集中供应释放后,短期的风险是降低的(注意短期二字)。
也就是说,在所有人都相信某种东西有风险的时候,他们的规避意愿通常把价格降低到完全没有风险的地步,广泛的否定意见可以将风险最小化,因为价格里所有的乐观因素都被消除了。而当人人都相信某种东西没有风险的时候,他们的乐观意愿反而把价格疯抬至蕴藏巨大风险的地步。最大的投资风险存在于最不容易被觉察到的地方。大家都认为有风险的时候,反而风险消失了。
切记我反复给大家讲的,波段情绪周期从不说谎,无非是早两天晚两天的问题:下降段→情绪冰点→上升段→情绪高潮→下降段。
用波段思维看市场,不是说每一次都对,也不是说每一个波段都能把握好,而是说,当市场发生的调整,如果你犯了第一个错误,就不要再犯第二个错误。也就是我经常给大家讲的次生错误。次生错误,才是坐实亏损的根源。
慎始,善终。
买入之前,谨慎再谨慎,好好研究逻辑、业绩,确保在好赛道,未来成长性十足。同时确保处于一个相对低风险的买点。
一旦买入后,就多些耐心,等卖点。不要朝三暮四,更不要轻易去怀疑逻辑,除非是逻辑真的出现重大变化。
做到慎始善终四个字,交易就会变得简单,盈利也不是难事。
实践中,99%的人,都是不慎始,不善终。
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的怀疑,包括对逻辑的怀疑和对体系的怀疑,决定了,一有调整,就内心不够笃定,从而丢失了筹码或者低位布局的机会。没能低吸,于是就派生出第二个错误,追涨。
如此,反复陷入追涨杀跌之中,把自己折磨的精疲力尽。
源头没有做好,导致一步错步步错。所以,你才感觉处处都是抵抗。
一旦理解了,信任了,第一步做对,后面会非常顺畅。
【2025年1月9日】
是市场给你了这样的感受吗?不是,市场一直在那里走他的,问题在于你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市场。
如果你心态不稳,很急躁,这个市场就是你最强劲的对手,你会感觉怎么做都不对。一旦你被市场带着走,内心会有各种抵抗。而要是你能做到无论盘中涨跌,都感觉和自己无关,你能从旁观者身份去看市场,反而就没这么难了。
什么时候,你能像像打太极拳一样,接化发,你反而能让市场为你所用。
在你内心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之前,可能我说这些,你都感觉是废话,有一天你真的进阶了,你再回头看当初的自己,会感觉自己好傻好执拗。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能看透的那一天。
有人说,这种弱势市场,不如空仓。表面看很对,其实错得离谱。
当前的市场生态,反而在弱势的时候,要敢于布局(所谓衰竭布局),等强势的时候才有筹码可以卖出(所谓赢时退场),这才是波段操作,而不是等强了再来。很多人之所以赚不到钱,就是因为一直等所谓的强势再入场。
格林厄姆讲过一句话:“牛市,是大众亏钱的根本原因”。
我改改这句话:“强势市场,是大众亏钱的根本原因”。
你想想是不是这样?你哪次亏大钱,不都是因为市场强了你才入场导致的?10月8日以后看到市场转强了才入场的,有几个赚钱的?去年赚大钱的,不都是在弱势的市场布局或者持股的吗?
穿透表象,才能看透本质。
一定养成一个好习惯,就是日常动态波段操作,及时高抛一些加速的,低吸一些回踩到关键点的,这也是一种仓位管理和风险管理方式,卖出风险,低吸机会,会明显降低回撤率。不要认为,只有空仓拿着现金才是仓位管理。
提醒一点,等大盘继续放量,很多人认为走好了,情绪开始乐观的时候,可能又到了要锤人的时候了。
去年我一直讲的12个字,依然是核心:
理解逻辑,衰竭布局,赢时退场。
此时此刻(1月9日上午)把时间倒回去,1月3日急跌的第三根K线,跌真的就是爹,就是让你捡钱的,彼时彼刻,大盘并没有走好,大部分人还在恐慌中。
而来到今天,大盘仿佛走好了,但是呢,我们讲的强逻辑方向的科技成长,AI+,很多股已经反弹了二三十个点了,此时走好了吗?但是,你赚钱的概率大大降低。
你仿佛等走好,等待一个“确定性”,而事实是,你降低了“确定性”。
这个时候(1月9日上午)低吸,我会选择什么样的股呢?
因为这一波强势的,已经反弹二三十个点了,基于大盘还是偏弱势,反弹二三个点再去追涨,胜率和赔率都会降低。这类股,有的可以继续持有,也可以减(比如我今天就减了两只,微博都实时讲了)。
减完之后,我会关注一类股,就是这波反弹相对滞后的,还趴着没动,但是逻辑十分强劲,且马上会有年报刺激的,也就是年报超预期的。
这个时候,这类股有个好处,就是安全。一旦调整,或者大盘不给力,这类股会调整幅度很小,而一旦大盘稳住或者走强,这类股一旦出业绩刺激,短期会大幅补涨。也就是跌幅有限,但涨幅更大。
这就是我的思考方式,也是我的仓位管理方式。再次强调一遍,并非是只有空仓拿着现金,才是仓位控制。卖出加速滞涨的,低吸衰竭滞跌的,也是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虽然我是满仓,但是我一直在通过轮动进行仓位管理。
【2025年1月10日】
反弹刚一开始,是不需要成交量的,因为供应刚刚释放完毕,不需要太多的需求就可以拉动反弹。但是越往后,成交量越重要,没有量就是需求不足的弱反,弱反就要考虑减仓。
这种波动变大的市况,追涨杀跌最容易挨揍。做好了,追跌杀涨,也可以盈利,做不好,要首先保证少亏。做难题的时候少亏点,等出现恐慌或者急跌,做简单题的时候(这个时候很多人认为难,我们反而认为简单)努力做好,多赚点。这就是长期能稳定盈利的大概的模式了。不可能每个时候都让你赚钱,都百分百对,但是首先保证别做反,其次保证难的时候少亏,最后利用好简单题拿分。
明显加速之后再去,和前几天三根阴线之后割肉,没什么区别,都是一样的心理,人性里面最大的恶的体现——贪婪和恐惧。怕错过,怕卖飞,各种怕,导致根本无法遵循买卖点交易,盈亏全靠运气,而不是规则。这才是大多人赚不到钱的核心。
其实,久了你就会明白,最好的配置,是仓位内有两类股:
1、当下最强的方向,也就是主线;
2、当下不是最强,但是逻辑强大,催化密集,且调整充分,已经显示出供应衰竭的方向。
这两类股,第一类是进攻,如果市场很强,第一类能贡献超额收益;第二类是防守,一旦市场转弱,或者高切低,第一类往往会有急跌,而第二类反而很稳,甚至不排除转强。
这样,你的收益波动就会明显降低,回撤能控制得很好。
所以,并非是空仓才是仓位管理,这种配置也是仓位管理的一种方式。
当然,更加高级的玩法,是能根据市场背景变化,随时切换第一类和第二类配比,比如市场刚刚弱转强、温和放量的时候,第一类股要多一点比例,而当市场开始明显滞涨或者需求不足的时候,第二类要多一点比例。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你会变得非常强大。
这两年,我自己是逐步在升级的,如果关注我很久,前几年我只做主线,所以有时候回撤会很大,我现在不是了,仓位分配很广,且会根据市场强弱和结构变化,适时调整第一类和第一类配比。
不过,无论是第一类还是第二类,都要符合我讲的选股原则(当前好未来会更好,当然虽然不好但差的不能再差了)和买卖点原则。
交易和投资,难点在于,他是一个系统性的实践工程,从一个点上,你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比如刚刚一个伙伴讲的,一个方向没押对,认为选股不好,这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仓位配置不对,可能去单吊一个方向了。再比如,有一只股死拿大亏了,感觉止损很重要,然后开始严格执行止损,却陷入另外一个极端,频繁止损,而事实上,止损虽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选择一个好的买点。
所以,一旦你决定了学习一个策略或者体系,要系统性的学习,否则,解决一个问题,会马上出来另外一个问题。这就是我一直给大家讲的,体系的逻辑自洽。
解决不了体系的逻辑自洽,你越努力,会距离目标越远,内心抵抗越大。
最好的办法,就是你去3L课堂系统的学习下(3L课堂就是一个从思维到选股到择时的全套体系),然后融会贯通,自己消化掉,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我个人解决逻辑自洽,就我这个学习能力,每天投入大量时间,也至少用了5年时间,先复杂,后简单,先全面学习和全面试错,最后减除不需要的东西。3L课堂地址,微信扫码:
以上是今年前10天我写的和交易有关的内容,接近1.6万字,我也没想到我会输出这么多内容。把这些内容和市场走势结合起来,对照当时的走势,我认为,这些都是实战经验和干货。
真心想学习,会100%对你有帮助,尤其是思维和情绪层面。
我的两个号,都要关注。大号记录交易的点点滴滴,小号记录思想的天马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