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上述企业中,重庆恒通客车及重庆力帆乘用车,已经通过控股方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接受工信部处罚,违规车型已停止产销,替代产品也已完成设计并销售。力帆乘用车称,公司已完成整改,并已经向工信部申请指导验收。
此外,2016年8月份在工信部发布第286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ZN6440V1Y纯电动乘用车曾被勒令停止生产销售;2016年9月份,工信部发布第287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也要求过金华青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旗下2款纯电动城市客车即日起禁止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上汽集团曾针对上海申沃“有车无电”的情况进行过申诉。此前有报道称,在网传《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骗补和违规谋补汇总表》中上海申沃曾因632辆车“有车无电”上榜,涉及金额31600万元。对此,上汽知情人士曾回应,由于产品主要销售给公交公司,电池由公交公司自行采购,补贴也归属公交公司,所以并不存在骗补问题。
近年来,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推广财政支持力度庞大。据财政部数据显示,自2009年起,中央财政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予以补助,截至2015年底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补助资金334.35亿元。
有业内人人士对记者表示,政府多级补贴导致补贴过度,导致部分新能源客车车型补贴总额接近甚至超过车辆成本。加之有的地方政府监管力度不足,部分企业存在车辆未出厂就已获得车辆牌照的情况,致使新能源汽车市场乱象频出。
为此,2016年年底,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出台《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方案。包括设定补贴额度退坡、中央及地方补贴上限。同时,明确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提高整车续驶里程门槛、动力电池新国标等共计7项要求,以期提高推荐车型目录门槛并使之动态调整。(编辑 贾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