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段时间家饭的留言里,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哪个爱做饭的人,不是怀着对家人无尽的爱。那一瞬间,我就被这句话戳中了,想直接把它拿来,作为今天的主题和题目。也谢谢那位朋友,说出了我心里,一直想说的话。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回忆过,自己是怎么爱上做饭的。是因为谈恋爱,结婚,还是因为有了小宝宝?又或者是自己嘴馋,亦或想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我想,每个爱做饭的人背后,都会有一个或好多个温馨的故事吧?不仅仅是有酒才能有故事哦,有好吃的,一样能引出我们生命中的温馨和感动。
想当年,没结婚的时候,我也是许下宏愿,坚决不进厨房的。没想到这么多年下来,我越来越享受为家人做饭的过程。
刚结婚的时候,换着花样给老公做便当,做晚餐;
朋友来了,自己准备下午茶和聚会冷餐;
有孩子了,做辅食,做营养餐,做零食,恨不得孩子入口的每一样饭菜,都带着妈妈的味道;
父母年纪大了,也不爱下馆子,就做点儿爱吃的,顺口的,哄着老人高高兴兴的;
一顿饭,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饱腹感,还有情感和心灵上的满足,有人做饭有人吃,才是最热气腾腾的日子。
这两组菜,没啥好看的造型,也都不是啥惊艳的大菜,但在我家里,都是百吃不厌的菜,你也试试看吧。有荤有素还有汤,就像我们的人生,既平淡无奇,也丰富多彩。
原料: 去骨大鸡腿300克 香葱3根
调料: 盐1/2茶匙(3克) 黑胡椒1/4茶匙(1克) 黄酒1茶匙(5ml)
做法:
1) 去骨的鸡腿清洗干净后,用厨房纸巾擦干表面水份,并在鸡腿的里外两侧浅浅切几刀。香葱切成葱花。
2) 将黄酒,盐,黑胡椒均匀的撒在鸡腿上(里外都撒),腌15分钟。
3) 平底锅不用倒入油,直接将鸡腿那一面放入锅中,中火煎6分钟左右(表皮颜色变金黄)翻面继续煎6分钟左右。这时用筷子插一下,看看里面的肉没有血色,变白即可。再将鸡皮那面翻过来,煎1—2分钟盛出。
4) 锅中煎出的鸡油继续保留,加入葱花,中火煸香后,盛出铺在鸡腿上即可。
超级啰嗦:
**鸡腿只在肉的表面里外浅浅的切几刀就好,不要切断,这样既入味也防缩。
**因为是无油煎鸡肉,所以要用不粘的平底锅。
**鸡腿要看肉的厚度适度增减时间。喜欢鸡皮焦脆口感的话,鸡皮那面多煎一会儿。
原料:干白背木耳3朵 干黄花10克 猪里脊300克 黄瓜1根 大葱8片 鸡蛋2个
调料:料酒1/2茶匙(3ml)酱油1汤匙(15ml)盐1/2茶匙(3克)香油1/4茶匙(1ml)淀粉1/2茶匙(3克)糖1/2茶匙(3克)水淀粉2汤匙(30ml)
做法:
1)用冷水将木耳和黄花分别浸泡1小时,泡发后洗净。木耳用手撕成片,黄花切成段。大葱切片。黄瓜刷净后切成菱形片。
2)将猪里脊切成薄片,用料酒和淀粉抓拌一下,腌制5分钟。鸡蛋打散,加一点清水和几滴料酒。
3)锅中倒入油,大火加热至7成热时,倒入蛋液,用铲子快速划散,炒好后盛出。
4)锅中再倒入油,油热后放入大葱片爆香,倒入猪里脊片炒至变色后,放入木耳片和黄花段翻炒几下,调入酱油,盐,糖和少许水,继续炒2分钟。
5)将鸡蛋和黄瓜片倒入,翻炒均匀后,淋入水淀粉勾芡即可。
超级啰嗦:
**炒鸡蛋时,提前往蛋液中加少许清水和几滴料酒,炒出的鸡蛋没有腥味,且口感松软。
**在平时炒菜时,一般有炒鸡蛋的步骤的,我建议先将鸡蛋炒好盛出,再炒其它的原料,放盐之后,再将炒好的鸡蛋倒回锅中。鸡蛋很容易吸收盐分,否则会咸哈。
**如果用新鲜的黄花,务必要先焯烫后,再用冷水浸泡2小时以上,并在中途多换几次水,否则新鲜黄花中的某些物质,会让俺们中毒的哈。
原料:鲜茶树菇250克 五花肉50克 干辣椒6根 花椒15颗 葱3片 姜2片 蒜1 瓣
调料:郫县豆瓣酱1汤匙(15克) 盐1/2茶匙(3克) 老抽1/2茶匙(3ml)糖1/2茶匙(3克) 水淀粉1汤匙(15ml) 香油1/2茶匙(3ml)
做法:
1) 将鲜的茶树菇放入淡盐水中浸泡1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后沥干,切成6㎝长的段。葱,姜,蒜切成薄片备用。
2) 把五花肉切成4cm长,3mm厚的薄片。郫县豆瓣酱用刀剁得细碎一些。再把干辣椒掰成2半,里面的辣椒籽不要扔。
3) 锅中倒入清水大火加热,水开后放入茶树菇,当水再次烧开时,将茶树菇捞出,沥干水分。
4) 锅中倒入油,小火加热,放入剁碎的郫县豆瓣酱,炒出香味后改成中火,放入五花肉片,葱姜蒜片,煸炒至肉的颜色变白后,再依次放入干辣椒,花椒,茶树菇,继续煸炒5分钟后,放盐,老抽,糖,翻炒均匀,最后淋入水淀粉,倒入香油即可。
超级啰嗦:
**鲜的茶树菇根部没有过多的细沙,比干茶树菇更方便清洗,而且也省去了泡发的时间,但清洗时,还是用淡盐水浸泡10分钟干净。
**如果买不到新鲜的茶树菇,选择干的茶树菇也可以。提前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充分洗干净后,用开水焯烫2分钟后再用来炒制。
**茶树菇过长,在吃的时候很容易塞牙,不要整根的炒,最好切成5—6㎝长的段。
**五花肉尽量选7分肥3分瘦的肉,这样煸出的油被茶树菇吸收后会混合有肉的香味。茶树菇的口感也不会很柴。
**如果不用五花肉,用腊肉炒这道菜也非常好吃。但腊肉最好能提前蒸20分钟后再用来炒,这样口感软嫩一些。
**煸茶树菇时,不要把所有的水分都煸干,留一点点茶树菇炒出来的汤汁,最后淋水淀粉时才不会使茶树菇上的芡汁过于的浓厚,影响口感。
**这道菜炒好就可以吃了,如果家里有明炉,也可以放在锅里,边吃边加热,味道会更浓郁。如果没有的话,就直接吃吧。另外,这道菜,用来做便当也是很美味的哈。
原料:红苋菜400克,皮蛋2个,大蒜6瓣
调料:盐1/2茶匙(3克),糖1/3茶匙(2克)
做法:
1)苋菜洗净后将梗和叶分离,皮蛋切成3cm大小的丁备用。
2)锅烧热后放入油,接着放入蒜瓣,用中小火煸成焦黄色。
3)先放入皮蛋丁,煸炒几下,放入苋菜梗炒15秒钟,再放入苋菜叶翻炒,加入高汤或清水(100ml),调入盐,糖,煮10分钟即可。
超级啰嗦:
**大蒜瓣要放入油中,用中小火煸上色,这样在煮的时候,汤的味道才浓郁。
**皮蛋略微煸炒比直接放入煮,味道要好很多。
**调料很简单,只放盐和糖就可以了。加入太多的调料,反而会让这道汤菜失去本味。
**苋菜叶子和梗要记得分开放,这样才可以同时熟哦。
**同样的做法,只要变换蔬菜,就可以吃到不同的上汤类型的菜肴啦 。比如换成娃娃菜,也很不错哦。
原料:嫩豆腐半盒,小鱼干20个左右(1小把),蒿子杆7根,香菇3朵
调料:白味噌3汤匙(45克)
做法:
1) 小鱼干清水冲洗干净后放入500ml的水中,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3分钟,然后关火浸泡一会儿。
2) 白味噌加入100ml清水稀释,呈能流动的状态即可。
3) 将蒿子杆洗净,掐掉老根,切成4cm长的段,嫩豆腐切成3cm见方,5mm厚的豆腐片,香菇洗净去根,切5mm厚的片。
4) 煮小鱼干的汤再次烧开,依次放入豆腐,蒿子杆,香菇,煮3分钟,把调好的味噌倒入汤里煮半分钟即可。
超级啰嗦:
**用小鱼干或者海带煮汤,味道会很鲜。很多菜市场和超市,都可以买到小鱼干,淘宝上也很多卖小鱼干的店家可供选择。
**味噌可以在超市的日本食品货架购买,网上商城和淘宝也很容易找到。
**味噌不适合高温持续加热,否则会使味噌降低营养成份,味道也不好。在煮味增汤时,把味增提前调稀,汤煮好后倒入汤里,就可以了。
**稀释味噌的水最好是凉白开或者其他可以直接饮用的水。
原料:肋排2斤 姜6片 大葱6段 料酒2汤匙(30ml) 生抽3汤匙(45ml) 老抽2汤匙(30ml)米醋5汤匙(75ml)白糖3汤匙(45克) 盐1/2茶匙(3克)
做法:
1)将肋排切成4cm长的小块,放入大碗中,调入料酒,1汤匙生抽搅匀后,盖上盖子,或保鲜膜,腌制20分钟。姜去皮切成片。大葱切成段备用。
2)平底不粘锅中倒入油(比平时炒菜多一倍),大火加热,待油7成热时改成中火,倒入排骨块,用筷子边翻动边煎。煎至排骨变熟,颜色为浅棕色后,将排骨捞出。
3)锅中再倒入少许油,大火加热后,把姜片和葱段放入煸出香味后,放入排骨,调入剩余的2汤匙生抽,老抽,加入开水没过排骨表面。再倒入米醋和白糖搅匀,盖上盖子改成小火焖30分钟。
4)30分钟后,锅中的汤汁渐少,此时尝尝咸淡,如果不够咸,就加入盐搅匀。然后,改成大火收汤,待汤汁粘稠,可以包裹在排骨上即可。装盘后,撒一些熟的白芝麻装饰。
超级啰嗦:
**说它是全国人民都喜欢的菜,既不高抬它,也不委屈它。除了中国人,喜欢它的外国人也不在少数,可以用海量计算。咱只是很低调的在全国范围内小小的估算了下,要敞开儿了放大至全球,那,那,那,后果不堪设想啊。
**以往的糖醋排骨,需要把排骨腌制后过油炸。我比较心疼油,而且也担心初学者会出现有油点子溅到手上的命运。因此,改用平底不粘锅煎排骨,时间稍微长点儿,一样能做出炸过的效果。
**以前说过了,我现在习惯用品质好的老抽给菜上色,而放弃炒糖色,1是麻烦,2是适合初学者实践,3是品质好的老抽,给菜上色的效果不比炒糖色逊色,还省事儿。
**这道菜,没几样原料,但我们要格外注意的有5点:
1)买质量好的肋排,而不是普通的排骨。如果家中没砍刀,让店家帮你剁好块儿吧。
2)步骤(2)中,用煎排骨的方式取代炸,一定要用中火慢慢煎,别着急,直到排骨收紧,颜色变成棕色再捞出。
3)在步骤(3)中,一定要倒入开水,而不是冷水。否则排骨的味道会不香,口感也硬。
4)这道菜没过多的配料,最重要的就是糖醋的比例,初学者不妨边放边尝,这样容易掌握酸甜的口味。
5)最后,收汤汁的步骤非常关键,要用大火,但糖醋汁通常很容易糊锅,因此,要多晃动锅里的排骨,千万不要在收汤时,离开灶台去干别的事儿。汤汁是变粘稠,还是变糊?半分钟决定成败哈。
原料:土豆1个 ,里脊肉100克 ,尖椒2根 ,小红椒4根 ,蒜6-7瓣
调料:盐1茶匙(5克), 生抽1汤匙(15ml), 料酒1茶匙(5ml),玉米淀粉1茶匙(5克) ,植物油1茶匙(5ml)
做法:
1.里脊肉洗净切薄片,放入碗中,加入生抽(分量外,约5ml左右),料酒搅匀,加入玉米淀粉搅匀,淋入植物油,搅匀后腌制5分钟。
2.土豆去皮洗净后切薄片,放入清水中浸泡。尖椒洗净去蒂切块,小红椒切段,蒜去皮切片备用。
3.锅烧热后倒入油,大火加热到油温7成热时放入肉片,煸炒到肉片变色,边缘略微发黄后盛出。
4.锅洗净后再倒入一些底油,烧热后加入一半蒜片和小红辣椒,煸炒出香味后放入沥干水分的土豆片,炒到土豆片颜色变透明。
5.加入炒好的肉片,加盐,生抽,搅匀后加入少许水(没过锅底部一点就可以了),调成中小火,等到水快收干的时候加入尖椒块,大火翻炒均匀,加入剩余的一半蒜片搅匀即可出锅。
超级啰嗦:
**这道肉炒土豆片配米饭,是我从小吃到大怎么吃都吃不腻的组合,尤其适合爱吃土豆的“土豆脑袋”们!
**腌肉的时候除了加料酒去腥,加入玉米淀粉能让肉片更嫩,再加点植物油还能锁住肉的水分,炒的时候也不容易粘锅。做这个肉炒土豆片,用猪肉或者鸡肉都行,但是腌肉的时候加点生抽,炒出来味道更好。
**喜欢吃醋的朋友还可以在加完生抽之后加一点醋,味道也不错。但是不要太多,毕竟这不是醋溜土豆丝哈。
**土豆切片后泡水一是可以防止氧化变黑,二是去掉淀粉炒的时候比较清爽,不容易粘锅。
**炒土豆片的时候用蒜炝锅,比用葱味道好。炒的时候加一点点水,能让土豆片口感不那么硬,这个菜土豆片炒到绵软一点更好吃。
**小红辣椒就是小米椒,味道比较辣,放几个提味儿特别好,不光更下饭,颜色也更好看。不过不能吃辣的同学就别放了。
**尖椒不要放的太早,炒的皮了就不好吃了,快出锅的时候放就行。
**这道菜蒜的量不要太少,而且要分两次放,这样才会更好吃哦!
原料:生菜1颗,蒜2瓣,蚝油1汤匙(15ml)
做法:
1) 生菜洗净后撕成直径5、6厘米的小块,充分沥干水分。蒜切末备用。
2) 锅中倒油,油热后放入蒜末,炒出香味后放生菜,大火翻炒几下后改中小火,盖上锅盖,焖30秒。
3) 打开锅盖继续大火翻炒约十几秒,炒到生菜变色透明,倒入蚝油,关火。
4) 利用余温把蚝油翻炒均匀立刻出锅即可。
超级啰嗦:
**炒蚝油生菜,最重要的就是快,而且炒到8成熟(颜色开始变透明)时就放蚝油,关火,利用余温把生菜焖熟,不然口感软趴趴的就不好吃了。
**生菜入锅后调成中小火,盖盖焖一下,能让生菜快速变软,还能避免大火炒糊,比较适合厨房新手哈。
**不喜欢蒜味的可以不放。
原料:胡萝卜半根 土豆1个 洋葱半个 西兰花半棵 芹菜2根 干葱1个 红辣椒(美人椒)2根 大蒜2瓣
调料:姜黄粉3茶匙(15克) 咖喱粉5茶匙(25克) 盐1/2茶匙(约3克) 糖1茶匙(5克) 水150ml 椰浆200ml 红辣椒油12ml
做法:
1)芹菜切成3cm长的段,辣椒去籽也切成3cm长的段,大蒜切成蒜末,干葱去皮后切薄片,胡萝,土豆和洋葱都切成滚刀块儿,西兰花掰成小朵备用。
2) 烧一锅水,水开后,放入胡萝卜,土豆先煮5分钟,再放入西兰花煮半分钟分钟,然后一起捞出沥干。
3) 锅中倒入油(油量比平时炒菜的量要大些),放入蒜末,干葱片,炒香后改成小火,分别加入姜黄粉,咖喱粉,接着倒入水,椰浆搅匀,放入洋葱,胡萝卜,土豆,西兰花,辣椒丝和芹菜丝,搅匀后加热翻炒2分钟左右,直到汤汁变粘稠。
4)最后淋上辣椒油即可。
超级啰嗦:
**家里常备咖喱粉,或者咖喱卤,只要跟土豆,胡萝卜,和手边的蔬菜配在一起,就足够好吃,配米饭是非常好的搭配。
**在炒咖喱时,配上姜黄粉和椰浆,会让咖喱的颜色和味道更好。
**咖喱粉,姜黄粉在大型超市的调料货架都可以买到。
**椰浆,不是椰汁,是东南亚菜中很常用的一个调料,尤其配咖喱,堪称完美组合。有纸盒装的,铁罐装的,我的建议是,如果有小包装的,最好买最小包装,免得用不完变质。
**如果为了味道更好,能在菜市场买到香茅,就切成段,跟干葱和蒜末一起炒香,那样,味道会更加浓郁。如果实在买不到,就算了。
原料:黄豆芽200克 大蒜1瓣 大葱1/3根
调料:生抽1茶匙(5ml) 盐1/2茶匙(约3克) 白胡椒粉1/4茶匙(约1克)
做法:
1) 把黄豆芽的干瘪的老根摘掉,洗净沥干。大蒜切成末,大葱切成葱花备用。
2) 锅中放入清水(约1000ml),大火煮烧开后,将黄豆芽放入,接着加入蒜末,生抽,调匀后,改小火煮10分钟。
3) 豆芽煮熟后,加入盐,白胡椒粉,再煮3分钟,然后放入葱花即可出锅。
超级啰嗦:
**这道汤口感非常清爽,原料简单,做法也很简单,在韩国,是很家常的一款醒酒汤。
**蒜末要提前放入,和豆芽一起煮,这样汤的味道比较浓。
**煮豆芽时,千万不要盖上锅盖,这样会把豆芽的腥气一同煮到汤里。
**如果不单纯为了醒酒,日常当做汤来喝也很好。煮豆芽的汤可以用来泡饭,豆芽捞出来后,加入辣椒面,葱花,香油,盐,糖,进行凉拌,一汤两吃。
**葱花要在临出锅时放入,味道更好。
◎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