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YUNSPACE乐趣生活
魔都展讯推荐、猎奇活动、空间建筑、美食推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  多款专属周边陪你一起踏上《猫猫的奇幻漂流》! ·  昨天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  多款专属周边陪你一起踏上《猫猫的奇幻漂流》! ·  昨天  
防骗大数据  ·  缅甸遣返200名妙瓦底电诈园区中国籍人员 ·  2 天前  
北京晚报  ·  20年了!明天国青赢球就进世青赛! ·  2 天前  
北京晚报  ·  20年了!明天国青赢球就进世青赛! ·  2 天前  
荆门晚报  ·  不要买,不要吃!内含违禁成分 ·  3 天前  
荆门晚报  ·  不要买,不要吃!内含违禁成分 ·  3 天前  
中国安全生产网  ·  速戳!第三批中级注安师注册人员名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YUNSPACE乐趣生活

展讯 | 程十发美术馆观展指南,在这里品位海派艺术!

YUNSPACE乐趣生活  · 公众号  ·  · 2020-04-09 22:00

正文

位于上海市虹桥路上的程十发美术馆于去年12月18日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开馆以来,每天都有不少慕名而来的观众前来“打卡”。

除了美术馆本身的设计颇具“网红”潜质之外,程十发美术馆的开馆四大展览,才是吸引观众络绎不绝的真正原因。

1

海上标程

程十发艺术大展·程十发作品、文献

展览地点:第一展厅

“海上标程——程十发艺术大展·程十发作品、文献”分为“新风、胜流、雅韵、别调”四个部分,辅以精选的历史文献,全方位展现程十发先生开时代风气之先的艺术成就。

第一部分,新风。展现了程十发先生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在数次前往少数民族地区采风的实践中探索和确立了自己的少数民族题材绘画的风格,开时代风气之先。

第二部分,胜流。程十发先生一生仰慕历代名士,风流人物,创作了不少桀骜不驯、风流倜傥的历史人物形象。画家将自己的精神追求与笔下的人物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在人物画领域独领风骚。

第三部分,雅韵。昆曲是程十发先生一生所好,绘画之余常常吟唱几曲以遣怀。舞台上的戏曲故事亦是画家笔底好题材。在此部分,观众会领略到画家急速灵动的速写线条所展现出的捕捉舞台动态表演的表现力。

第四部分,别调。除了人物画而外,山水、花鸟、书法等等,程十发先生亦无所不能、无所不强,显示出他中国画全才的独特禀赋。此外,精选的历史文献,从文字的角度丰富了对于这位杰出艺术家的诠释。


展览作品(部分)


程十发,《歌唱祖国的春天》,上海中国画院藏

程十发,《赶集》,1973年,上海中国画院藏

程十发,《牧羊小品》,1973年,上海中国画院藏

程十发,《屈灵均像》,1978年,中华艺术宫藏

程十发,《衣被天下之愿望》,1982年,上海中国画院藏

2

海上标程

程十发艺术大展•程十发捐赠作品

展览地点:第二展厅

程十发先生的艺术精神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便是“精艺报国”,晚年他将自己珍藏的一百多件历代书画作品捐献给国家,便是这种理念的最好诠释。这些无价之宝曾经给程十发先生带来无数巧思妙想,而今天,它们将向社会开放,成为广大老百姓的共同财富。

程十发先生有一方印章,“供养白阳、青藤、老莲、新罗、清湘、吉金、八大、两峰之室”,由此可以窥见画家尚友古人,对明清两季冲破陈规、狷介率直的画家的偏爱。 在程十发先生的捐赠中,我们会看到王蒙、陈洪绶、唐寅、徐渭、董其昌、傅山等历代名家的精彩作品。

程十发先生在他的捐赠信中深情地写到:“因我年纪渐渐老了,我几十年为了研究国画艺术,逐年收集了一批中国古代绘画书法,现在我想交给上海市文化局,并转上海中国画院收藏,供同志们参考研究。”

这个展览将程十发先生的古画捐赠比较全面地展示出来,以飨观众,正是程十发先生“精艺报国”精神的延续与普照,使中国绘画的传统代代相传,中华文化的精神发扬光大。


展览作品(部分)


明,唐寅,《红桥看花图》,上海中国画院藏

清,虚谷,《梅月松鼠图》,上海中国画院藏

清,傅山,行书,王维《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诗

3

星光璀璨

程十发和画师们艺术文献展

展览地点:第三展厅

浩瀚星空,繁星点点。传说每一颗星星都是一个人中翘楚逝后的归宿,而那些惹人注目的星座,散发着耀眼的光辉,成为人们定位的坐标,他们的影响力,曾经并且依然普惠世人。大师云集的海派艺术家星河中当属上海中国画院的画家星群最闪耀。

程十发是其中承上启下、联结左右的重要一颗。1956年,程十发作为年轻的画师与前辈画师一起进入刚刚筹建的上海中国画院,随后1960年代起,又不断有新人加入。

斗转星移,大半个世纪划过,程十发与画院师友共同努力,将灿烂的艺术人生留在上海中国画院,以璀璨的艺术星光装点夜空,为星空下的行路人照亮前路。

展览呈现了上海中国画院众多画师历年来的重要作品,并辅以大量的照片和文献。通过立体的呈现,使观众立于展厅,神驰星空,身披璀璨星光,被以程十发先生为纽带的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们的艺术创作所感染。


展览作品(部分)


贺天健,《秋林偶语》,1939年,上海中国画院藏

吴湖帆,《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上海中国画院藏

王个簃,《芦荡红英》,1965年,上海中国画院藏

丰子恺,《落红不是无情物》,1947年,上海中国画院藏

谢稚柳,《青绿山水》,1960年,上海中国画院藏

程十发,《第一回胜利》,1956年,上海中国画院

4

灿若晨星

林风眠特展

展览地点:第四展厅

林风眠先生是上海中国画院的画师,也是现代中国画坛的健将。他的艺术成就不仅仅在于用实践摸索出一条中国画改良之路;更主要的是,他身体力行了一种精神,一种真正的艺术家对艺术的奉献精神,它包括了对艺术本体的大胆探索和勇于创新,也包括了对艺术观念的深入思考和自我反省。

展览呈现了林风眠先生从1940年代到1970年代创作的四十幅作品,展现出他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至臻至善的艺术境界。

1970年代末,林风眠先生在出国之际,写信给上海美协和上海中国画院的领导,表示要将留在画院的绘画全部捐赠给党和国家,以表达他对祖国的强烈情感。由此,上海中国画院接收到这位中国现代绘画巨擘的馈赠。缘此,今天我们能看到如此精彩的绘画作品。

在林风眠先生定居香港的许多年中,每次程十发先生赴港必去看望林先生,这不仅是两位杰出画家彼此欣赏、情谊渐深的见证,也是时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程十发先生代表组织向林先生问候与致敬的责任。


展览作品(部分)


林风眠,《金鱼》,20世纪40年代,上海中国画院藏

林风眠,《柳林》,20世纪50年代,上海中国画院藏

林风眠,《蓝色花》,1964年,上海中国画院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