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外科学专硕,规培于某三级综合医院,在科研方面资质平庸。
求职时,我也遇到专硕普遍遭遇的窘境:
够不到大三甲高高的招聘门槛,回县医院,又心有不甘。
我回想起,三年前,
选择填报烧伤整形专业
,是因为对医美整形领域的向往。
说干就干,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将求职目标转向民营整形医院
。
面试前:恶补知识
点击查看整形外科招聘信息
起初,
我对整形医院的印象比较模糊
,甚至被某些负面传闻影响,脑海中时不时浮现
「莆田系」这类标签
。
我开始像侦探一样在网络上搜寻整形医院的相关信息。
通过浏览医院官网,
仔细研究医院规模、科室设置、专家团队等信息。
同时,
我还下载了一些医美 APP
,这些平台上不仅有患者评价,还有医院的相关情况,比如医生数量、擅长项目,
可以从这些信息侧写出医院规模和口碑
。
做了些功课后,我了解到整形医院有不同级别,
从诊所到门诊部,再到美容医院和整形外科医院,
各有其特点和业务范围。
范围得到进一步缩小,
西南部某新一线城市的三级整形外科医院
,成为我的求职目标。
在医院官网、医美行业报告、医疗服务平台上,能够查到医院联系方式,可以去电咨询招聘详情。如果联系方式比较隐匿,
我就鼓起勇气带着简历上门拜访
。这种方式也许有些莽撞,但也能直观感受医院的氛围和文化。
在确定了几家意向医院后,我意识到自己在医美专业知识方面存在明显漏洞。
面试前,我购买了几本专业书籍,
快速翻阅重点章节
,「恶补」知识点。由于时间紧迫,只能抓大放小,
尽量熟悉一些常见的医美手术操作流程、术后护理要点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知识
。
面试中:「吃得了苦吗?」
点击查看整形外科招聘信息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走进了面试的整形医院。
与传统医院充斥着消毒水和各种混杂味道的环境截然不同,这里的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香氛味,装修风格时尚、温馨,灯光柔和,色调明快,
给人感觉是走进了一家高端会所
,而不是医院。
舒适的环境让我的紧张情绪消失了一半。
第一轮,人事部门面试。
面试官首先问我毕业学校、规培医院的情况,了解我在规培期间所参与的外科手术种类和数量。接着,问我对美容外科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关于美容手术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我能感受到,
人事重点在考察我的基本职业素质以及沟通交流能力
。
第二轮,医疗院长面试。
院长先问了我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技能,感受到我的自信的态度后,直截了当地提出:
「当医助很累,你吃得了苦吗?」
我心想,
规培都熬过来了,还有什么吃不下的苦?
我回答:「不怕。不是因为我有多能吃苦,而是我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会尽心尽职。我有信心能够承受工作的压力。」
院长脸上挂起一丝微笑,看来对我的回答比较满意。
我发现,几家医院的面试流程大致相同,面试难度总体来说不算大。
入职后:专注辅助手术
点击查看 2024 各科室薪资水平
成功入职后,
我发现整形医院的科室分工十分精细
。有专门的美容外科、专注于微整形的微创科、致力于皮肤护理和治疗的皮肤科,还有保障手术安全的麻醉科等。
医美整形手术项目种类繁多,
涵盖多个身体部位和不同的美容需求
。
光眼部,就包括重睑术(双眼皮手术)、内外眦开大术(开眼角)、提眉术、眼袋去除术等等。
我的工作
职务是外科医助,
主要负责协助主刀医生进行美容外科手术,
不涉及诸如注射美容、皮肤光电治疗等其他项目。
医助,顾名思义,医生助理。
每天的工作内容相对固定,
从早上起,交班、查房、换药、开医嘱、写病历。当然,核心工作还是手术。
目前已经入职一年,工资到手七千左右。
说实话,
刚开始觉得这个称谓挺别扭
,为啥不是住院医师?
在手术过程中,
很多时候感觉自己就像是打杂的
,没有职业光环,薪酬待遇也不算优厚。
好处在于,不用承担太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