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不知道你有没有算过,光是近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光中特词条数目,就有近 1800 条——什么概念呢?
如果我们把中特术语全部提取出来,放到 A4 纸上,设置为中英术语表达各占一行,五号字号,Times New Roman 字体,1.5 倍行距——需要
172 张 A4 纸
,才能列完所有术语。感受一下一本刚打印出炉的 A4 纸书的沉甸。
而这近 1800 条中特术语,按我们的要求,中英、英中都要背会,那就有了 3000+ 词条,这当中有短有长有段——也就是一个术语占一段意思,比如大家永远的痛,「“人地钱”挂钩政策」,英文版本就有 277 个单词——嗨,找谁说理去?
1.
但就是这样,到今天打止,政工一期已经完结,二期已近尾声,两期下来,我们也探索出一套比较有效的学习流程,这里和你唠一唠,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规划学习的思索——
每天早上,大家要先做一套词条测试卷,考考昨天的记忆效果,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巩固,做完后才能在试卷解析中拿到当天的学习材料。
每天测试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对政工词条,不仅要能认、能说,还要能写,而写法是否准确,交卷就可以分晓。拿到材料后,导入 Anki,按我们讲过的高效刷词的基本原则,开始学习,尽可能的以
整体高效但感观轻松
的姿势完成学习任务,再把学完后的 Anki 界面,上传到平台打卡,完成每天学习的闭环。
如果你对
A Mind for Numbers
(中译《学习之道》),
Peak
(中译《刻意练习》)等书有所了解的话,你应该还记得书中曾多次提到,随时随地给自己测试,对加强记忆有非常神奇的效果。你也就理解了用 Anki 来学习的优胜之处——每一张卡片的学习,都是一个小测试,而每一个次的测试,又是对记忆的全方面加固。加上 Anki 以加强版记忆曲线安排的间隔重复,术语记忆效果已经完全是另一个维度了。
2.
昨天刚好是二期的第二次课,除了带着大家一起学会了批量高效搜词条的方法,还带大家继续写词条处理时好用的正则表达,对词条批量料理,总之原则就是:
凡是高频重复的工作,能交给机器的就绝不人肉苦力。
这些繁琐重复的工作,每多解放给计算机一点,我们的自由时间就多一点——而要
由普通跳脱到卓越
,你懂的,中间的桥梁,无非就是比他人量更多、质更高的时间付出而已,不是吗?
3.
忘了是一期还是二期的时候,有位同学来报名时说,自己之前试着背过政工报告,只不过没有坚持下来,说完感慨了一句:
我竟然以为我自己一个人能背完。
我都被逗乐了。其实一个人真不能学吗?当然是可以的,只是艰难一点。因为,坦白说,政工确实不是什么趣味学习材料,整理术语要靠时间堆,背诵如果不借助 Anki,可能更是个苦差事——但奈何,谁让咱们爱国不是?
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学习,和一群人一起学习,是完全不同的感观,大家一起为同一件事一起努力的时候,你不会陷入
和自己对抗的陷阱
——费力的想今天「学还是不学」,而只要关注今天「什么时候怎么学」,如果你也曾面临同样的对抗,那种吃力感,我相信你是懂的。
学语言不是也不该是件孤独的事,和大家一起,把坚持交给环境,把心力留给学习,这不就是我们把一件事情办成的正确姿态么?
4.
所以今天,我想邀请你,用一个月的时间,一起来学习近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词条,把这件值得做、但或许之前一直没有好契机做成的事,给它办了。
我们
三期
的时间安排是,从 10.1 号开始打卡学习,期间有 9.28 号的课前辅导,和打卡开始后的两次线上大课,价格是 29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