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谷雨计划-腾讯新闻
支持非虚构作品创作与传播,致力于耕耘中国故事,分享对现实的理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新闻网  ·  8死17伤,江苏一技校发生持刀伤人事件 ·  3 天前  
新华社  ·  回升明显!10月份主要经济数据来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谷雨计划-腾讯新闻

纪录片《童心无归处》:揭开美国六岁选美皇后被杀悬案 | 谷雨报道

谷雨计划-腾讯新闻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5-08 18:00

正文

◇ 视频:《童心无归处》预告片。时长:2分37秒


如果翻开一本侦探小说,看到最后发现作者没有给出一个答案,你的反应可能会是先愤愤然地骂上一两句,然后说——“凶手肯定是他!”,或者“我不太清楚……但凶手应该是他吧?”再或者,“我不知道凶手是谁……也许是他吧……我感觉是他。”

 

即便没有醍醐灌顶的“原来是这样”,但每一个读者内心都会有一个答案,这个答案来自于故事本身,但有时候更多地是来自自身的阅历、思维方式,甚至偏见。凶手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觉得凶手是谁。因为在我们漫长的一生中,无解的事情太多,大多数人都需要在这混沌里寻求一个归处。

 

《童心无归处》这部纪录片,以它特殊的叙事方式,谅解了人性之中对于寻求一个“归处”的偏执。



谁杀了6岁童星“美国小小姐”?

撰文/夏偲婉

编辑/迦沐梓


◇ 纪录片《童心无归处》海报。


《童心无归处》讲述的是美国六岁选美皇后JonBenet Ramsey琼贝妮特·拉姆齐的悬案。1996年,长相甜美的琼贝妮特荣获美国小小姐科罗拉多小小姐等多项儿童选美大赛殊荣。同年1226日,琼贝妮特遇害,死于自家地下室中,后来的尸检显示,琼贝妮特死前还遭受了性侵犯。


十年后,涉嫌杀害6岁选美小皇后琼贝妮特的嫌疑犯约翰·马克·卡尔于泰国落网,后因他的DNA与现场找到的证据不足而被释放。

 

二十一年之后的今天,真相亦未曾大白于世。期间,“母亲帕齐盛怒中误杀女儿”、“父亲约翰性侵女儿”、“9岁的布尔克因嫉妒杀害了妹妹”这些传言在媒体的推动下影响着民众对于凶手的猜测,对琼贝妮特家人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 左:《童心无归处》剧照,中:琼贝妮特,右:琼贝妮特和家人。


既然案件本身就扑朔迷离,对于凶手的猜测又众说纷纭,《童心无归处》的导演采取了一种特别的拍摄方式,让三重故事空间在一个主体身上呈现。

 

《童心无归处》的英文名是Casting JonBenet,“cast”本身有拍摄和选角的含义。影片主要由琼贝妮特、琼贝妮特的母亲帕齐、父亲约翰、哥哥布尔克、嫌疑犯“圣诞老人”和约翰·马克·卡尔这几个角色的演员试镜剪辑而成。不同的演员面对着摄像机,穿着角色对应的服装,或是一边念着剧本一边发表自己的观点、或在片场进行不同情节的演绎、或是谈论起自己的经历……在最后的演员表上,大部分演员名字的背后,都有三个角色的名称,例如“琼贝妮特·拉姆齐/琼贝妮特·拉姆齐的试镜者/演员自身”。

 

“琼贝妮特·拉姆齐、琼贝妮特·拉姆齐的试镜者、演员自身”这三类形象中,第一类是角色本身的混沌,第二类是演员与角色形象的混沌,第三类,是演员的自我表达。这三类形象在同一个人身上得以呈现,但不同于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的逻辑关系,这三类完全不同的、甚至彼此产生强烈冲突的形象放置在同一个人以及好几个人对同一角色进行不同的演绎时,这种错位激发出一种迷离感。每一个演员对人物有着自己的判断,对事件以及剧本有着自己的理解。观众看到这场悬案的来龙去脉,建构起琼贝妮特及与案件相关的人员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观众认识到了“众说纷纭”的观念市场,各种推断在被讲述、被演绎,似乎每一种都能说得通,但每一种都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判断者的主观性。


◇ 纪录片《童心无归处》剧照。

 

《童心无归处》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呈现了人性中“不惮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母亲可以是杀害女儿的凶手,父亲可以是性侵女儿的施暴者,年幼的小男孩可以是砸死妹妹的刽子手……但影片不止于对“观念市场”的呈现,它通过将主观性与“他者”紧密相连,推向合理性。

 

影片中有很多这样的细节,有的演员极其冷静地对着镜头说出自己年幼时被强奸的经历,有的演员因为自己已为人母,断定帕齐绝对不会杀害自己的女儿……当演员呈现出这部分的“自我”时,会让观众变得宽容——“原来因为在你身上发生过这样的事,才让你做出这样的判断。”


《童心无归处》的妙处在于,它在真相不明的混沌之处,拍摄出了某种真实,这种真实并非我们常说的某个事件的客观事实,而是人性中最幽微、最为主观的部分——“我认为”、“我觉得”、“我相信”,这些“认为”、“觉得”和“相信”中夹杂了太多的影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就是主体本身的经历。就像《童心无归处》海报上的那句——“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真相”,这句话与“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并无差别,在真相不曾存在的情况下,真相有无数个。


◇ 纪录片《童心无归处》剧照。 

 

但为何能接受“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却对《童心无归处》,依然有人认为表现的是舆论的可怕?或许是因为哈姆雷特是虚幻的,读者通过对哈姆雷特的评判反观自身,同时不用忌惮是否会对哈姆雷特造成伤害。但对琼贝妮特的悬案,旁观者的态度对于他们所评判的当事人将会造成最直接的影响。面对媒体猜测性的报道,拉姆齐一家在承受失去女儿的悲痛时,还要承担起来自外界莫名的压力,不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打官司,还被迫搬离了原来的住处。


该片的制片人斯科特·麦考利曾说,“这部影片从根本上探讨罪恶在我们生活中留下的印记。”拉姆齐一家陷入了“他人即地狱”的不幸,遭遇了他者的审判,而一些演员们,也无法消除久远的罪恶对其一生的影响,给自己早早就定了罪。

 

没有对错,只是“无归处”的混沌。

 

 我不知道真相是什么,但我明白一种痛苦

 

《罗生门》中,案件里三个当事人对于事情经过的描述各执一词,让乞丐不思其解,满脸茫然地感叹说——“我不明白,我一点也不明白,我真是不明白。”真相扑朔迷离之际被目击者砍柴人道破,人性的丑陋面展露无遗。纪录片《细细的蓝线》中,事件的来龙去脉也主要由当事人叙事还原,间或插入一些带有隐喻色彩的场景建构。


◇ 纪录片《童心无归处》剧照。 

 

《童心无归处》的多重叙事中,并没有任何当事人的声音。导演找了一群演员来试镜,他不再回避过往纪录片所纠结的无法把控的“表演性”,索性让演员们自己去表演,通过画幅的变化,让观影者意识到表演与真实的对立。在这样一种多重叙事的开放式电影文本中,真相不再重要,真实脱颖而出。

 

《童心无归处》中,演员们情绪饱满,有着浓烈的的言语表现力,但多重叙事主体的出现避免了观点的倾向性,这一盘装满各种颜色小球的盘子被导演端的稳稳的,小球在盘子里转来转去,但始终不曾越界。导演的观点藏的太深,让人不禁怀疑导演对于该事件的态度下降至冰点——没有观点只是呈现观点。

 

直到最后的镜头——一个长镜头从片场穿梭扫过,在不同的隔间里,极具张力和克制地上演着拉姆齐一家各种可能性,演员们在房间里奔跑、抱头哭泣、默默无言、拼命挣扎……


◇ 纪录片《童心无归处》剧照。


在这无数种可能性面前,金发碧眼像洋娃娃一般漂亮的琼贝妮特再次出现在片场前方,光打在她的身上,格外美好。这部电影中,她有过笑靥如花、有过翩翩起舞、也有过厉声尖叫。直到最后,导演将各种情绪、各种猜测、地狱的各种模样堆积在一起,告诉观众,有时候人们受不了无解,他们需要制造一个结论,需要一个“归处”,而在这些结论背后的痛苦,就是真相。无论是琼贝妮特·拉姆齐,还是琼贝妮特·拉姆齐的试镜者,还是演员自身,演绎的都是制片人斯科特·麦考利所说的“罪恶的印记”,也就是罪恶带给我们的痛苦。

 

这些演员就像日常生活中的我们,大多数时候,不会像《罗生门》中的乞丐生发出“我不明白,我一点也不明白,我真是不明白”这般对人性一无所知的感叹,更多地是《童心无归处》中呈现的这样一种状态,因为经历过一些事、见识过一些残酷、给自己定下过某种罪恶,所以“我不知道真相是什么,但我明白一种痛苦。”


当意识到这一点时,再回想影片开头,身穿印有“星条旗”图案演出服的小演员汉娜,画着小大人般的妆容,满眼童真地一边放下场记板,一边对着镜头发出疑问,“你知道是谁杀了琼贝妮特·拉姆齐吗?”



 关于《童心无归处》

《童心无归处》讲述了世界上最轰动的一起谋杀案——美国六岁选美小皇后琼贝妮特·拉姆齐的死亡之谜。该案经过长达二十年的不休争议,屡次登上《时代》周刊和《人物》杂志封面,各大新闻媒体不断猜测凶手究竟是谁,而公众对其亲生父母及其学校一位男老师可能是凶手的指责更是甚嚣尘上。 


影片《童心无归处》在纪实和非纪实之间游走,向观众呈现了一种非常奇特的电影风格,再现了小明星难解的死亡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