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围绕作者的个人投资和消费经历展开,探讨了投资和消费决策背后的心理和影响。文章提到了作者在投资基金、房地产以及黄金投资方面的经历,并反映了这些经历对作者消费观的影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朋友的担忧
作者的朋友担忧其老公裸辞后的投资问题,反映了中产家庭在投资和消费方面的压力。
关键观点2: 投资基金的经历
作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基金的经历以失败告终,反映了盲目投资的风险以及投资决策背后的心理动机。
关键观点3: 房产购买经历
作者购买现在居住的房子也是一时冲动,但之后发现房价下跌,同时产生了对消费决策和投资决策的矛盾心态。
关键观点4: 错过投资机会
作者错过了一些投资机会,但在遇到新的投资机会时表现出了谨慎的态度。
关键观点5: 投资失败对消费观的影响
投资失败使作者在消费观上产生了矛盾,既表现出冲动消费的一面,又表现出谨慎消费的一面。
正文
01
因为对于三十多岁的中产家庭来说,要通过消费把家里败光还是要努力一下,但要说到投资,那可就快了。
02
在支付宝里我有一个基金,关于新能源汽车的,买了 2 万元,现在亏了 8000 元,持有收益率 -40% 。
2022年的我怎么会脑残去购买呢?是听了一个关于理财的视频。老师说:大家如果看好某个行业,那就去成为这个行业的股东。
当时我心想,新能源汽车发展这么好,那我就去投资它,分享它升值的红利。
我应该去那个视频下留言,可是,忘了视频的名字了……
03
2022年,有一天回到出租房,看着老旧的家具,糟糕的户型,闻到隔壁家正在炒的鱼香肉丝,迫切想要一个自己的家。
同时,也考虑到郊区可能有风险,于是在市区边缘买了一套。
——突然发现一个有趣的巧合,好像我投资失利的时间,都是 2022 年。
04
今年 5 月一次吃饭,一位朋友说,买黄金吧,现在收益不错。
这时候我已经有了很多投资失败的经验,一定要谨慎再谨慎,于是——
05
投资失败的经历对我的消费观产生了一些影响,而且非常矛盾。
如果特别想买一个产品,比如一本书,我会给自己增加一个理由:曹将,你想啊,比起投资的亏存,这点钱算什么?
如果消费意愿没那么强,比如一件衣服,我也会给自己一个拒绝的理由:曹将,你想啊,都亏了那么多了,就省点吧。
06
在做消费决策时,我会货比三家,为了 5 元的优惠券都会跟客服聊五分钟,甚至在最后一刻,还会因为纠结而选择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