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近日,浙江省浙商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浙商资产
”
)增资项目于浙江产权交易所进行预披露公告,面向社会征集意向投资人。
公告显示,浙商资产本次增资拟新增注册资本不超过12.26亿元。
浙商资产成立于2013年8月6日,为全国首批5家、浙江省第一家具有批量转让金融不良资产资质的省级资产管理公司,注资71亿元。
目前,浙商资产的主要股东为浙江省国贸集团(持股58.64%)、财通创新(持股20.81%)、宏信远展(持股8.5%)、国新双百壹号基金(持股6.76%)、湖州交投(持股4.99%)、杭州敦琢(员工持股平台)(持股0.29%)。
公告称,本次增资完成后浙江省国贸集团持股比例不低于50.01%,现有股东持股比例不低于85.28%,新股东合计持股比例不超过14.72%。
2023年末,浙商资产总资产规模为672.87亿元,相比2022年末减少22.6亿元;实现净营业收入56.19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0.23亿元,同比增长0.41%;净利润为15.65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1.58亿元,同比下降9.17%。
浙商资产主营业务为不良资产业务,2023年该业务实现收入39.18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为69.74%,比2022年上涨8.48个百分点。
2023年,浙商资产收购不良资产原值为575.78亿元,收购成本为252.7亿元,清收金额达到了230.87亿元。
报告期内,浙商资产省外业务增长较快,省外累计不良资产包收购成本同比增加 42.38 亿元至 341.04 亿元,当年末省外不良资产业务余额增至 141.25 亿元。
并且,省外业务收购成本/收购资产原值约为 36.26%,相较于总体收购成本/收购资产原值的43.89%明显较低。
浙商资产不良资产业务主要有两种模式,分别为自主清收和委托清收。
自主清收方式主要包括不良资产诉讼追偿、债权和收益权转让、以资抵债、资产证券化等,自主清收方式清收效率较高,当期清收金额/收购成本达到142.28%。
委托清收业务通过收取固定比例的资金占用费和管理费的方式取得收益,委托清收方式清收效率较低,当期清收金额/收购成本仅为53%。
2023年,浙商资产的个贷不良业务增长较为迅速。财报显示,以个贷不良业务为主的其他业务收入为5.45亿元,同比增长40.46%,在不良资产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3.91%。
大余
→ 近期内容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