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苗法鸣致力于打造知识信息传播与智力服务的综合互联网平台,以构建覆盖青年学人学习、生活、工作全方位需求生态圈为目标。
在单平台运营方面,旗下有
“青苗法鸣”“青法
学堂
”微信公众号
;在微博、知乎、
B
站、小红书、
CCtalk
等平台拥有“青苗法鸣”账号。
在内容输出方面,围绕法学学术、法学教育、法律职业、社会热点、校园生活等内容版块,累计推出系列原创图文与音视频5000余篇,信息资讯12万条;
累计阅读量已突破8亿次
。
在智力服务方面,累计举办各类讲座200余场次,近2.5万人参加;一对一咨询指导超3000人次;笔记材料惠及500余名同学;80余篇付费内容累计超1.2万人订阅。
“青法学堂”
微信公众号在专业学习、升学考试、竞赛求职等方面,全方位带动青年学人发挥“传帮带”作用。
“青苗法鸣”微信公众号聚焦于法学学术交流与社会热点讨论。
为一如既往地支持各位读者朋友来稿交流,现发布2025年最新版征稿启事。
稿件要求:
1.
“青法学堂”
主要推送以法科学子校园、职场成长为中心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各类经验贴(如考研、法考、保研、外语学习、校园竞赛、求职实习等)、学习心得类文章(如笔记方法、考点总结等)、实务类文章(如办案手记、法律检索技巧等)以及信息整理类原创文章(如考研数据整理与分析、就业趋势判断等等)。
2.“青苗法鸣”主要推送法学学科的学术类、思想类稿件以及与法学研究议题存在交叉关系的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其他人文社科类稿件,体裁不限,论文、时评、书评、影评、案例分析、译文等皆可,但译文应取得原作者的授权。
3.以来稿质量为采用之标准,欢迎篇幅适中、论证详实、观点独到的稿件,来稿字数原则上不少于3000字。不对作者身份做要求,鼓励本科生练笔发声、交流进步。
4.为规范用稿,提高编辑质量和效率,来稿请以Word文档通过附件发至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并在邮件标题注明“投稿青苗法鸣”/“投稿青法学堂”,邮件正文中附上150字内的作者简介(内容不限,需包含作者姓名等基本信息,亦可附上照片)。对于所收稿件,我们会尽快安排评审,并在3天内回复审稿结果。
5.我们谢绝一稿多投,来稿若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知乎等网络平台上发布的,请在投稿前将其删除,否则一经发现,将予以退稿。但对于已在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如该文尚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布,则可以收稿,但不支付稿酬。
6.“青苗法鸣”/“青法学堂”微信公众号所收稿件视为向我们无偿转让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复制权、汇编权等知识产权,当然,我们将保护作者的署名权和作品完整权,不对主要内容进行修改。如作者不愿意稿件在微博、知乎等平台做后续推送,请在投稿时注明。
7.稿件一经采用,稿酬将在稿件推送5天后,通过支付宝发放。
稿酬规则
(适用于青法学堂微信公众号2025年1月1日后推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