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W互联网深度精选
关注最新鲜的互联网行业趋势动态,推荐最有价值的互联网行业深度言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曝iPhone17将引入曲面边框#】苹果 ... ·  昨天  
新浪科技  ·  #CES2025展会#【CES前哨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3W互联网深度精选

老板,奖金可以不要,但请给我更多工作

3W互联网深度精选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5-24 21:54

正文

插画丨高效芸


文丨李少加 来源丨少加点班

ID:lishaojia2015


一、“外在奖励”的宿命:必然出现的职业倦怠感

 

基本上,无论任何类型的工作,只要有过一年半载工作经验的朋友,应该都体验过或多或少的职业倦怠感:


 每天工作就是毫无止境的重复琐事、麻木应付、没有成长

● 每天晚上都不愿入睡,每天早上不愿起床

● 厌恶上班,这种痛苦感通常在周天晚上会达到顶峰

……如此循环。

 

当然,有些朋友可能会怀抱某些幻想:


● 也许换个更轻松的工作会好点

● 换个工资更高的工作会好点

● 换个更好的老板的工作就会好起来

……

 

而现实却是:


纵然换个更有兴趣、更有挑战、或者更高薪、离家更近、职位更高、同事更帅更美的工作。


对大多数人,无需多久(通常是 3 个月到半年),一切将复归平常,倦怠感再次出现。


多次跳槽过的朋友估计很清楚这种感受。


对于工作体验较少的朋友也许会想:bullshit,怎么可能? 

 

我们不妨先看下心理学家 Deci(1971)曾做过的一个著名实验:


“物质奖励对内在动机的侵蚀实验”


实验选定了两组大学生被试做 SOMA 数字谜题(这是大学生普遍有兴趣的问题,没事时也会做着玩的那种)。


● 对实验组,每解除一道题就给 1 美元奖励

● 而另一组对照组则完全没有奖励;

 

任务结束后,实验人员让学生们“自由活动一下”,然后通过单面玻璃在一旁偷偷观察这两组学生各自的行为,结果非常有意思:


对于物质奖励组,学生们几乎都停下解题,情愿发呆无所事事;

而没有奖励的对照组学生普遍继续兴致勃勃的玩解题游戏。

 

结果显示:物质奖励反而起到负面作用,抑制了人们对本身有兴趣(内在动机)的工作的积极性


类似的实验还有多次针对不同人群幼儿、职场人士、中学生均得出相同结论。


换句话说,无论你对工作多么热情四射,一旦从老板给你发工资的那一刻起(外部奖励),你对工作兴趣的内在动机已被工资(外部奖励)取代了。

  

那,很多朋友可能又会问了,取代就取代了呗,只要工资继续发,外在激励内在激励不都一样,员工照样嗨起来,怎么会有职业倦怠感呢?

 

遗憾的是,并不能。

 

如果说“外部奖励扭转了人们工作的内在动机”,那么,人类的另一种先天本能则必然会使“外部激励”效果趋近于“低效乃至无效”,从而最终使“工作倦怠”发生。

 

这个火上浇油的先天本能则是心理学上大名鼎鼎的“适应水平现象(adaptation-level phenomenon)

 

简单来说就是无论在我们身上发生了特别好的事情或者特别不好的事情,我们内在的脑刺激调节器都会很快让我们适应这种水平。

 

比如,你中了 500 万彩票,你预期的幸福指数会很高(下图虚线),但实际是你嗨了很短的一时间后,幸福指数复归平常(橙色);类似的,如果你不幸失恋,预期的幸福指数会很低,但实际上没多久你又能欢乐的飞奔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们不妨看下手头的手机、电脑,回想下刚买时的心情就明白那种感觉了。换个新车、更大的新房、更高的收入都是同样属于外部激励。


总之,生活中发生的一切狂喜或苦难终将在我们心中细水长流,对幸福感的影响都远小于之前的预估。

 

这一切都是我们的高级生命本能——“对外在刺激的适应性” (即适应水平现象)决定的。

 

因此,综述,当工作报酬(外部奖励剥夺内在动机)、适应水平现象两者一结合,几乎注定了大多数人无论做多有兴趣、或多“高薪(或职位更高、挑战更大)”的工作,无需多久,职业倦怠感又将卷土重来。

 

成年后,我们有 60% 以上的人生都在工作中渡过,不免细思极恐。

 

那么,救赎之道何在?


莫非唯一的应对之道就是快速赚到大钱然后提早退休享受人生?


遗憾的是,这个先财富自由然后享乐人生的人生战略在一开始就错的彻底。

 

因为,一个有悖于大家直觉的观点是:


单纯的享乐不会让人获得真正的快乐。


二、人生真正让人快乐的事情恰恰是工作本身


不信,问大家个问题:


为何那些福布斯财富榜的人老早就财务自由了,但大都却还是在工作?


无论是比尔盖茨还是马云,他们之前都有过“退休”享受生活的想法,然而后来,前者一直专注于慈善事业,后者每年出差、演讲、思考的问题,换算成工作量远高于常人。


至于乔布斯就更不用说了。

 

你可能会用“有理想、有追求、与众不同”这些漂亮词汇来给他们赋予伟大的品格。

 

其实,哪有那么高深,理由很简单:


他们只是发现,工作本身比休闲娱乐更快乐罢了。

 

“休闲娱乐”带给人的快乐性质与金钱类似,都属于“外部奖励”,很容易产生“刺激适应性”,前文已充分论述,会使人心生厌恶。

 

神经心理学家发现:


唯有沉浸在“内在动机”(内在奖励)的工作任务当中,我们的大脑才会更频繁的分泌“良性”多巴胺,更频繁地感受到幸福。


积极心理学研究更是进一步发现:源自“内在奖励”的幸福感有着难以置信的适应性(享乐韧性 hedonic resilence),意即不会像物质奖励一样出现刺激适应现象。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被家长们视为洪荒猛兽的游戏。

 

几乎没有人不爱玩游戏,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拆分下我们在游戏中干的事儿,哪件不是与“工作”如出一辙呢?



拿典型的即时战略游戏来说(比如《魔兽争霸》):


你要考虑如何分配资源发展军事、经济;这不是企业的战略思考工作么?

你要分析敌方的兵种攻势进而调整打发;这不是竞品分析么?

你要在对战时操作兵线;这不是执行工作细节么?

……

 

这给到我们一个很价值的启示:


我们之所以厌恶“工作”,是因为工资,或者确切的说,你拿工资的心态(大脑把它视为外部奖励)才是罪魁祸首——它让你失去了自主感(autonomy),严重削弱了你的内在动机。

 

对于绝大多功成名就的人,无论是乔布斯、比尔盖茨、马云或是布林、马斯克等……他们看待金钱的方式与一般人不同:

 

对他们而言,工资不过就是工作之余的附加奖励,真正激励他们投入的从来都是工作本身。


剖析至此,职业倦怠感(严重影响生命质量)的根治方案亦渐渐浮出水面了:

 

我们能否将工作的“外部奖励”重新转化成源自内心动机的“内在奖励”,从而在工作中收获幸福(通常还能取得更大成就)? 

 

 

三、唤醒与生俱来的“构建”能力让工作变好玩

 

在探讨如何转换“外部奖励”前,我们先思考一个认知问题:

女生婉拒男生时的那句经典台词:“你人很好,但我们不在一个世界里……”


这句话是个善意的谎言么?

 

这是个超级大实话。


不仅你女神(过去式)跟你不在一个世界里,纵然是你双胞胎兄弟的“世界”其实也与你的世界有区别。

 

比如,在公厕里,如果你看到“禁止吃饭”的告示肯定会以为是哪家的熊孩子在恶作剧,但在日本却是稀松平常:


日本某大学公厕的告示


又比如,在国内你看到两个穿婚纱照的女人在拍照肯定以为是闺蜜照,但在某些国家,她们两是正儿八经的结婚:


真实的结婚场景


没错,我们对“世界”的认知都是基于我们每个人的思维模式、生活经验所被动构建的独一无二的世界。


即,我们都活在自我构建(被动)的主观世界中

 

幸运的是,我们大脑具有强大的“可塑性”,这赋予了我们“构建主观世界的能力”。

 

另一方面,我们能够通过沉浸在游戏、故事的世界中体验到愉悦感、自豪感等高级情感,无需任何物质激励就能够乐在其中。

 

我们只需把两者一结合,就能够找到应对“职业倦怠”的根本解决方案了:


我们可以为工作这个看似乏味的过程构建成一个更有趣的“主观世界”,从而让大脑不依赖于工资、奖金等“外部奖励”来获得激励,而是让工作本身的“内在奖励”成为动机(具有“享乐韧性”)。


从此,工作倦怠感将荡然无存。因为,你已经不再是打一份工,而是在玩一个有挑战的游戏,不仅如此,居然还有人发钱让你玩!

 

事实上,这并非李少加多么稀罕、了不得的新发现。历史上早有大量取得杰出成就的人本能上就一直这么践行的,我只不过代为将这种行为抽象、梳理出来罢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构建这个有趣的“主观工作世界”呢?

 

郑重提醒,本文给出的策略并非洗脑式的自我催眠,而是源自不同学科的多个优秀社会实践的结晶,社会中各行各业都存在本能的使用这些策略的人。

 

下面,李少加结合内在动机理论 (autonomy)、神经语言程序 (NLP)、游戏化设计,将三者结合,给到各位一个简单的构建框架:

 

1.为稀松平常的工作目标赋予宏观意义

2.设定每次工作任务的挑战点、及时反馈

3.将工作成果可视化


高成就工作模式之一:赋予工作宏观意义

 

人类是一种天生社会性动物(亚里士多德)。


因此,我们对“自我的评估”无论是好是坏都必须依赖于外界的真实评价,而这正是我们快乐(或沮丧)的最原始动力。

 

这就是为何古今中外军事行动总是要先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比如,中世纪欧洲的十字军东征,官方打的鸡血是:圣战、护教、保护耶路撒冷。


但若说是觊觎东方财富、抢钱、抢女人,谁会抛下农活跟着去啊。


对,本文理论亦可用于新兴的企业管理。

 

人人都需要获得外界的正面评价、肯定。


因此,如果我们不能发掘工作本身的伟大意义,那大脑必然会毫无选择的将工作解读为“为钱而作”,将工资解读为“外部奖励”,自然不会从中获得持久快乐。


恐惧管理理论亦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类似观点。

 

比如,李少加曾经常在一家小店吃凉拌菜,这老板最大特点是:他工作很开心。

 

有次我跟他闲聊,他说,虽然餐饮累,但每次客人夸赞他做的好吃都特别让他开心。他觉得能让那么多客人吃到干净、好吃的凉拌非常自豪。

 

这或许才是他生意好的秘诀:找到了工作超越赚钱的更高意义,乐在其中。




是的,我们渴望工作有意义,渴望成为超越自身的宏伟事业的一部分。

 

事实上李少加在各行各业中都留意到存在许多“快乐的工作者”。


无论是的士师傅、清洁阿姨、路边小店的店主,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清楚知道自己是在为社会的健康运作奉献心力,而不仅仅是为了“钱”。


● 清洁阿姨:让这帮学生们能够在干净舒适的图书馆学习

● 的士师傅:我是为了让加班工作辛劳一天的人舒适的回家

● 路边小店店主:能为大家解决应急之需,很开心


以上都是李少加大学至今遇到过的跟他们闲聊出来的,绝非杜撰。


至于那些名人亦同。


● 乔布斯:“人们应该拥有更好的电脑、手机”

● 马云: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赋予工作更高的意义,这是彻底脱离“职业疲倦感”的第一步。


顺带一提,那些获得世俗成就的人,大都也不是为“钱”而工作,如此恰恰能规避“商业短视”的陷阱。

 

既然连上述这些从世俗眼光来看毫不起眼的工作都能找到更高的意义,我们有何理由不能?

 

高成就工作模式之二:为工作设定挑战点,并主动寻求反馈

 

如果说上述第一点(为工作找到超越赚钱的宏大意义)属于意识形态的认知问题,那么,这第二点就是一个方法、策略的问题了。

 

想象一下,让你跟乌龟赛跑,跑赢了你会喝香槟庆祝么?

 

如果你经常玩游戏,相信就会意识到一点:


游戏最迷人之处不是因为我们能“轻而易举”的取胜,恰恰相反,游戏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差点儿就赢”。

 

“进步、成长的体验”能够让我们提升“自我效能”(self-efficacy),这比所有的“外部奖励”(比如金钱、美食)都更为有效的产生“良性快乐”。

 

换句话说,只要每天的工作具有适当的挑战性,我们就能从中收获游戏般的快乐。

 

有些朋友可能就会问了:我每天的工作都是些重复琐碎的事情,毫无挑战可言,怎么办呢?

 

当然是自设“挑战点”啊。

 

至于挑战点在哪,完全不受限。


你可以自主发挥创意去挑选,当然,难度要恰当,太难的话就不是激励,而是挫折了。

 

比如,以很多人觉得毫无挑战的客服类工作为例,我们可以这样设置挑战点:

 

最简单的,可以以每天收到客户的“会心感谢”数作为挑战点;

或者,以将“不开心的客户”转化成“开心的客户”数作为挑战点;

偶尔遇到特别刁难的客户,完全可以把他当做“隐藏boss”;

甚至,以“向客户成功推荐出一款产品”作为每天的挑战目标……

 

或许有些人会说了,公司又没额外奖励,你做那么多额外的工作干嘛?

如果带着这个思维,那么我们又会陷入“外部奖励”惯性陷阱中了。

 

记住,我们给自己设定工作挑战点有且仅有一个纯粹的理由:


更~好~玩


否则你拼命赚钱然后又将钱花在“游戏(工作)”上意义又何在呢

 

● 当然,为了持续提升客户的感知体验,你可能会主动去学习专业的“笑容”、更好听的“发音技巧”;

● 为了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你可能会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更专业的沟通能力,进而会自发学习“金字塔原理”;

● 然后又发觉需要懂得人的心理,于是又自发学习“社会心理学”;

● 紧接着,你发觉为了更准确的统计自己设定的有创意的挑战指标,你还需要学习基本的数据思维、业务分析能力……


这与游戏解锁新技能如出一辙。

 

直到有一天,你发觉自己再也找不到更好的“挑战点”的时候,会蓦然发觉——

 

你几乎能够获得想要做的任何工作了,而你周边的人对你的评价之高可能也已经远远超越你的想象。



一旦你主动设定了工作挑战点之后,还能获得几个额外的奖励:


● 这一切都是你“自愿参与”的,能获得更高的“掌控感”;

● “挫败”不再是“失败”,而是让你更接近挑战目标的短期反馈,相当于免费学到了更多的

● 由于“化被动应付为主动探索”,时间利用率将远高于一般人,你将进步更快,而我们人人都渴望成功,渴望进步的感觉;

 

而众所周知,此 4 点(自愿参与、短期反馈、自我控制感、成长)均是获得“心流(flow)”体验的必要条件。


心流是一种高度投入某事而获得高度愉悦的高峰体验之一。

 

把琐碎的工作事项变成一个有趣的游戏,专注投入其中,相信我,用不了多久,你就能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回报。

 

我们最大的思维误区就是被“钱”这个“外部激励”削弱了你的“内在动机”,这将使工作变得索然无味,甚至做多一点就会觉得“吃亏了”,以致恶性循环。

 

高成就工作模式之三:将每天工作成果可视化

 

我们人类自古就是一种喜欢把“战利品”摆在身边已获得“自豪”体验的动物。


庆幸的是,时至今日,我们已无需将一堆敌人头骨或猎物的骨头串一串挂脖子或当屋里的摆饰品了。

 

但这种通过“战利品”以获得“自我认同感”的古老仪式我们依然能够沿用:


把现代版本的战利品——每天努力的工作成果(你对这个世界带来的变化),都尽量的摆出来吧。

 

无论是客户的留言感谢、领导同事的褒奖、还是你引以为豪的作品、设计,最简单的,拍成照片都行。


我们内心极度渴求自己对世界带来的变化。


对于一些口头难以保存的“工作战利品”,比如口头感谢,你大可每天记录在工作日志上。

 

将“工作成果可视化”在内在心理层面的好处,上篇推文:现在给你 100块,或半年后给 200 块,你选哪个?提到的“心理距离”概念中已充分论述,此处不复赘述。


总结


由于人类天性中存在的“适应水平特性”,我们大部分人都很容易陷入“工资报酬”所引发的“职业倦怠综合症”:


为获得报酬(外在奖励)而工作,导致我们逐渐丧失工作本身的“良性内在动机”,进而为欲望(外在奖励)所奴役,进入了一种:


 “赚更多 -> 适应较高收入 -> 不快乐 -> 赚更多 -> 适应…”负向循环状态,还使人陷入『短视陷阱』,离世俗成功更远。

 

然而,人生最持久的幸福感源泉之一恰恰是“工作”本身。

 

所幸的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主观世界构建能力赋予了我们“追求幸福”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借鉴一些出色的科学理论实践来重新唤醒工作的快乐,并“顺带”获得世俗意义的成就:

 

1.为工作目标赋予宏观意义,意识到自己属于宏伟事业的一部分

2.为每天的工作任务设定挑战点、及时反馈

3.将工作成果可视化

 

没有无趣的工作,只有无趣的人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作者:李少加,《进化式运营》作者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少加点班

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3W 立场」


和优秀的人一起成长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勾搭:wangcaixi

请务必注明「姓名+公司+合作需求」


长按二维码,关注 3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