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影工厂
百万用户首选电影微刊,每天为你推荐最新、最热、最好的电影资源,最具深度的影评,电影控的超级乐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投资界  ·  破30亿,哪吒杀疯了 ·  2 天前  
惠民市场监管  ·  大年初一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次均创纪录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电影工厂

豆瓣8.9,三十分钟的催泪弹,这片功力太强

电影工厂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6-11 22:35

正文

我问基友他看过最感人的亲情片是啥。


思索良久后,他认真的回答说,《妈妈再爱我一次》。



没想到,一大小伙子的内心居然也有这么柔软的一寸,软到让人想捏。


在厂长的印象里,能触到心中最柔软部分的名单里,还有它——


《俺爹俺娘》



怎么说呢,这应该算是一部被“”起来的片子。


简单用一句话来概括。


那就是形乱而神不散。



正如网友所说,这是一部很细节的纪录片



比方说它记录了爹娘第一次照相的情景。



以及15年后,二老第一次拍电视的羞涩。



无论是娘的小脚特写。



还是村民们的表情。



没有哪个镜头是刻意的。


但都准确的击中了你的内心。



每逢过年,儿孙要是没法回来,爹娘就会整理相框,说是这也算是过了个团圆年。


从1974年起,焦波便开始用照相机为爹娘拍照片。


1999年,当他拥有了摄像机,主角也依旧不变。



在整整30年里,焦波为爹娘拍摄的照片共计12000余张,以及录像600多个小时


他说,他想用镜头留住俺爹俺娘。



据说爹小时候读过四年私塾,能把《论语》背得滚瓜烂熟。



但由于生活所迫,他12岁便辍学回家拉大锯去了。



后来,他对子女寄予厚望。


从小学开始,爹娘便开始拼死干活。



直到焦波去上师范学校的那一年。


爹娘用三百块钱为他置办了三样行头。



要知道,那个时候的猪肉才卖七毛八一斤。



为了能更好的供应焦波上学。


爹在原本应当退休的年纪选择到城里干活。



午饭用白菜梆子对付。


而哪怕是一个白馒头,他也舍不得吃。



至于娘呢。


她对儿子的疼爱,莫过于每次当他回来,她一整晚都舍不得闭眼。



还有在儿子临行前,娘都会紧跟在后面,为他送行。



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



哪怕只是透过一扇窗口看看也好。



既然是拼细节。


那除了亲情以外,自然也少不了这老两口之间的相濡以沫。


港真,这个镜头触动了老夫的少女心~


娘会给爹挠痒痒。



爹也会夸娘好看。



而让厂长印象最深的却是这一幕——


那天,他们结婚七十周年。


爹拉着娘的手,问她:你高不高兴?


一瞬间,爹激动的声音都在颤抖。



整部片子下来,很遗憾。


你看不到优雅的长镜头,甚至连画质也有些糟糕。



但就是这仅仅三十分钟的记录让我突然意识到——


原来,影像居然是这么一件具有力量的东西。



一部《俺爹俺娘》,它连通了全人类的亲情。



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中国乡土生活的变迁。


焦波说透过农家的丰收景象来反应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的变化。


有人说,焦波他做了一件万千儿女想做而没做的一件事。


可能你没有他的生活经历。


但我想,你也一样能感同身受。



过一年少一年,多一眼赚一眼。


倘若你是个善忘的人。


没关系,还有厂长提醒你——


莫要等到父母老去,你才追悔莫及。


点左下角阅读原文,厂长给你汁源。


电影工厂
微信号:vipi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