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应急守护
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热心服务、真诚互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应急守护

【安全课堂】大小屏互动 近百万点击 “第四季”广受好评!今天一起回顾“在社区”的重要知识点

上海应急守护  · 公众号  ·  · 2019-09-04 10:4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由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应急管理局联合主办,上海市地震局、上海市红十字会协办,上海教育电视台精心打造的《公共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第四季)获得了全社会的关注,据统计,节目播出当日,上海教育电视台官微、官网同时在线观看人数达60万,看看新闻网、东方网、大申网、哔哩哔哩等视频网站直播点击近25万次,家长和小朋友们纷纷表示干货满满,意犹未尽!那么接下来,就要给大家划重点了!温故知新,快拿小本本记起来吧~



《公共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第四季)引入情景剧演绎的全新授课模式,分为“在社区”“在路上”“在学校”三个板块,黄奕、贾杰和赵锦祯三位老师结合情景剧演绎的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公共安全知识。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在社区”板块~


“在社区”


情景剧演示 切勿模仿



防溺水的“六个不”


上海是一座有水、有温度的城市,黄浦江、苏州河等各种亲水景观就在我们的身边。然而,大家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我们看到的水面远不如想象中的平静。黄奕老师以苏州河为例介绍到,经过实测,苏州河水深在2米左右,最深可达4米;在室外温度32度的情况下,水温却仅为20度左右;河的两岸长时间受河水浸泡,十分湿滑。



因此,我们一定不能因为水流平静就疏忽大意,为保障自身安全,要时刻谨记“六个不”:



1.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2. 不私自下水游泳;
3. 不要在没有安全设施,没有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4.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 不熟悉水性的同学不要私自下水施救;
6.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溺水互救的“三不准”


有些小朋友十分擅长游泳,这是不是意味着自己就可以下水营救落水的小伙伴呢?来自上海市公安局港航公安局的束嘉毅警官提醒大家,会游泳不代表会救生,没有接受过专业救生培训的人,是不被鼓励贸然地下水救援的,作为小朋友,大家一定要牢记溺水互救的“三不准”:



1. 不准贸然下水救人;
2. 不准当做没看见;
3. 不准手拉手搭人链救人;


那么,当我们身边有人落水时,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1. 及时大声呼救;
2. 向周围成年人求助;
3. 同时拨打110;



不慎落水如何自救


当小朋友们不慎落水,应该如何正确自救?中国游泳队队员陆滢建议: 首先不要慌乱,要尽可能的放松自己;第二,要展开四肢,让自己漂浮在水面;第三,尽可能的寻找漂浮物或者是可以支撑的物体。



救生衣是大家常见的水上救护“神器”,然而不正确的使用救生衣,不仅不能起到救护的效果,反而会增加危险的发生概率。在节目中,黄奕老师向大家传授了正确使用救生衣的小技巧:



1. 严格按照规定穿着救生衣;
2. 系好搭扣,检查救生衣是否完好;
3. 找到救生衣附带的口哨;



应对恶劣天气的安全守则


不久前,上海刚刚经历了台风天气,当时的狂风暴雨依然历历在目。那么,当我们遇到恶劣天气时,有哪些安全知识是需要注意的呢?黄奕老师提醒大家:



1. 带好雨伞,穿着防水且绝缘的鞋子;
2. 密切注意路上的积水,避开窨井盖;
3. 留心高空坠物;


当遇到恶劣天气时,我们在家中又该怎么做呢?节目中,三位小朋友为大家做了良好的示范。



1. 将家中的门窗通通关好;



2. 清理阳台上的杂物;



3. 关闭电源及燃气;
4. 如果一个人在中,则需要随时与家长保持联系。

来源:上海教育电视台

精彩回顾
●公开课丨公共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直播(录像)

●知识竞赛丨2019年全国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APP操作指南

●申城应急风采丨敢啃“硬骨头”就是最大担当 ——记奉贤区奉城镇安监大队大队长盛文军


点击“在看”就是对应急人最大的鼓励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