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成长树
最受爸妈欢迎的育儿类公众号,为百万用户提供育儿资讯、教育理念、适龄商品、活动信息,更有贴心专科医生科普儿童常见疾患。
51好读  ›  专栏  ›  成长树

倪萍用10年时间告诉你,你才是治愈孩子的良药!

成长树  · 公众号  · 育儿  · 2017-03-29 07:32

正文

关注成长树

每天读点有用、有趣、有态度的育儿干货

文丨雨霏

成长树原创,其他公号转载请输入 “授权”


最近我的父母一直在看董卿主持的《朗读者》节目,也会在电话里推荐我看。特别是倪萍做嘉宾的一期,妈妈说,她哭着看完的。让我一定也看看。


倪萍,是我儿时的女神般的存在,就如同董卿说的:


“她眼睛里反射出的光芒,嘴角绽放出的笑容;最朴素又最动人的语言,最善良又最充沛的泪水,深深地打动了我。这一切也是留给中国几代电视观众最美好的记忆。”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似乎从1999年的春晚之后,能在电视上看到倪萍的次数越来越少。




01


在《朗读者》节目中,才知道她经历了那样残酷的创痛。因为孩子的眼疾,她几乎耗尽了心力。


她说:

“我是从孩子病的那个月开始抽烟的,人家说抽烟能帮助消除一些恐惧。第一次点上烟的时候,姥姥相当震惊,知道孩子问题大了。”


她说:

“我虔诚地祈祷着:‘保佑孩子吧,什么我都可以付出,甚至生命。从此让我什么都看不见,只要保住孩子的眼睛。如果可以交换的话,我一分钟也不犹豫。’”


她说:

“我开始不哭了,坚强地抱着孩子踏上了去美国的求医之路,这一走就是十年。每年我带孩子去复查都像上刑场一般。”


相信每一个做父母的人,都能想象到倪萍所说的这种恐惧和痛苦。一边听一边为她揪心落泪。


但是听到她在节目中说,“如果一个人眼睛看不见了,活着还有意义吗?”,心中的酸楚又多了几分。


不仅为倪萍,也为了千千万万个像倪萍孩子一样,因为自身的疾病和些许缺陷而被外界这样可怜和感叹的孩子。




02


第一个想到的,是王菲和李亚鹏的女儿李嫣。


从某种角度来说,李嫣是幸运的。妈妈是歌坛天后,爸爸是知名演员。她一生应该都会衣食无忧并轻松获得万千宠爱。


但她也是不幸的。在她还只是一个胎儿的时候,就已经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唇腭裂。这种病在民间被叫做兔唇。


对于孩子,特别是一个女孩子来说,这种病虽不致命,但却十分残忍。


很多人都在为这个孩子担心,担心她将来不仅无法拥有母亲那般光彩照人的美貌,甚至无法达到“相貌平平”的程度。会有人因为不喜欢她的父母而攻击她,也会有人因为不喜欢她的外貌而攻击她。


在王菲与李亚鹏离婚消息传出后,更是有人指责两个人对孩子不负责任,无比同情着尚未成年的李嫣。


然而我们看到的是,李嫣不仅没有楚楚可怜的落魄模样,也没有叛逆暴戾的出格行为,她健健康康的长大了,长成了一枚快乐自信的元气少女。


她会在别人批评妈妈不爱女儿的时候,有力进行还击,告诉对方“我妈妈爱不爱我,我知道”;会偷偷开直播,曝光妈妈的化妆台,自称李老师来教网友自拍和搭配衣服。会为给其他小朋友筹集善款,努力作画。会在跟爸爸一起出去旅行时,无忧无虑的搞怪留念。


而她上唇那道丑陋的伤疤,竟然像一枚勋章一样让她更加闪耀。


也许王菲和李亚鹏是备受争议的明星,但他们对女儿李嫣的用心和态度,无疑是值得赞扬的。




03


李亚鹏和王菲曾在一次采访中谈到过女儿的未来,李亚鹏的态度是:


“当她成年以后,这种印记(唇腭裂)不可能完全消失。如果有一天碰到这样的情况,别人给了她一个诧异的,或者是惊奇的眼神之后,她应该怎么办?我希望我的女儿,可以给那个人一个微笑。”


媒体报道中,王菲对女儿的教育似乎“不太上心”,甚至还被记者偷拍到她到女儿学校,让女儿跳过栏杆出来玩。还开心的跟女儿击掌,宣布“逃学成功”。


他们似乎从来没有把李嫣当做一个有问题的,随时随刻需要保护的孩子。而是坦然的带着孩子面对可能发生的一切。


他们有条件让女儿去医疗环境好,外貌歧视更少的国家和地区生活,也可以把女儿严密保护,让她在某个高档的小区低调生活。但是他们没有,而是坦然的承认孩子存在的问题,并且以孩子的名字,创立了“嫣然天使”基金会。


因为“嫣然天使”,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了唇腭裂这种疾病,很多得了这种疾病的孩子,第一次走出偏僻的山村、县城,得到了免费的救治。


李亚鹏和王菲,会带着孩子光明正大的参加“嫣然天使”的公益活动,也会鼓励孩子,跟志愿者们做朋友,鼓励孩子学习志愿者帮助他人的善行善举。


他们会在孩子一岁半开始,经常带孩子爬北京灵山,所以李嫣很小的时候,就能一个人坚持走完十几公里的路程。


他们全家也会每个节气都带着孩子,去十三陵水库固定的一个点进行科学测量,让孩子感知四季的更替。一年24次,风雨无阻。足足坚持了7年。


钱,对于生病的孩子来说,自然是重中之重。但父母的支持和关爱,又何尝不是帮助孩子战胜困难,笑看人生的良药呢?




04


记得曾有位盲人姑娘参加《我是演说家》这个节目。她回顾了自己童年的经历。


她记得每一个见到她的人都为她惋惜,记得常有人跟她相处时候的小心翼翼,后来她去了特殊学校。学校里的老师告诉每一个盲人孩子:


“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按摩,那会是你们以后唯一的出路”。


后来看《奇葩大会》,蔡聪也用自己的故事现身说法。


他十岁的时候得了药物性青光眼,所以他经常就会别人对他说 “这孩子这辈子完蛋了”。


再后来他回学校读书,考了全年级第一,老师会说: “你们看看人家蔡聪都这样了成绩还这么好,你们有手有脚眼睛又好,学习不好,你们好意思吗?”


可是,盲人姑娘最后没有学按摩,她一个人来到了北京,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广播节目主持人。蔡聪最后也没有完蛋,他成为了一名专注残障的公益基金会的官员,同事还是一名非视觉摄影的讲师。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给孩子们的人生粗暴的定性的,并不是疾病本身,而是成年人内心一直存在的偏见和“同情心”。


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孩子身体上有残缺,他的生活会有诸多不便。如果一个孩子父母离异,他的心灵会大受打击。如果一个孩子没有父母在身边照顾,他的身心不易健康发展,如果一个孩子遭遇严重疾病,他面对的辛苦会成倍增加。


这些都有道理,但不足以毁掉一个孩子的希望和未来。


与其同情孩子,处处小心谨慎的保护孩子,倒不如坦然的告诉他,他正在经历的事情是什么,然后陪着他轻装上阵,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05


很喜欢泰国的一则走心的广告。 短片中女孩子是聋哑人,听不到声音,但是她却被街头艺人拉小提琴的样子迷住了。


艺人开始教女孩子拉小提琴。但是其中难度可想而知。女孩子也因此受到了白眼和欺凌。


她悲伤的用手语问街头艺人,为什么我跟其他人不一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