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请辩
专注治疗逻辑硬伤,这里是蔡叔传递认知的道场,还不置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生态梦网  ·  这下方便了!生态城新增4处公交卡自助充值地点 ·  22 小时前  
生态梦网  ·  紧急提醒!滨海人明后天冷到哭! ·  22 小时前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早安·天津 ·  昨天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早安·天津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请辩

如果发现了认知差,你的人生还来得及。

请辩  · 公众号  ·  · 2017-12-06 23:02

正文


大家都知道我写了一本书,叫《认知突围》,里面提到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在于认知。


好朋友伊姐有一篇文章,叫《如果发现了认知差,你的人生还来得及》,特拿来分享。



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有个著名的饭局:

                                             

中国互联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大咖已经被70后和80后霸占,马化腾、刘强东、雷军、王兴、程维、周源、王晓峰……最年轻的是滴滴CEO 程维和今日头条张一鸣,都是83年生人。


这一饭局里面的人加在一起几乎可以撬动中国整个互联网产业,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听不完的传奇故事,然而不幸的是,无论你听多少关于他们的故事,也无法改变普通和平庸。


但是,他们也不是三头六臂,除了已然无法弥合的地位和影响力差距之外,究竟是什么让普通人跟他们之间的鸿沟竟如此之深?

 

在励志故事描绘的世界里,一切都像童话故事一般简单美好:


富人羡慕穷人坐看风云的轻松闲适,平民与王侯交谈时亦从容淡定,爱笑的女孩运气都不会太差,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开启人生新天地。


城市总是喧嚣的,大理总是宁静的,爱情总是要奋不顾身的,努力总是会被赏识的,即便苦难,也都是老天精心包装过的礼物,为了奖赏宇宙间独一无二的自己……

 

在你困顿、疲惫、迷茫的时候,一碗喷香美味的鸡汤,确实提神振气,温暖心灵。

 

然而,励志鸡汤总是只给开头和结果,却从来不证明过程,也不会交代“再后来怎样了呢”,就如童话故事总是告诉你“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却没人说说他们婚后有没有审美疲劳,会不会有中年危机。

 

励志鸡汤告诉你富人羡慕穷人的轻松,却没有提富人因为财富而可以对生活拥有更多选择;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带回来的未必是新机遇,也可能只有空空如也的钱包和一身晒黑了的皮肤;


为爱情奋不顾身纵然没问题,但是不是也该先问一问你想拉着一起纵身的那个人,有没有和你抱着同样的念头;


苦难就是苦难,吃一堑不一定长一智,说不定还会长一愚,即便最终化茧成蝶,也并非“拥抱挑战”这么一个简单动作就能搞定。

 

励志鸡汤最大的问题,就是“把技术性问题简化成努力性问题”,更不要提,坊间流传的那些10W+级别的鸡汤,有多少是生编乱造、断章取义、脱离现实。

 

每一个问题,再往前走一步,也许就有一个相反的答案;每一种鸡汤,只有去伪存真,才能成为幸福的加速器。


当遇到人生难题,鸡汤不能给你真相,不能给出答案,不能指明方向;但有一种方法,可以!

 

人生最重要的差距,也是人为最大的差距就是认知差

 

当然,你可以选择喝鸡汤,相信任何你愿意相信的东西,然后回到舒适但庸常的生活中去,原来什么样,未来继续什么样。不过,假如有一天,你希望接下来的人生,真的可以变得不一样,得到自己想要的,求仁得仁,那么,你需要抛开旧地图,掌握一份通往新世界的口令,一张认知升级的处方。

 

什么是可以改变你命运的认知?

 

升级心智模式,学会做一个温和的裁判:

三十岁以后,我们开始学习,做人生的领导者和领航者,而这并不是完完全全的控制,而是富有弹性和灰度的。身段柔性,接纳灰度,学会顺应和接纳,不再强求非黑即白,却也不是没了原则和底线。

 

选择增量思维,明白真正的公主从来没有公主病:

把存在量稳的作为思考方法,并且试图用线性发展思维看待存量,非常僵化和保守,曾被形容为穷人的思维;然而,那些真正做自己主人的公主,都在用增量思维思考,她们看重的是存在的量扩,考虑存在量扩的方法,考虑存在不断扩充的量值。这种思维拥抱和顺应变革,是开放的、拓展的,也被形容为富人思维。

 

掌握善良经济学,用善来对抗婚姻中的“熵”:

任何一段亲密关系,有诞生之日,就有衰亡之时。如果用恶来面对,我们就是不断在封闭空间,提供熵增,仿佛给癌细胞提供加速器,加速这段关系的衰亡。但如果用善意去对抗衰亡,对抗这种叫作“熵”的东西,我们就能获得正确的负熵流。

 

学会反脆弱,让婚姻关系在不确定性中趋于稳固:

婚姻关系跟世间万物一样,都有一个共性:反脆弱。每一个事物都会从变化中得到利益或蒙受损失,脆弱性是指因此而承受损失;反脆弱性则指让自己避免这些损失,甚至从混乱和不确定中获利。不追求婚姻的精准回报,就是一种反脆弱性的行为。婚姻关系中当然有很多不如意,就像微创伤效应,在反复的“轻微挫伤——恢复——再挫伤”的过程之中,漫长成长。

 

明白致命的归因偏差,知道最好的教育是放弃教育:

教育出一个成功的孩子,家长和老师都有可能把一些偶然要素误认为是造就成功的重要因素;而如果孩子走向失败,则通常力图把责任推诿给外界和孩子本身。这种分歧是常见于行为实施者与观察者之间的一种归因偏差,即对于同一行为,实施行为的人与旁观者所做的归因是不同的、有分歧的。这就是为什么总是会有一个顽皮无理取闹的孩子和一个狂躁咆哮的父母对立存在。

 

规划人生商业模式,懂得弯路未必不是捷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