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GitChat技术杂谈
GitChat是新时代的学习工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程序员的那些事  ·  《人民日报》批谷歌安卓系统:假开源、真垄断 ·  2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国企也中招!官网被挂上“码农的钱你也敢吞,* ... ·  昨天  
程序猿  ·  本地部署 DeepSeek ... ·  3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趣图:“微软穷疯了?上架的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GitChat技术杂谈

一口气拿到了 8 个 Offer,我该怎么选择?

GitChat技术杂谈  · 公众号  · 程序员  · 2018-11-15 19:11

正文


一口气拿到了 8 个 Offer,我该怎么选择?

周六在外面玩儿,突然收到一条信息:

大漠老师好,终于加上你的好友了,我有一个紧急的问题想请教。我现在手上有8个 Offer,不知道如何选择,想请大漠老师指导指导。

我一看,8个 Offer!不会是吹牛的吧?不理 TA,我再玩一会儿。

过了几分钟,突然跳出来一个红包,我的手指条件反射一样戳了上去……欸,好大一个红包!哈哈哈!

然后紧接着来了一条信息:

因为实在紧急,有几个 Offer 明天必须给回复,还请大漠老师帮个忙。

靠,这鱼钓得很好。这人看起来很懂「礼貌」,而且说话干净利落。既然手贱点了人红包,还是认真回复一下好了 。

要了这位朋友的电话之后,跟他聊了90分钟,我发现有一些问题具有共性,很多人身上都存在。所以,我把这次聊天内容整理编排了一下,放出来,供你们参考。

这些内容都是纯个人观点,由于见识有限,肯定存在不少错误和偏见,另外由于这次谈话属于「付费咨询」,我少不得讲一些平常不方便公开说的私密内容,如果冒犯了某些个人或者组织,还请见谅。

为了保护朋友的隐私,我把 TA 的名字隐藏起来,因为 TA 的头像是个考拉,所以我就称 TA 为「考拉」了。具体细节也做了扭曲处理,所以千万请勿对号入座。

01

基本情况

寒暄,互相吹捧……(此处省略500字以上。)

大漠:

你先说一下基本情况吧,8个 Offer,真 TM 厉害!

考拉:

8个 Offer 情况是这样的,一个腾讯云外包,一个金融领域的,一个教育领域的,其它都是小公司。

我已经做了一个优先级排序,金融领域的正式员工优先级最高,腾讯云的外包次之,最后再选小公司。

大漠:

你这个整体思路挺好的,那我还有啥好说的……

考拉:

不不不,我还是想听听大漠老师的看法。

大漠:

那行,我就补充一些个人看法。

考拉:

求之不得,请大漠老师指导。

02

选对城市

大漠:

从我自己的职业经历来看,IT 行业最重要的一点是选城市。IT 产业具有非常强的聚集性,国内就是北上广深这些城市,加上新起来的杭州,再就是西部的天府软件园。

早几年还有大连软件园,它们主要是对日韩的外包,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大连那块也不行了,广州这几年势头也不行了。

我现在比较后悔的事情就是当初没有去上海或者北京,一直死赖在南京,导致职业发展受限。IT 这个产业,人才、资本全部聚集在那几个点上面,其它城市想起来很难的。

考拉:

我在北京呆了一段时间,最近来的杭州。您这么一说,我的选择还蛮正确的。

大漠:

那必须的,还是你厉害。

03

选对公司

考拉:

大漠老师对外包公司怎么看?能去不?

大漠:

我目前的看法是,只要有得选,尽量不去外包公司,除非给的钱非常多。因为最近几年我在外面浪得比较多,有幸认识了很多公司的朋友,里面有阿里的、腾讯的,也有做外企外包的。整体上来讲,外包员工和正式员工之间的差异很大的。

主要体现在两个点:

职业前景不一样: 即使在大公司,外包员工想转正到甲方,或者升职,都非常难,除非你做得非常非常好,成为其中 TOP10 的人才行。

就我所知,腾讯采用的是积分制,外包员工拿到一定的积分之后才有机会转正。

一些隐藏的待遇不一样: 目前的外包大致上分成项目外包和人力外包两种模式。项目外包由于把产品交给第三方去做,这种方式还好一点,接包方的主动权大一点。

人力外包的话,就是把人派到甲方去上班。虽然大家都坐在一起上班,但是本质上是不同的。

我给你讲一些日常细节,比如:阿里的食堂对自己的正式员工有补贴,外包员工需要全价购买;各种娱乐设施也是正式员工优先,WB 开头的工卡容易被鄙视。

诸如此类的小细节,很多做技术的兄弟性格比较耿直,心理上不能接受。

整体上来说,腾讯的外包比阿里的外包要好,因为企业文化的原因,Pony 对自己的员工很不错。阿里一直以自家的企业文化为傲,最近好像有点儿走味了。

考拉:

原来如此,果然还是要找懂行的人才知道这些。

这里再次省略500多字,因为聊天的时候讲得过于直白,不宜写成文字,比如直接讲“外包无人权”之类的……

04

选对行业和产品线

考拉:

那大漠老师对行业怎么看,目前可选的,一个腾讯云,一个金融领域,还有一个教育领域,其它都是小公司。

大漠:

这个我也想特别跟你聊一聊,因为选对行业对个人的长期发展特别重要。如果不小心选了一个夕阳产业,基本上就完犊子了。

你前面说的这几个方向都是目前比较热的点,但是热度不同。如果让我来排序的话, 首选云计算这一块,其次是金融这块,最后才是教育领域

考拉:

这是为什么呢?求大漠老师给解释解释。

大漠:

我就自己的理解分别给你说一下。

云计算领域: 全球市场老大是亚马逊的 AWS,后面跟着微软的 Azure、Google Cloud,再然后有 VMware、Openstack 等一系列的小弟。

国内的话,阿里云独大,已经占领了超过一半的市场,而且今年已经赢利了。腾讯云市场占有率比阿里小很多,但是从最近的情况看,小马哥多次给腾讯云站台,腾讯云应该是整个公司的战略重点。

互联网金融领域: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领域,而且未来的成长空间很大,尤其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说更是如此。

在2013年余额宝出来之前,整个金融领域全部垄断在国家队手里,工农中建交,外加一大堆商业银行。

它们完全垄断了存贷款、保险、理财、债券等等所有业务,支付宝和余额宝出现之后才打破了这个局面。

随着国家在金融领域的放开,更多民间资本会进来,所以这是个非常大的市场。这里涉及到的利益非常巨大,要特别小心“易租宝”之类的 P2P 公司暴雷。

教育领域: 教育领域目前大致上分这么几类,K12、艺术类、职业教育类,最近出现了很多在线教育类的企业,包括一些所谓“内容付费”类的企业。

整体上来说,做教育比做云计算、互联网金融难,因为这是一个典型的“重资产”行业,你要有强大的师资力量,然后还要租房子搞教室等等,非常繁琐。这个领域还是尽量往后面排一排吧,天生爱学习的人太少了。

从幼儿园到本科毕业,大概有18年的时间,这种超长线的投入,属于细水长流型的领域。教育领域做好了饿不死,但是想做到阿里云、支付宝那种市场规模,太 TM 难了。

总结起来说就是: 选牛逼公司的牛逼产品线,如果二者不能兼得,产品线优先。

我有一些粗暴的评估方法:

如果这个产品线不能赚钱,或者一直在烧钱,同时也看不到成长性,那就最好不要去。一旦投资人退出、管理层失去耐心,或者突然有重量级竞争对手杀进来,必然凉凉。

比如腾讯爸爸涉及到的所有领域,其它小公司和创业公司都要小心,千万别正面刚,除非企鹅爸爸来投资。

如果这个产品已经占领了绝大多数市场,并且已经平稳或者上市了,也要慎重,因为成长性已经没有了。

一个已经占领了90%以上市场的产品,想要翻番是不可能的,市场总容量就是100%,不可能到180%的。

另外,如果这个产品已经独立出来上市了,也就是说股权已经瓜分完毕,你去了可能只能拿死工资。对于在大公司打工而言,股权真的是个好东西,机会好的话一波肥。

考拉:

啊,原来这里面水这么深。我能不能问下大漠老师,像这种对各种产业的理解,你在哪儿看的?

大漠:

哈哈哈,都是从一些公众号啥的看到的,还有一些是朋友讲的。有一些可能不太对,仅供参考哈。 (这种事情我不会轻易告诉你的,好多都是花时间研究得来的。)

05

选对团队

大漠:

我还想跟你分享一下关于团队的事情。一个好的团队,会让你每天上班心情都很愉悦,否则上班就跟上坟没两样了。那种互相勾心斗角的团队,简直要了亲命了。

06

选对 Leader

大漠:

还有 Leader 的事情。跟对人,你的职业生涯才会有未来。一个好的 Leader 会帮助、监督你成长,会让你透过他的视野看到不一样的高度。

这个 Leader 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和威望来驱动团队,有足够的胸怀来容纳各色各样人。要达到这样的高度很难,所以在职场上很稀有的,就看你的造化了。

想要幸运遇到这样的 Leader,你得烧高香才行。这样的人他自己的前途很宽广,你跟着他走准没错儿。

考拉:

这个我有体会,我上一家公司有一个小头头就比较恶心,经常让下属背锅,有一点儿功劳就往自己身上揽。后来听说他还骚扰女同事,真是日了狗了。

大漠:所以说伯乐难找啊。在进入团队之前,你得做一些功课,找一些朋友、同学、同事什么的,对目标团队和目标 Leader 做一些了解。

大公司一般会对求职者做背调,实际上反过来也是,求职者也需要对目标公司、目标团队、目标 Leader 做充分的背调,以免跳坑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