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3
月
11
日,印度内政部发布规定正式实施于
2019
年通过的《公民身份修正法》。
这一法案从通过之初就备受争议,而今更是受到了国际特赦组织的批评。
2024年3月,国际特赦组织表示,《公民身份修正法》的实施是对印度平等和宗教非歧视等宪法价值观的打击,与印度国际人权义务不一致和不相容。
国际特赦组织印度分部董事会主席阿卡尔·帕特尔表示:“《公民身份修正法》是一项偏见法,合法化了基于宗教的歧视,本不应通过。其实施反映了印度当局未能倾听到对《公民身份修正法》持批评立场的众多声音——这些声音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民间社会、国际人权组织和联合国。”
这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案呢?又为何会出现如此多反对的声音呢?
该法案为因穆斯林占多数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阿富汗的宗教迫害而逃往印度的印度教、锡克教、佛教、耆那教、拜火教和基督教移民的印度公民身份申请提供快速通道。
他们不必在该国居住 11 年才能通过入籍获得公民身份,只需 5 年后即可获得资格。
然而,该法律将穆斯林移民排除在这些国家之外,这标志着印度首次为公民身份设定宗教标准。
对于来自阿富汗、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等邻国的印度教徒、锡克教徒、佛教徒、耆那教徒、犹太教徒和基督徒来说,如果他们在2014年12月31日或之前抵达印度,该法案能够加速其获取印度公民身份的进程,并为其提供了立法保护,使其免受驱逐和监禁。
然而,受保护的群体并不包括居住在阿萨姆、梅加拉亚、米佐拉姆和特里普拉的部落地区以及居住在“内陆”有特别许可的地区以外的人群。
南亚地区的许多其他群体,如罗辛亚穆斯林、斯里兰卡泰米尔人、不丹人、哈扎拉人、什叶派和艾哈迈迪亚人,也受到了这项修正案的无故排除。
这些群体也因其宗教身份而遭受苦难,并寻求印度这个最强大的邻国的庇护。
另外,该法案与外国人法庭一起对印度穆斯林少数群体也带来了风险。2019年6月,印度政府开始在全印度设立外国人法庭。
2
019
年
11
月,他们宣布了一个由政府创建的印度公民登记册。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可以对付穆斯林的体系。
如果被排除在印度公民名单之外,外国人法庭有权剥夺这个人的公民身份并将他们送往拘留中心。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法案中提到的宗教群体才能通过对《公民身份修正法》来保留他们的公民身份,而其他群体,包括穆斯林,将成为无国籍人士。
此外,这一修正案还扩大了印度政府可以取消海外印度公民(OCI)登记的标准范围,并将“违反公民法或任何其他现行法律”列为取消海外公民登记的理由之一。
这些模糊而过于宽泛的标准为印度政府不断扩大的旨在打击和惩罚持异议态度的声音的法律和政策提供了另一种武器。
根据政府数据,在2014年至2023年5月期间,已取消了102张OCI卡,包括记者阿提什·塔西尔和凡妮莎·杜格纳克以及学者阿肖克·斯万等人的卡,因为他们表达了异议、进行了批判性报道或参加了抗议活动。
社会人士呼吁,印度当局必须立即废除《公民身份修正法》,因为其排斥性和歧视性条款、结构和意图违反了印度的国际人权义务,包括《公民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人们还敦促当局尊重、保护、促进和实现每个人的人权,包括言论自由、和平集会和结社的权利,同时回应针对《公民身份修正法》的和平抗议,并立即释放因在2019年和2020年仅仅和平行使他们的人权而被拘留的人。
印度人民党否认该法律歧视穆斯林,穆斯林约占印度 14 亿人口的 15%。该党指责反对派试图在人们中制造恐慌。
印度人民党发言人汤姆·瓦达坎(Tom Vadakkan)说:“人们不会因为该法案而被抓捕或驱逐出境。政府决定以人道主义方式解决这个问题。这将为难民提供有尊严的生活。”内政部则在推文中表示,人们对该法律“存在许多误解”,并且该法律“不会剥夺任何印度公民的公民身份,无论其宗教信仰如何。”
本文为印度通原创作品,任何自媒体及个人均不可以以任何形式转载(包括注明出处),免费平台欲获得转载许可必须获得作者本人或者“印度通”平台授权。
任何将本文截取任何段落用于商业推广或者宣传的行径均为严重的侵权违法行为,均按侵权处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