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压根不像」为最大看点的三表龙门阵又来了。
窦唯不流行了,消费窦唯很流行。人们见不到他,只能从「拍客」的视频、照片中感叹他潦倒或成仙了。窦唯最近发新专辑了,大多数人不知道,目前在网上也只卖了四百多张,加起来六万多块钱,不如自媒体写一篇窦唯赚得多。今天就聊聊窦唯,具体请看
顶部的视频
。今天的歌是
窦唯黑豹时代的《Don't Break My Heart》
——独自等待,默默承受。
文字版:
今天聊聊窦唯,窦唯坐地铁了,潦倒;窦唯吃面条了,穷酸;窦唯前妻卖高价票了,厉害。这就是大众消费窦唯的方式。
窦唯不愿搭理你们,窦唯在做自己的音乐。我实在怀疑2000年之后的窦唯还会有歌迷吗?因为在此之后,窦唯连话都不愿说了,他玩起了旋律、玩起了音效,玩起了领先业界十年的实验作品,你们根本听不懂。
所以说现在为窦唯心疼、惋惜的人多半是叶公好龙,键盘慈善家们不知道他在干什么,更不会为他的专辑掏一分钱,反而要靠窦唯来赚取一沓又一沓的十万加。
当然,坦白讲,人们也找不到窦唯,电视、微博、微信,所有流俗的地方都没有他的身影,得知他的消息需要靠拍客的运气。
你们关心他的身材与账本,而窦唯默默推出了两张新专辑,你肯定不知道。因为没有任何宣传,没有任何通稿,直接开卖,售价150元的《间听监》,目前的网店销售数据是450张,收入还不及消费他的自媒体。
对于真正喜欢窦唯的人来说,他不来找我们,也不求着我们买专辑,但我们得去找到他。他可有一块阵地?上面没有鸡零狗碎的八卦,没有悲天悯人的鸡汤,有的只是音乐。
不知道窦唯是不是「升仙」后还依然留恋人间,他做了一件不一般的事情,他在百度音乐和百度音乐人独家首发了自己的数字专辑,而且还是免费试听,给凡人留了接近「仙儿」的机会。我完整的听完了专辑《间听监》,感觉窦唯已经玩出花来了,里头有朝鲜主播李春姬的怒吼,有谍战老片的配音,其中有首歌叫《太平间》,只有一句词:「天下太平,哈哈哈。」感觉就像窦唯穿着老头衫歪着头在嘲笑你我。
鉴于实体唱片式微,数字专辑已逐渐成为音乐人发布作品的主流方式,你总能听说周杰伦的唱片又在网上卖了多少多少钱的神话。这很好理解,经过数十年的市场教育和支付技术的跃进,这个时代人们愿意为正版掏钱了。可是窦唯啊,做大家都在做的事那还酷吗?
或许问题不在于酷,而在于窦唯的动作始终出人意料,你们想不到他会这么做,哎,他就这么干了。更重要的是,如同坚持自己想做的音乐一样,窦唯始终在做他喜欢、他觉得对味儿的事。
窦唯的音乐境界与追求虽然领先业界十年,但从去年开始时兴的「音乐人计划」恰好吻合了他的精神世界——独立音乐人的纯粹「阵地」。个性化时代,传统唱片工业体系摇摇欲坠,音乐人也被「去中间化」的潮流裹挟,他们只专注作品,且能从作品中直接获得收益,粉丝社群运营、宣传推广交予更专业的平台打理,心无旁碍。
「筑巢引凤」就成了各大互联网音乐平台的战略性追求。于是,豆瓣有「金羊毛计划」、QQ音乐有「开放平台」、虾米强推「寻光计划」,都在挥舞小手绢,吸引独立音乐人进驻。窦唯选择在哪,这就有标杆性的意义了,因为还有比他更独立的音乐人吗?他自带光环,代表着一种逼格和态度,百度音乐请来这么一尊大神,由此秀了肌肉、显了实力,或成最大赢家。
毕竟相比于其他互联网音乐平台,百度音乐背靠的是百度和太合音乐集团双生态系统。太合音乐集团是专注音乐二三十年的老厂牌,从经纪宣发、演出经纪、娱乐营销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再加上百度自身的流量入口及大数据优势,这是我揣测的窦唯进驻的理由。但神心不可测,或许窦唯就是掐指一算就定了这事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