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窗口说
当所有人的观点都一致时,或许真相已被忽视,正经银行间债券老司机和你一同感受债券的乐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田俊国讲坛  ·  【2月26日】第32期《10天非凡心力训练营 ... ·  9 小时前  
田俊国讲坛  ·  【2月26日】第32期《10天非凡心力训练营 ... ·  昨天  
田俊国讲坛  ·  【2月22-23日】心智突围工作坊第九期(北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窗口说

随便聊几句

窗口说  · 公众号  ·  · 2024-11-27 16:27

正文

这段时间没有更文,

主要是市场在这个位置,没有什么可以说的,顺便也忙一些年底的事。

最近数据真空期,且又有月底。

之前和小伙伴们聊到,可能会有一波调整,尤其是在懂王上台之后,外资,会不会有动作,引起市场波动。

最终可以利用这个空档去增点收

过去两周,我回头看一下市场,不知不觉,中长端信用20BP下来了。

超长端的利率水平没有显著下降。

比较出乎意料

期待中的调整并没有来,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年底一般都比较动荡。

现在并没有发生。

债券市场明显对小作文的顿化,股票受消息刺激的跌宕起伏,债券反而是一路向下

超长端下得少,可能也是基于经济预期可能存在好转。

下得多的,对于降准的期待

现在信用利差也再度压缩。

3年内的城投债被疯狂tkn

哪怕是和化债相关的产投,也是一样的行情。

债券的牛市又来了。

10月初的大幅度调整,基本都回来了。

年底了,有收益是好事,牛马可以多拿点奖金。

今年过年早,也算是好消息。

另外一件事,银行理财的三方估值,可能需要关注一下。

好处很明显,就是净值肯定会更稳定,收益率曲线会更好看,编出来的估值,也更好操作和管理。

但有几点需要关注

这个估值只是在银行理财内部使用吗?涉及到债券的交易,这个市场化如何去介定,估值主是公允的?

其次,如果几十万亿的理财都不用中证和中债了,他们的生意要怎么做?这两个估值不便宜不说,还涨价。

最后,上面会同意吗?

此外,再需要讨论的点是,如果理财到期,涉及到交易资产的,这个资产的价格,要怎么介定?

换句话说,实质交易的价格应该锚哪个?参照的意义有多高?

因为现在的监管价格偏离是基于中证和中债做的且明文规定

如果这么做?在到期日,银行理财的净值是真的稳定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