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任博宏观论道
自由的天地、开放的灵魂,一杯清水,愿作江湖守门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任博宏观论道

座谈会释放啥信号?

任博宏观论道  · 公众号  ·  · 2024-05-25 15: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24 5 23 日,总书记在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就此剖析如下:

一、从目的上看,本次座谈会显然是为即将召开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做准备的。实际上,十九届三中全会以来,类似的座谈会合计召开四次,前三次分别为2018年11月、2020年7月、2020年8月。可以看出,本次座谈会和2020年7月的那次座谈会有点像。

不过,前三次座谈会官媒均对外披露了总书记的讲话内容,比新闻稿要更为详细具体,本次座谈会释放会对外披露尚不可知,可能还需要等等。当然,按以往惯例,本次座谈会可能只是开始,三中全会召开以前应还会召开多场座谈会(不一定是总书记主持)。

二、本次座谈会有九位发言嘉宾,涉及九个议题,尚不清楚是否为命题作文。从新闻稿披露的内容来看,基本每位嘉宾对应一个主题,针对性较强。具体剖析如下,

(一)就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而言,刘明胜作为体制内的人,发言内容整体应该可以参照2023年7月11日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这里不再赘述。

(二)就创投而言,4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参会人员的发言内容可以参照其过往观点,大致包括探索设立长期创投基金、试点头部私募基金上市融资、探索国际化投资管理体制机制等,即在募资、退出、组织治理结构和授权决策机制等方面给予相应政策支持。

(三)就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而言,主要还在于意愿与能力两个方面,存量政策会继续给予支持并加大力度,增量政策方面应该会有创新。

(四)就建立健全民营企业治理体系而言,主要还是立法,毕竟现在国有企业有《企业国有资产法》、外商投资企业有《外商投资法》。考虑到相关信息已经释放出来,问题应该不大,关键在于尺度。也即,市场可能更关注“鼓励、支持、引导”中的“引导”是否会保留(这个想法老实说过于大胆、毕竟给资本定性是决策层的公开提法)。

(五)就优化外资企业营商环境方面,没有信息可以参考,这里不再赘述,估计总体还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即高水平开放和制度型开放。

(六)就推动香港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方面,参考发言人员的过往观点来看,主要在于将内地市场空间与香港优势结合起来,即如何更好发挥香港在金融、教育、医疗等服务业方面的优势,服务内地市场,预计CEPA政策会进一步放开。

(七)就增强人民群体改革获得感来看,发言人为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其个人比较关注产权改革与三农问题,主要观点包括解决中国当前的困境应从体制改革与创新两个方面着手。近期,周其仁对地产比较关注,其值得关注的一个观点是“一旦经济问题的政治含义严重起来的时候,不可能完全按照经济规律解决问题;在运用政治和行政命令的手段解决问题的时候,要给经济规律留下空间”。也即,当前需要用一些非常手段。

(八)就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发言人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近年比较关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与新质生产力,其观点主要包括在新型城镇化没有完成之前,我国总体上仍处于“通过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的阶段,但要注意人员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政策层面在这方面要有一定引导,避免发生“抢人”大战。

(九)就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方面,发言人为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其于2021年3月出版的《从制造到服务:结构转型期的宏观经济学》大致可以提供一些引子,主要观点是宏观经济政策是个权衡利弊的选择,要义在于分清楚轻重,而在结构转型期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从工业化高峰期的“易热难冷”转向了“易冷难热”,此时稳定总需求和选择何种工具稳住总需求至关重要,因此在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最先死去的是小企业和立足未稳的新企业,故政策层面应突破过去的一些束缚。

总之,张斌认为,大萧条真正的罪魁祸首是信贷坍塌,而信贷坍塌的根源在于错误的理念,即决策者笃信让货币数量与经济活动保持匹配的真实票据理论、财政政策信奉预算平衡。

三、从新闻稿来看,无论是否为命题作文,上述九个发言主题均极有可能是三中全会的关注要点,将会届时通过的决议中有所体现。

总体而言,就金融从业者而言,深创投的左丁、周期仁以及张斌等三位参会人员的发言可能尤其需要关注,私募基金行业在面临整顿的同时应会在募资、退出渠道等方面获得政策层面的支持,这对头部私募基金显然是利好。与此同时,周其仁的发言意味着在解决地产行业困局方面,需要告别传统思路,不能完全按照经济规律来出政策,中央政府需要出手。相较而言,张斌的发言意味着,在结构转型时期,为稳定总需求,宏观政策层面需要摒弃一些顾虑,果断大力度出手,不能固守一些传统思维,笔者的理解是宏观政策要更加积极。

当然,上述判断成立的前提是,参会人员的发言真的能够获得决策层的认可。



欢迎加入知识星球,有货有料有依靠,包含全部公众号文章的完整电子版(含被删文章)及其它有价值的观点与信息,且通常会早几天在星球发布、内容也会更完整。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判断。本公众号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本公众号所载信息均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

本公众号对所载原创内容保留一切权利,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本公众号所载的任何原创内容。如征得本公众号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梧桐樹智庫 ,且不得对相关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