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校长
广州的冬天很神奇,阳光下时常可以看到穿短袖的年轻人。
此情此景,有人会感叹地球变暖,冬天变得越来越不像冬天了。有人会从另外的视角看问题,也许所谓的地球变暖,只不过是更大周期中的一段小小波澜?
记起若干年前,我还是个青春稚嫩的中学生,那时候放学后,我经常在学校对面的新华书店里翻书。有一次我翻到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书名叫做《多四季论》。那本书让年少的我大开眼界,书的大意是说,我们的地球所处的环境是在一层层嵌套的周期当中。比如我们惯常理解的四季是春夏秋冬,是以三个月为周期轮换的,但是在这个周期外面还有30年的,3000年甚至30万年更替的类似的周期。
小四季外面有大四季,大四季外面,还有更大的四季。
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也许是近年以来最能体会到周期的时刻。从事投资的人群自不必说,早几年周金涛先生所传播的康波周期理论已经能朗朗上口。就连普通的老百姓,对于中国经济L型探底,从保6到保5等等言论,恐怕也是耳熟能详。人们也许会慢慢意识到,
不是今年的冬天特别冷,只是我们身处在更大的周期中而已。
就在十几天前,我们几个兄弟的中年大叔俱乐部进行了一次年底聚会。大家分别谈了谈2019这一年的酸甜苦辣。在谈到2019年最大体会时,我用了一个这样一个句子——四象破我执。
请原谅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点拗口,但并非我故意的咬文嚼字,容我慢慢道来。
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我执”。我执是一个佛学用语,如果我用世俗的言语来解释,也很简单——
那些一个人死死抓住不放的东西,不管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都可以称之为我执。
比如我秉承的某个观念,我认为自己是谁的某个身份,我特别喜欢的一辆车,等等,都是一个人我执的构成部分。
在佛学的语境中,似乎把“我执”看成一个贬义词。但实际上我觉得“我执”是一个中性词,非褒非贬,是一个客观存在。
“我执”是有双面性的。
这意味着我们来到今天,取得今天的某些成就,是因为自己的我执。
但是我们之所以还停留在今天,而没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也是因为自己的我执。
举个武侠小说中的经典桥段:一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全家被某位邪恶的官员迫害,只剩下他一根独苗。然后他被人收养,拜得名师,知道自己的身世之后,天天头悬梁锥刺股苦练武功,发誓要为全家报仇。
这个复仇者的身份,这个为全家报仇的深入骨髓的理念就是他的我执,因为这个我执,驱动他得以成为高手,然后终于有一天他费尽艰辛,终于得报大仇。但这个时候他感到一种极度的空虚,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他能成为高手,得报大仇,伸张正义,必须感谢他的我执。
但是正因为他自身我执的局限,也导致了他的成就有限。
如果他不能突破自己的我执,他的成就也许就限于此了,可能从此就泯然众人。
想起在今年早些时候,有一次我参加兄弟英子的读书会的活动,在即兴演讲的时候,我讲的题目叫做,
从作茧自缚到破茧而出。
那个时候,我儿子正好在家里养蚕,我看蚕宝宝每天不停的吃桑叶,长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开始在一个角落里静静的做茧,把自己包裹起来,过了若干天之后,一只飞蛾破茧而出,在附近产卵。
我在当时的演讲中说,
一个人进化的过程就像这个做茧和破茧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首先我们要为自己构建一个安全的空间,就是为自己编织一个茧,但是如果你永远呆在自己的茧里,就会停止进化。因此到了一定的时候,你必须自己主动去打破这个茧,出来之后,接着为自己做一个更大的茧,如此循环往复,就是一个人进化的过程。
现在想起来,这个茧的寓意,其实就是我执。
这个我执是我们亲手织出来的,是我们亲手抓起的东西,所以我们一定是不愿意放下的,但是如果你一直不愿意放下,你就永远失去了机会去拥抱更加广阔的世界。
听到这里你也许会觉得有点虚,那就讲讲我自己在2019年的亲身体会吧。
2019年的A股,大家都知道主要是一季度有一轮不错的行情,后面的大盘相对平淡(当然最近年底又有些动静了)。在过去的这一年,我个人一度比较痛苦的地方,是在一季度的行情中没有跟上大盘的涨幅。
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其实熟悉RIH公众号的朋友会知道,1月4号上涨的起点,第二天我就在公众号写了一篇长文,旗帜鲜明地表明了看多的态度。那个时候市场的大部分人都还不敢看多,显然我看对了。但由于一些原因,最终我们的仓位没有跟上去。
当然,如果要为这件事情找原因,的确有很多客观原因。比如我们管理的产品属性本来就不是股票多头产品,比如我们的出色风控使得产品在熊市的表现优于大部分其他产品,等等。但是,这些客观原因显然不能够让我满足。
我不断地问自己,如果把所有这些客观原因都抛开,还有哪里有问题?
为此,我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反思,归因,探索,自我觉察。
最终触碰到核心的时候,我看到了自己的我执。
回到2019年一季度的时候,市场情绪温度上来了,成交量上来了,A股走势如火如荼,这是市场给我们的信息。但是,由于我的内在执着于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我认为中国经济的下行周期当时不支持一轮真正的上涨行情,比如我还执着于过去在熊市中曾经因为重仓而受过的伤。
梁宁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
伤口是后天的器官
”。因为多年前曾经重仓受过伤,这个伤口就成为我后天长出来的一个器官。这个器官非常的敏感,它会不断的提醒我要控制风险,要保守。所以在某些应该更加进攻的时候,我听从了伤口的低语,选择了保守。
这个觉察引发了我进一步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我非常幸运的遇到了两个宝贝。
第一个宝贝,我接触到了埃里克森的教练体系。
埃里克森教练有五大原则,分别是:
每个人都是OK的。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资源。
每个行为背后都有正面动机。
每个当下做出的都是最优选择。
改变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须的。
埃里克森教练在这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构建出了一套非常有效的帮助自己和他人取得成果的体系。我自己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打通了不少东西,同时我也在用业余时间支持身边的朋友和投资人,为他们做1对1的教练,也收到了非常好的反馈。展望未来,教练这件事我会继续做下去,于人于己都大有意义。(详见:
从此不孤单,从此更强大:“投资绩效教练”的神奇之旅 |谭校长一千零一夜NO.71
)
第二个宝贝,我接触到了费登奎斯方法。
费登奎斯先生是一个很传奇色彩的的人,他是以色列的物理学家,曾经跟居里一起工作,研究核弹。但最后他放弃了物理学家的职业,转而开创了一个身心学学的新流派,以他的名字命名叫做费登奎斯方法。
费登奎斯先生在上个世纪提出的理念,到今天来看都是极其先进的。比如他认为
一个人的成熟,是意味着我们可以根据外在情境去作出选择,而不是被内在情绪强迫性的做出选择。
一个人如果能够把情绪跟事件分开,能够不带情绪的去响应外界,这个时候他就是成熟的是适宜的,能做出最适当的选择。
这是他从身体的神经可塑性,从身心学的角度提出的观点。这跟达利欧在《原则》中提出来的如何做出最佳决策的方法是完全一致的。但是
费登奎斯方法是从身体入手的,因此能够更好地解决知行合一的难题。
费登奎斯方法中还有很多迷人的理论,我非常喜欢,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展开了,我建议对于身心合一,对于从身体入手去提高觉察能力有兴趣的朋友都可以去了解一下,他在大陆出版过一本书叫
《动中觉察》
。
如果我们用费登奎斯的这个理念再来看2019年我的一些经历,其实很多东西就一目了然了。比如说一季度,当时A股的市场温度起来了,行情也开始上涨,呈现出了阶段性的牛市特征,这是外界的客观情境。如果从响应外界的角度来说,这个情境下的最佳策略应该是加大仓位。但是可能由于我自己的某些内在情绪的影响(当然还有另外一些客观原因,这里抛开不论了),我没有能够做到重仓,这就是受到了情绪的强迫性的影响。
这就是知行不合一。
事实上,越是在投资领域待得久的人越会知道,知行不合一几乎在所有人的身上都曾出现过,而且经常是反复出现。
这个高频事件的背后,有着深刻的身心规律。
如果用上文的话来说,就是
一个人的我执,阻碍了自己更好的响应和适应环境。
说到这里,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来了——如何破我执?
一季度以后,
我和团队经历了长达数月的思考、探索、研发,最终提出的方法论就是象限。所以我称之为四象破我执,四象就是指四个象限。
我们用独特的算法把整个A股市场分成了四个不同的象限。当市场在不同的象限,我们就去匹配不同的投资策略。
你有没有发现,在这个决策体系中,极大的降低了情绪可能发挥作用的空间。
也许我的我执依然存在,其实它也必然存在,但是由于流程的设置让我执能够左右和发挥力量的地方急剧的压缩了,这就是通过象限来破我执的过程。
破了我执之后,才能够做到响应情境而不是响应情绪。
我们的四象限底层模型发明之后,经历了一段时间实践的检验和磨合,效果不错。而就在这个月的不久前,我看到了另外一位著名企业家的理论,居然跟四象限理论完全匹配,在这里也跟你分享。
领英(
LinkedIn
)的创始人霍夫曼写了一本书叫《闪电式扩张》,在那本书里他认为,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中,也要根据公司处在的不同发展阶段(也就是不同的象限),采取不同的策略。
他提出的四种策略基模分别是——海盗、海军陆战队,军队,警察。
比如说一个初创的小公司的策略,应该像海盗一样冒着风险去进攻。等公司稍微长大一点,就可以像海军陆战队一样,能够打更有规模的战役,但是还是要速战速决。等公司成长的更大了,就应该像军队一样,驻扎在一个阵地,建立自己的护城河。而公司再大一些,可能很多的事情就变得像警察一样,用于日常管理,用于维持维护纪律,确保公司在轨道上运行。
当我看到霍夫曼的这个四种策略的模型之后,我发现跟我提出的四象限理论,在底层是完美契合的。
其实霍夫曼提出这四个策略,也是为了破创业者的我执。
比如有些创业者本来就是书生创业,性格上就做不了“海盗”,无法冒着风险去进攻,怎么办?这个时候,要么就是搭班子,找一个有不同气质的合伙人,要么就是通过一些外在的工具来帮助适当地调试自己。
一方面要坚持自己内核的东西,另一方面要适应环境的变化,这就是变与不变的艺术。
所以,无论你是投资人、创业者,或者是其他领域的从业者。
你能走到今天是因为你的我执,但是如果你想走到更广阔的明天,可能最大的课题就是要破自己的我执。
就像不断地作茧自缚,再破茧而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得以成长进化,去拥抱更广阔的天地。
这就是我对2019年最大的总结——四象破我执。
也希望这一点对你有所启发。
接下来的,我们来谈谈即将到来的新的2020年。
对于RIH投读会的读者来说,2020年你可以期待的有以下几件事情。
第一,关于公众号的更新。
在今年的大部分时间,公众号做到了工作日每日更新,一千零一夜的专栏大约在日更的频率下写到了100期,我个人比较满意的是,每一篇文章都是独立思考的结晶,质量都是拿得出手的。而且大部分文章,你只有在这里能看到,是独一无二的。
前不久,在专栏达到100期之后,我降低了更新的频率,公众号的长文更新频率变成了每周一到两篇。降低频率的原因我在公众号也说过,一方面是我要留出更多的时间给投研,同时我也希望经过进一步沉淀之后,能呈现出了更高水准的文章。
对于知识星球的球友,我们每日的更新并没有间断
。你可以在这里可以看到我们的每日更新和及时互动。在此也欢迎你加入我的知识星球,在星球里面会有更紧密的互动联结,会有定期详细的答疑,也能看到我们花了很多精力研发出来的象限与择时模型的成果。
2020年你可以期待的第二件事是,
新的一年我会继续安排时间来做“原则个人进化工作坊”和“交易者修炼与进阶工作坊”。
原则的工作坊已经成功举办过第0期,感谢很多朋友从各地飞来,那一次我们有良好的互动,也得到了很好的反馈。更感谢达利欧带给了我们这么精彩的《原则》。(详见:
《原则》第0期工作坊回顾:顿悟如烟花绚烂 |谭校长一千零一夜NO .96
)
“交易者的修炼与进阶”是我近期才研发出来的体系。前不久在金十数据的交易者俱乐部,做了第一次的讲述,面对的对象是30余名非常资深的交易者,他们很多人交易经历已经超过5年,长期业绩也很出色。这次课程得到的反馈非常好,
不少交易者告诉我,听过这个课之后,为自己在交易上的进一步突破打开了新的空间。(
详见:
冬至出世:一个可以指导你一生进化的交易者进阶模型|谭校长一千零一夜NO.109
)
所以新的一年我会安排时间,把交易者进阶工作坊的完整版做起来,完整版预计会有两个整天的时间,希望能够支持到真正对这方面有渴求的你。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可以期待的是,随着交易者进阶这个框架的成型,我的第二本书终于决定要在明年出来了。
这本书的名字,初步想法叫《投资进化论》。
在投资进化这个领域,我的目标是给你最好的框架、理论、方法和工具。
以上是你在新的一年能够期待看到的东西。如果想要更紧密的联结,除了公众号之外,你可以加入我们每日更新的知识星球,还可以参加线下的工作坊。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投资方面,我们会不断的把进化迭代的理念、方法和策略应用到投资的实践当中,力争为投资人创造更好的回报。
好的,今年的新年献词就讲这么多,祝你在新的一年中一切顺意。同时也邀请你跟我一起,成为一名持续进化者。
四象破我执,此去天地宽。
江湖路远,我们不见不散。
看看我们已经相伴了多久~~
RIH投读会2019新年献词
:
逆水寒,要暖床,行舟难,要压舱
RIH投读会2018新年致辞:
苦是人生,乐是精神
RIH投读会2017新年献词:
心安何处
RIH投读会2016新年献词:
投资让生活更美好2
RIH投读会2014新年献词:
投资让生活更美好!
谭校长一千零一夜:星空下的投资进化论
谭校长的朋友经常评价说,在中国如果有人能把投资,跨学科思维模型以及写作三件事情很好地结合起来,那么他一定是最佳人选之一。
这个评价让他有点洋洋自得,但也心生惶恐。他时常觉得,自己写作的速度跟不上思维的速度。于是终于某一天他下了一个决心:从2019年5月27日开始,往后十年,第一个小目标是在公众号的专栏写到一千零一篇(知识星球保持交易日每日更新)。
于是就有了“谭校长一千零一夜“这个栏目。
今天是2019年12月31日,星期二,你看到的是这个栏目的第
112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