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树根。
一个月前的某天,知乎开始疯狂给我推送一个话题。
疯狂到,一周内我每次打开这个软件,视线里几乎全是这一个话题。
话题是,为什么男生追到一半就不追了。
评论中有人说,这就像是小时候玩刮奖游戏,刮出第一个谢字就够了,没必要非刮出谢谢惠顾。
其实,这个比喻并不恰当。
谢谢惠顾这个结果,它是定量。它在我们还未付诸努力之前,就已经明确了答案。
所以,在我们刮出第一个谢字的时候,答案完全已知。
但是,追她的结果是个变量。
她不会传递给我们明确答案,既不会欣然接受,又不会明确拒绝。
答案在她的“操控”下,也就永远未知。
而她,似乎对于这个让我们无限制为她付出,却又毫无所得的过程,极其享受。
相较之下,谢谢惠顾比她要好很多,至少不会对我们无限制消费。
爱,就珍惜。不爱,就远离。
我想,这个道理对于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再简单不过。
简单到,女生都站出来替我们发声。
您好意思吗。
准确讲,追到一半就不追了,这句话并不成立。
一半,是在追求确切结果过程中的量化。
这就像游戏里的进度条,我们一步步升级,一次次通关,进行到了哪一步我们都能看到。
可是,您脸上并没有进度条,我们怎么知道追到一半了呢。
鲁迅先生曾在《小杂感》中说:“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
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
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其实,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所有的悲欢并不相通,情绪也并不能被他人切身感受。
我们拼尽了全力对她好,能给的都给了她。甚至连自己没有的,也想尽办法给到她。
最后,却没能达到她的及格线。一句“没有感觉”、“不是真爱”就草草了事。
反观她口中的那些“有感觉”、“真爱”,共同点无外乎多金。
奇怪的是,她对“金主”的索取并不强烈。不需要耗费太多金钱,她只想要“金主”真心。
我们各种口红、包包死活越不过及格线,而她对于“金主”的要求只需要一个198元的房间。
尽管她知道,这些“有感觉”的人并不会在她身上倾注感情。
可这个时候,她好像却又并没有那么在乎对方是不是所谓的“真爱”。
不得不说,这种“与穷人谈钱,同富人谈感情”的病态择偶观,被她们演绎的淋漓尽致。
究其根源,是她们心里那颗“优越”的种子。
就好像,她本身综合条件及格,这颗“优越”的种子让她自我感觉上升到良好,转而把择偶目标定在了优秀。
殊不知,这与她本身并不相符。
当然,她们仅仅是小部分,优秀的女生大有人在。
所以,我们不能放弃对美好的幻想。
面对“未响应的进程”,我们应该选择结束,而不是等待。
如果有朋友不知道怎样遇到值得的人,或者有其它情感问题。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文中二维码添加微信,树根亲自教你如何遇到她,助你早日找到真爱~
别妥协,直到遇到那个值得的人。
晚安,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