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齐晟太子看债
固定收益与宏观利率研究成果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齐晟太子看债

债市周观察 | 如何看待2.0%以下的债市

齐晟太子看债  · 公众号  ·  · 2024-12-09 21:5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ORIENT QS

东方固收

2024/12/ 09

债市研究

如何看待2.0%以下的债市

齐晟 杜林

王静颖 徐沛翔


以下是报告要点节选,全文请登录小程序


01

固定收益市场观察与思考

利率债:

如何看待2.0%以下的债市?

近几年来看,12月利率多出现季节性下行,且多集中在下半月,多出于前期扰动市场的资金面等因素显著改善。但今年市场对后续下行趋势预期较早较充分,11月大多等待调整而后进场,最终反而提前形成较为顺畅的抢跑趋势,因此此轮利率下行发生较早,利率下行之后可关注宏观政策层面变化,等待新的预期差带动利率进一步下行。


下周或将迎来经济工作会议以及政治局会议,在会议或增量政策落地之前,时常对债市带来一定扰动。 宽信用政策力度是否超预期,以及最终对股市带来的提振作用是否有力,均会对债市带来影响。同时,当会议信息被消化充分之后,债市将迎来较长一段时间的政策会议空窗期,或使得抢跑行情再度延续。


资金面方面,可关注以下三个利多和一个利空因素: 一是年底为财政支出回流大月,前期集中发行且需要在年内实现工作量的政府债,将出现资金回流;11月开始大规模发行的用于化债的政府债回流速度也会较快,均对资金面形成利多。二是政府债供给高位已过,剩余地方债发行额度有限,预计整体供给规模不及9月。三是央行降准、买断式回购等投放利多仍将存在。四是近期非银抢跑现象较为严重,资金需求显著增加,若资金供给维持不变,可能会导致资金面边际收紧。


综合来看,短期内在资金面预期差、固收资管产品负债端持续修复、非银存款利率压降政策等利多影响下,债市抢跑情绪高涨,提前演绎近几年12月中下旬的季节性下行;利率向下突破后,债市关注点将回到政策会议博弈上,待新的政策端预期差出现,或宽货币政策再度出现超预期利多,而后带动利率再度向下突破。


信用债:

短期内信用债久期策略占优

12月2日至12月8日信用债一级发行2463亿元,环比下滑约29%,一级发行情绪偏低落;总偿还量下降至2481亿元,环比下降约8%,最终净融出约19亿元,融入融出规模基本平衡。融资成本方面,各等级中票发行成本全面下行,中低等级更明显,AAA、AA+和AA/AA-级平均票息分别约为2.27%、2.61%和2.48%,相比前一周分别下行6bp、8bp和14bp,新发AA/AA-频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上周各等级、各期限收益率全面下行,中枢约12bp,低等级、长期限下行幅度更大,AA级5Y最多下行19bp,下行幅度环比继续提升;无风险收益率曲线同步整体下移,最终信用利差全面收窄且幅度相近,中枢约6bp,同样是AA级5Y最多下行14bp,其余收窄幅度基本均在5~7bp。各等级期限利差高等级走阔、低等级收窄,长端趋势更加明显;各期限AA-AAA等级利差均收窄,5Y最多收窄8bp。城投债信用利差方面,上周各省信用利差均收窄,中枢约7bp,其中青海、云南和宁夏三省利差平均数收窄幅度大于10bp,江浙、北上广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利差较稳定,收窄幅度在6bp左右,其余各省利差均收窄约6~9bp;产业债信用利差方面,上周各行业利差除房地产均收窄,幅度略低于城投,中枢约6bp,房地产行业AA+级估值仍明显上行。二级成交方面,换手率环比保持稳定,上周高折价债券数量保持低位,均为房企债,折价频率高且幅度居前的地产主体为阳光城、碧桂园和万科。个体估值变化方面,走阔居前的为碧桂园、富力、旭辉和奥园。


当前各等级、各期限收益率均刷新近5年来新低,信用利差同步极致压缩,历史分位数几乎全面进入10%以内,等级、期限上的区分度都非常有限,从绝对收益角度出发建议适当拉长久期到3~5Y。


可转债:

低估加低配,估值抬升空间大

A股走强,沪指收复3400点,全周上证指数上涨2.33%,收于3404.08点,深证成指涨1.69%,创业板指涨1.94%。行业方面,上周各行业均收涨,家用电器、美容护理、钢铁涨幅居前,社会服务、建筑装饰、传媒涨幅垫底。全A日均成交额1.72万亿,较上周上升2010.16亿元。上周周中震荡调整,周五拉升,沪指重回3400点上方,情绪活跃,AI应用和低价股较为活跃。临近会议,各方交易热度、风险偏好有所升温,叠加传统的跨年行情,对春季躁动的博弈,后续权益市场震荡攀升的概率较大。数据方面,11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51.5,高于10月1.2个百分点,已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上周转债市场显著跟涨,中证转债指数上涨1.03%。平价中枢上行2.0%,来到97.4元,转股溢价率中枢下行0.6%,来到22.5%。日均成交额下行至656.59亿元。从风格看,上周低评级、小盘转债表现较好。 当前转债市场不论在估值、资金参与程度均属低位,在明年无风险收益较低,权益震荡偏多的普遍预期下,转债市场有望获增量资金关注,估值存在上升空间。


本周关注事项及重要数据公布

本周后续值得关注的数据有:中国将公布11月通胀数据、金融数据、出口数据等;美国将公布多项通胀数据;欧央行将公布12月利率决议。


本周利率债供给规模测算

本周预计将有2800亿国债、4587亿地方债和1000亿政金债发行,预计实际发行总规模在8387亿左右。


(1)国债:本周将发行3只附息国债,期限分别为2年、3年、10年,发行规模分别为950、550、500亿;2只贴现国债,期限分别为91、182天。整体发行规模在2800亿。


(2)地方债:本周计划发行50只地方债,发行规模4587亿。其中4只为新增一般债(规模58.6亿),1只为新增专项债(规模8.1亿),2只为再融资一般债(规模56亿),43只为再融资专项债(规模4464亿)。


(3)政金债:预计实际发行规模在1000亿左右。


02

利率债回顾: 债市利率快速下行

央行投放及资金面情况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规模回落。 央行逆回购规模月初回落,全周净回笼11321亿。


资金面量价回升。 量上看,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回升,周度均值达到8.16万亿的高位;隔夜占比均值在89%左右。从价上看,资金利率保持震荡。12月6日隔夜、7天DR利率较前周分别变动17.2、2bp至1.49%、1.66%;隔夜、7天R利率达到1.65%、1.84%。


存单1年期一级发行利率快速下行。 从一级发行及到期量来看,12月8日当周发行规模为6066亿(较前一周-54亿),到期规模为2519亿(较前一周-1695亿),净融资额为3547亿(较前一周+1640亿)。发行银行方面,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分别发行1064、1936、2515、422亿,最终净融资分别为733、1506、1153、75亿。期限方面,1M、3M、6M、9M、1Y同业存单占比分别为5.3%、13.0%、23.5%、6.2%、51.9%,9M及1Y占比合计在58%左右。价格方面,存单发行利率回升。12月8日1个月、3个月、6个月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分别较前周变动-8.8、-7.7、-6.4bp;1年期国股存单发行利率快速回落至1.73%-1.74%附近,1年期城商行、农商行存单发行利率分别下行至1.74%、1.92%,下行幅度均在10bp以上。二级收益率方面, 1M、3M、6M存单收益率分别变动10.5、-5、-5bp至1.71%、1.75%、1.75%,1年期存单收益率下行5bp至1.75%。


债市利率突破关键点位

上周抢跑行情快速演绎,长端利率向下突破2%关键点位,随后开始进入踏空方与止盈方的博弈中。最终央行对债市管控预期增强,叠加重要会议临近,产生一定扰动,利率出现小幅回升。 12月6日,1年期、3年期、5年期、7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较前周变动-2.1、-3.1、-4.9、-5.2、-6.7bp至1.35%、1.38%、1.61%、1.82%、1.95%,各期限利率债中7Y口行债下行幅度最大,下行10bp。


03

高频数据: 开工率多下行

生产端,开工率多下行。 高炉开工率自 81.6%变动至81.5%,半钢胎开工率从79.07%变动至79.05%;石油沥青开工率从 32.5%变动至28.9%;PTA开工率84.2%变动至86.9%。11月下旬日均粗钢产量同比下滑,增速2.9%。


需求端,乘用车厂家批发及厂家零售同比增速转负。 11月30日当周乘用车厂家批发同比变动-8.8%、厂家零售同比变动-0.2%。 土地成交量价分化。12月8日当周, 百大中城市土地溢价率小幅抬升至8%左右,百大中城市土地成交面积同比增速-22%。12月1日当周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变动22.8%。 出口指数方面, SCFI综合指数、CCFI综合指数分化,分别变动1%、-0.6%。


价格端,原油价格下行, 上游布伦特期货原油价格、WTI期货原油价格分别变动-2.5%、-1.2%;铜铝价格分化,LME铜、LME铝分别变动1.8%、-0.7%; 煤炭价格分化, 动力煤活跃合约期货结算价与上周持平,焦煤活跃合约期货结算价变动-5.2%。 中游方面,建材综合价格指数变动-0.5%,水泥指数变动-1.1%,玻璃指数变动-3.7%。螺纹钢产量下滑,库存微幅下行至301万吨,期货价格变动0.1%。下游消费端,蔬菜、水果、猪肉价格分别变动-0.6%、-0.7%、-1.6%。


04

信用债回顾:

估值延续下行趋势,交易情绪较好

负面信息监测


一级发行:发行量环比大幅

缩减,融资成本延续下行趋势

信用债一级发行量大幅回落,同时到期量略有下滑,最终融入融出基本平衡。 12月2日至12月8日信用债一级发行2463亿元,环比下滑约29%,一级发行情绪偏低落;总偿还量下降至2481亿元,环比下降约8%,最终净融出约19亿元,融入融出规模基本平衡。


上周取消/推迟发行数量及额度保持低位。 上周统计到3只信用债取消发行,规模合计为25.85亿元,环比小幅下降约6%,取消/推迟发行规模维持在今年以来较低水平。


一级发行成本方面,各等级中票发行成本全面下行,中低等级更明显。 上周AAA、AA+和AA/AA-级平均票息分别约为2.27%、2.61%和2.48%,相比前一周分别下行6bp、8bp和14bp,新发AA/AA-频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二级成交:估值继续快速

修复,信用利差同步收窄

上周信用债估值继续大幅度修复,信用利差同步收窄。 上周各等级、各期限收益率全面下行,中枢约12bp,低等级、长期限下行幅度更大,AA级5Y最多下行19bp,下行幅度环比继续提升;无风险收益率曲线同步整体下移,最终信用利差全面收窄且幅度相近,中枢约6bp,同样是AA级5Y最多下行14bp,其余收窄幅度基本均在5~7bp。


各等级期限利差高等级走阔、低等级收窄, AAA级3Y-1Y、5Y-1Y 利差分别走阔约1bp和持平,同时AA级分别持平和收窄7bp,5Y-1Y长端趋势更加明显; 各期限AA-AAA等级利差均收窄, 5Y最多收窄8bp。


城投债信用利差方面,上周各省信用利差均收窄,中枢约7bp。 其中青海、云南和宁夏三省利差平均数收窄幅度大于10bp,江浙、北上广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利差较稳定,收窄幅度在6bp左右,其余各省利差均收窄约6~9bp。


产业债信用利差方面,上周各行业利差除房地产均收窄,幅度略低于城投,中枢约6bp。 房地产行业AA+级估值仍明显上行。


二级成交方面,换手率环比保持稳定,换手率前十除吉利外均为国央企。 上周高折价债券数量保持低位,均为房企债,折价频率高且幅度居前的地产主体为阳光城、碧桂园和万科。


从单个主体估值变化看,利差走阔幅度居前的城投分布较散,收窄幅度居前的城投多数分布在贵州和江苏;产业方面,利差走阔幅度前五的主体均为房企,受行权等因素短期估值波动较大,走阔居前的房企为碧桂园、富力、旭辉和奥园。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超预期:本文假设行业发展导向、信用债发行融资等方面的政策保持相对平稳,如政策出现超预期转向,将对市场行为产生巨大变化;

货币政策变化超预期:本文假设央行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但超预期放松和收紧的可能性均存在,将影响报告预演结果;

经济基本面变化超预期:本文假设国内经济增速较为平稳,而经济增长超预期回落和超预期复苏的可能性均存在;

信用风险暴露超预期:本文假设信用债风险整体稳定,个别主体信用风险事件不会对整体信用环境产生影响,而一旦出现超预期违约主体(如城投平台等)将给市场带来较大影响;

数据统计可能存在遗误:由于信用债、地方债发行及成交等数据涉及人工筛选处理,存在遗漏的可能性。

东方固收

齐晟

东方证券研究所固收首席分析师

齐晟

债市策略研究,流动性&机构行为等

[email protected]

18930809670

杜林

转债研究,策略&行业&个券分析等

[email protected]

17611226630

王静颖

宏观利率研究,固收产品研究等

[email protected]

15674975413

徐沛翔

信用研究,产业&城投&二永债等

[email protected]

13317003002

本文节选自东方证券研究所12月9日发布的研报 《如何看待2.0%以下的债市?》

分析师:齐晟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21120001;杜林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22080004; 王静颖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23080003


分析师申明

分析师在本报告中对所提及的证券或发行人发表的任何建议和观点均准确地反映了其个人对该证券或发行人的看法和判断;分析师薪酬的任何组成部分无论是在过去、现在及将来,均与其在本研究报告中所表述的具体建议或观点无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免责声明

本证券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本报告”)由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制作及发布。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本报告的全体接收人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本报告被转发给他人。

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且目前已公开的信息撰写,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客户也不应该认为该信息是准确和完整的。同时,本公司不保证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证券研究报告。本公司会适时更新我们的研究,但可能会因某些规定而无法做到。除了一些定期出版的证券研究报告之外,绝大多数证券研究报告是在分析师认为适当的时候不定期地发布。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若有必要应寻求专家意见。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人作出邀请。

本报告中提及的投资价格和价值以及这些投资带来的收入可能会波动。过去的表现并不代表未来的表现,未来的回报也无法保证,投资者可能会损失本金。外汇汇率波动有可能对某些投资的价值或价格或来自这一投资的收入产生不良影响。那些涉及期货、期权及其它衍生工具的交易,因其包括重大的市场风险,因此并不适合所有投资者。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者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

本报告主要以电子版形式分发,间或也会辅以印刷品形式分发,所有报告版权均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协议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发或公开传播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将报告内容作为诉讼、仲裁、传媒所引用之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营利或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用途。

经本公司事先书面协议授权刊载或转发的,被授权机构承担相关刊载或者转发责任。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提示客户及公众投资者慎重使用未经授权刊载或者转发的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慎重使用公众媒体刊载的证券研究报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