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摇滚客
80万都市青年的精神食粮。每晚10点,用摇滚的态度,成全你所有的不甘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科创汇  ·  申报|2023-2024年度上海外贸自主品牌 ... ·  昨天  
企名片  ·  发现创新先锋 | ... ·  2 天前  
企名片  ·  发现创新先锋 | ... ·  2 天前  
AI范儿  ·  DeepSeek 估值飙升至 1500 亿美元 ·  2 天前  
AI范儿  ·  DeepSeek 估值飙升至 1500 亿美元 ·  2 天前  
创乎  ·  一个PPT,赚了几十万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摇滚客

16岁靠一张神专直接封后,她凭什么被全亚洲追捧?

摇滚客  · 公众号  ·  · 2021-03-20 21:02

正文

今日BGM,《Come Back To Me》,宇多田光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果酱音乐”,作 者:阿壮Cheney

20世纪 90年代,亚洲乐坛可以说是神仙打架。

中国有王菲、王杰、张学友、刘德华……

日本有小野丽莎、安室奈美惠、坂井泉水……

韩国有金秀姬、徐太志、申胜勋……

其中日本占据亚洲音乐产业的半壁江山。

在百花齐放的时代,一位16岁小女孩脱颖而出。


她用一张专辑震惊全亚洲,以765万张的销量刷新亚洲纪录。

至今为止,还没有歌手打破其销量。

她就是宇多田光, 一位引领日本音乐的创作天才。



宇多田光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

父亲是音乐制作人,母亲是歌手 藤圭子 ,以幽暗阴郁的“怨歌“式演歌演唱风靡日本,成为60 年代末炙手可热的歌星。


在父母的职业熏陶下,她从小对音乐耳濡目染。

7岁那年,同家人组建一支名为“U3“的乐团四处演出。

就这样,一晃3年,并诞生了首张 专辑《STA R》


这张专辑在其母亲 藤圭子的影响下,引起一些关注。

以家庭为单位的乐团倒也显得新颖。

10 岁作词,15岁作曲。

《Prec i ous 这张专辑几乎由她独立完成。

稍显稚嫩的声音却不失甜美,唱功在合声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立体。

不过这时的唱功不是很稳定,唱腔还缺少黑人的自由与张力。

味道纯正的R&B编曲和帮唱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她的声乐缺陷。

很难想象,一个15岁小女孩能把R&B玩的如此深刻。

了解宇多田光的人都知道,是她把日本R&B推向高峰,变成全民皆知的风格。

这张专辑的探索为她日后的神专《First Love》打下坚实基础。

在15岁时,她脱离乐团外壳,以“宇多田光”的名字开始在日本活动。

可谁能想到,刚回到日本就震惊了全国。

她的作品是发一首爆一首。


《Automatic》、《Time will tell》和《Movin'on without you》接连 挤进公信榜榜首。

她的作品难度很大, 强烈的律动 需要 极具力量的演唱, 就算她自己唱都不会太轻松。



16岁,她发行了首张专辑《First Love》(初恋)。

这无疑是一张现象级专辑,坐在日本专辑历史销量第一名的位置。

当时日 本的人口是一亿两千万,15个日本人就有1人买了《First Love》。


日本公信榜这样评价她:“不出世的天才与日本狂热市场共同造就的销量神话”。

专辑整体质量很高,展现了宇多田光过硬的音乐素养和创作水准。

在编曲上没有早期电子乐的生涩和固定感,乐器安排很巧妙,特别是合成器运用恰到好处。

虽然R&B是美国本土音乐风格,但她的律动却有着强烈的本土化味道,是一张跨时代的专辑。

一战成名后,她的音乐开始席卷整个日本。

她在商业和艺术上做到完美平衡,本小众的音乐风格却给她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

日本是一个重视唱片企划的国家,一旦有歌手爆红,公司会立刻寻找并包装同类型的歌手。

不过宇多田光出道十几年,始终无人取代她的位置。

由于过早成名,使她拥有强大的 粉丝群体, 地位自然牢固。

她创作的音乐从不落俗套,旋律总是独特又新颖。

第二张专辑《Distance》后,她决定进军欧美市场。

不过想打入欧美市场并非易事,她当时的风格本土化严重,欧美人根本不感兴趣。

直到2009年《This Is The One》这张专辑问世后,让她成功打入美国市场。


这是一张绝对欧美化的专辑,而且唱腔的变化非常大。

最终进入公告牌专辑榜69位,是日本有史以来在B榜的 最高排名。

令人遗憾的是 ,当时欧美已经不流行R&B,他们都在电生电死。

不过这张专辑在日本绝对是R&B中的天花板。

从这张全英文专辑过后,她开始了长达6年的空窗期。

这期间发生了太多变故,母亲跳楼自杀给她带来了极大创伤,自己也开始了第二段婚姻。

也是从那以后,她的音乐风格开始出现了变化。



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在她身上得到了验证。

2016年她重返乐坛,发行了《Fantome》(幻影)。


消瘦许多,音乐也成熟了。

她不再张扬、躁动,变得内敛、沉稳。

注重音乐内在流淌和深层次的力量。

这张专辑证明了这样一句话:

“她的存在是母亲生命的延续。”

《道》、《真夏通雨》、《忘却》三首作品充分体现了她和母亲灵魂深处的羁绊。


经过多年沉淀,她放慢了节奏,旋律也更加 大众化,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有意思的是,她2018年也发行了一张名为《First Love》(初恋)的专辑。

这张专辑的名称正是她 第一张专辑的名称。


两张专辑的封面都是同一个摄影角度,一个16岁,一个35岁。

19年后用同名专辑回首过往,意义重大。

很多粉丝以为这是她的告别专辑,毕竟这样的寓意容易让人误会。

至于是否是最后一张,我想也只有她自己知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