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学习大国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出品。“微时代”党员必备,你的工作、学习好助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品读 | 希望之灯照耀着你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学习大国

【专刊】砥砺奋进的5年·湖南篇:杜家毫署名刊文 许达哲专访

学习大国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8-29 19:30

正文

成就催人奋进,变革激荡人心。从8月7日起,《人民日报》在“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内推出“迎接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全面反映各省区市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引下,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生动实践和不凡成就。特刊将以每天八个版的篇幅,盘点砥砺奋进的五年历程,展现波澜壮阔的时代场景,力求见人见事见精神,以期鼓舞人们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今天推出 湖南 专刊。

杜家毫:贯彻新理念 建设新湖南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在发展问题上的集大成理论成果,是管方向、管长远、管根本的思想导向和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坚持以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引,牢记总书记对湖南提出的“一带一部”“三个着力”等殷殷嘱托,以新发展理念统揽改革发展全局,开启了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新征程。

坚持稳中求进,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出一条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的正确路子。 新理念是科学引领新常态的理论指针。湖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破解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全力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坚决打破路径依赖、思维定势和工作惯性,着力矫正供需结构错位和要素配置扭曲。去年以来,全省共淘汰化解钢铁产能50万吨、煤炭产能2079万吨,降低实体经济成本720亿元以上,推动房地产去化周期大幅缩短,有效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规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和政府债务风险,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补短板力度进一步加大。始终坚持振兴实体经济不动摇,实施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以打造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为重点加快发展“四新”经济,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以三个“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精细农业,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已全面完成540项改革任务,“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实现阶段性目标。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2016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244.7亿元,居全国第九位,比2012年增长41.1%、年均增长9%,其他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也都上了一个大的台阶。

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驱动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加快实现。 从湖南现阶段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薄弱环节出发,贯彻新理念、建设新湖南,最重要、最核心、最关键的就是坚持创新开放发展,下大力解决好发展动力问题和内外联动问题。湖南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部”定位发展,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统筹推进以科技、产品、文化、管理“四大创新”为重点的全面创新,深入实施对接500强提升产业链、对接“新丝路”推动“走出去”、对接自贸区提升大平台、对接湘商会建设新家乡、对接北上广优化大环境等“五大开放行动”,深入推行芙蓉人才计划,迈出了构建创新型经济新体系、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稳健步伐。到2016年,全省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全国第十一位,专利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前七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高加工度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38%和11.2%;进出口总额达268.8亿美元,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40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人民至上是贯穿新发展理念的根本,是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旨归。贯彻新理念、建设新湖南的过程,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五年来,湖南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突出民生为本、民生优先,着力推动共建共享,努力让发展更加健康、让幸福更有质感。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纵深推进全面依法治省,让民主法治的阳光普照三湘大地、照进百姓心田。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我们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民生工程,突出抓好总书记交代的“发展生产、基本公共保障和下一代教育”三件实事,定心定力、用心用情推动脱贫攻坚向纵深发展。全省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767万减少到2016年底的331万,贫困发生率由13.43%下降至5.91%。以民生实事为抓手,统筹抓好就业创业、教育、文化、医疗、社保、住房、安全生产等工作,搞好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微建设”“微服务”,民生工作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2016年全省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实际分别增长35.4%和38.9%,年均实际增长7.9%和8.6%。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来抓,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以持续推进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为牵引,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加快生态强省和美丽湖南建设步伐,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生态获得感不断增强。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作风新气象、干部新状态推动事业新发展。 贯彻新理念,更好担负起建设新湖南的职责使命,必须锤炼新作风、激发新状态、展现新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第一责任和最大政绩,突出思想政治建设这个首要任务,着力强化“四个意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凝心聚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湖南一个声音贯到底、一以贯之抓到底,更加自觉主动地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动、围绕核心聚力、向党中央看齐。始终坚持从严要求强队伍,驰而不息改作风,正本清源反腐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成了“言必信、行必果”的实际成效,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广泛凝聚团结奋斗的正能量。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五年来的实践让我们更加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这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引、有全省392万多名党员和7300多万三湘儿女的砥砺奋斗,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美好愿景一定能够变成现实。(作者为湖南省委书记)

许达哲:走好符合湖南实际的转型升级路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针对湖南提出的“三个着力”要求,保持了经济较快发展。但湖南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的阶段性特征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湖南省省长许达哲。

记者: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湖南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许达哲: 首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湖南的嘱托,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湖南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有效供给能力,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顺应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期盼,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就是要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我省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进而实现向经济强省的转变。

记者:湖南经济该如何转型升级?

许达哲: 一要把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经济发展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推动产品、产业和价值链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推动“湖南制造”向“湖南创造”转变。

二要把协调作为转型升级的基本要求,促进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以三次产业融合带动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和民用工业资源共享,军民技术双向转化;更多地利用新技术,提供新产品,发展新业态,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三要把绿色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空间格局,使绿色成为产业发展的底色,促进经济发展向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低碳循环经济转变,让绿水青山成为湖南亮丽的名片。

四要把开放作为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提高湖南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份额。进一步解放思想,跳出湖南看湖南,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实现湖南崛起,促进经济发展向依靠内外需协调拉动转变。

五要把共享作为转型升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既把“蛋糕”做大,又把“蛋糕”做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向落实共享发展要求转变。

记者:湖南提出打好转型升级战役,将怎样走好符合省情实际的转型升级路子?

许达哲: 湖南将以重点园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为载体,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打造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基地、以中国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区为目标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以影视出版为重点的文化创意基地、以“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

一是走创新驱动之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面推进科技、产品、文化和管理创新,积极参加国家科技重大工程建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平台。力争到2020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

二是走开放发展之路。发挥“一带一部”优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施对接500强、对接新丝路、对接自贸区、对接湘商会、对接北上广等开放行动,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三是走融合发展之路。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到2020年,建成50个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和一大批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完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十三五”期间实现军民融合产业年均增速超过10%。

四是走集约高效之路。以长株潭自创区、湘江新区为龙头,以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为重点,以省级产业园区为依托,做大做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新材料等领先优势产业,加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装备、先进储能材料及新能源汽车等比较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机器人等无人化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船舶、农业机械等潜在优势产业,推进20个新兴优势产业链发展。加快长株潭衡“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建设,重点打造长沙“创新谷”、株洲“动力谷”、湘潭“智造谷”。

五是走质量强省之路。坚持质量制胜,大力开展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质检中心、计量基地和检验检测平台。积极支持优势企业将核心技术转化为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引导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力争形成大批“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和细分领域的行业冠军,培育更多“百年老店”。

记者: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涉及方方面面,湖南将如何发力?

许达哲: 完成好转型升级任务,关键是要把转型升级的目标任务落小、落细、落实。

一是强化政策保障。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出台税收增量省级留成部分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落实企业减补加奖政策,设立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对新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盈利企业管理团队进行奖励。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政策,奖励补助首台(套)重大装备和首批新材料,奖励新认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为省属国企深化改革,激发非公有制经济和民间投资活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