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恶劣,惩罚早晚有一天会报应到人类身上。
自从入伏后,全球各地持续高温,出了空调房就是蒸笼,有人笑说太热,要去北极避暑,可是今天北极也瘫痪了。
瑞典北极圈境内温度 一度达到30℃高温,而西伯利亚北部地区,气温也在本月初达到32℃,而往年同期,这一地区的平均温度只有10℃。
新闻报道照片出来,擅长游泳的北极熊也无处可逃,一直在筋疲力尽时沉睡在茫茫大海中。
温度骤高,冰川融化,没有可以休息的冰地,许多北极熊无力抵抗,不是饿死就是淹死。
科学家预测,未来40年,北极将再无冰雪。
然后呢?生态平衡一次又一次被打破,一个又一个物种毁灭或走向灭亡之路,什么时候轮到人类呢?
关于环保这个字眼,我们一点都不陌生,从开始呼吁的不要乱丢垃圾到节约水电、保护野生动物。环保作为一种让未来生活更美好的行动早已无处不在,艺术和艺术家当然也没有缺席。
当环保遇上艺术,是艺术家们用自己的思考对环保做出反应,引导大众产生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灯泡云
梦幻般的云朵漂浮在你的身边是一个什么样的感受?
加拿大艺术家Caitlind Brown
为我们带来了一件美妙的艺术品,它被称作灯泡云。
灯泡云是一个原比例的互动灯光装置,由6000个废弃灯泡所组成,每个灯泡下面都悬挂有金属拉线,你可以通过这些金属拉线控制灯泡的开关,这种互动行为创造了一个灯光闪烁的巨大云朵。
这6000个灯泡有一大部分是来自捐献所得,可谓变废为宝,宣扬了环保的理念。
塑料树
枯树杈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塑料袋,这个装置艺术的创作者
Pascale Marthine Tayou
将该作品诠释为“树之花”,他表示该作品是一种综合了建筑、自然、人工合成元素,并与辐射和基因改造有关的奇异突变。
冰钟
在巴黎先贤祠前的广场上,
冰岛艺术家Olafur Eliasson协同丹麦地质学家Minik Rosing
从格陵兰岛努克峡湾运来了12 块总重量近100 吨的浮游冰块,他们将这些冰块摆成钟表的形状,并将其命名为《冰钟ice Watch》。
晶莹无瑕的冰块在阳光下开始融化,人们好奇地聚拢过来,试图触碰这些冰块,也会加剧冰块的融化...
直观体验这次活动,艺术家希望气候变暖这件事深深地烙印在民众心里,今后对此类问题也会更加敏感关注。
其实你一直都知道环保是应该的,只是不知道怎么做而已。
澳大利亚出生的伦敦家具
设计师Brodie Neill
设计了一款很有太空感的深海桌,桌面上的斑点花纹其实都是打碎的塑料袋。
这些塑料袋是从世界各地的海洋打捞上来,按照颜色分类、打碎,再把这些塑料碎片被做成塑料复合材料,并凑成这种惊艳效果。
在Brodie的眼中,海洋塑料不是垃圾,而是一种可以作为设计材料加以利用的产品。
“每周最少有4亿份外卖
飞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
至少产生4亿个一次性打包盒和4亿个塑料袋,
以及4亿份一次性餐具的废弃。
一个塑料袋的平均使用时间25分钟
而一个塑料袋完全降解却需要470年,连麦当劳都在研发不需要吸管的饮杯。
美国加州的一对夫妻用海藻提炼物设计出了色彩缤纷又透明的果冻杯,还有绿色抹茶、白色香草、红色莓果等口味,就算吃不下丢掉,也能分解成植物所需的养分,一组售价15.9美元。
英国三位大学生发明了Ooho可食用性水包,Ooho水球采用天然海藻提取物,利用凝胶化技术制成的,最人性化的一点是,它有两层膜,饮用的时候,撕掉外层就能直接放入口中。这一系列包裝设计命名为 This Too Shall Pass(这一切都会过去)。
列夫托尔斯泰所说:
艺术不仅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的。
我们或许做不了非常大的影响和改变,但是我们生活的点滴举动都是一份力量,外出自带水杯,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选择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随手关闭电源电器,节约用电。
不只是为了现在,更是为了拯救未来的自己。